一件没有印记的于右老墨迹收藏记(下) * 杜忠誥
主人说:「那太好了!但你不用给我钱,给我你的作品吧!」我心想自己几十年来,把时间精神几乎都花在读书写字上,以致没有什么时间去赚钱,钞票对我来说取得较难,但书法作品却是自家在生产的,给字比付钱容易多了,就说:「那再好不过了,既然如此,我一定会给到你满意为止。」于是,主人让我先将作品带回。
回来后,我开始思考到底要用多少作品,才能够换取自己心目中极为崇敬仰慕,在功业、德业、艺业三方面都有不朽成就的一代宗师的这件墨宝?就艺术造诣上说,右老是修行已经证入无学地果位的圣者,他的作品是无价的;而我则是还在修证过程中摸索学习的凡夫,虽然作品有价,却谈不上什么价值。
不管我用多少件不成熟、夹带杂质的习作,实在都不足以换取右老这件如同纯金般的作品。然而,最后我还是不得不用世俗有形物质的角度解决问题。记得我当时选取自觉满意的两件四尺中堂及两件条幅,再加上新写的一副四尺对联交给店家主人,主人喜出望外,自不在话下,至于我本人,则在欢喜之外,还满怀感激。
收藏字画是一门大学问,真正从事书画收藏,需要具备「三有」:一要「有钱」,方能予取予求;二要「有眼」,方能鉴别良窳真伪;三要「有闲」,方能有足够工夫广事搜访,三者缺一不可。不过,真正一身而「三有」兼具的人,古往今来仍是少之又少。在这三个条件当中,「有钱」者容易「有闲」。我对于古字画的鉴赏,虽然也自信具有几分眼力,只因不善营生,以致既无余钱,也无余闲,从事保值性收藏。
手边虽然也收有几件前贤字迹,但大抵都是随缘而收,未尝刻意去求索,泰半是有缘遇上,基于观摩学习之目的才会动心去购藏。就像此文所谈到的右老墨迹,也是在极偶然的机缘下所获得的。再说,若非此作缺少印记,恐怕也未必会轮得到我由来收藏。实则,书法作品的真伪,字迹本身才是鉴别的关键依据;字迹以外,如印章、纸质材料等,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次要的辅助条件;笔迹既真,有无印记,已成余事。再说,有些赝品本身虽伪,只因作伪者拥有该书家的印章,故所钤盖的印章却都是真的。
对于这一类作品,虽有印记,印记也是真的,奈何作品是假的。徒有印记,又有何用?更何况印章还可仿刻,尤其以今日照像科技发达,仿刻技术超绝,几已达到用放大镜都难以辨识的乱真地步。如此说来,印记尽管重要,但如果对于印记太过执着迷信的话,那就不免本末倒置了。因此,若真想要提升对于古字画的鉴识眼力,还是应当从多看真迹(含墨迹与图档)着手。但能识真,便不愁不能辨伪。
记得先师王壮为粥贤当年卧病期间,有一回我前往探问时,陪他老人家闲谈,不经意中提到右老此作的收藏经过,他老人家心情愉悦,倍感兴味地对我说:「这件事值得一记。」如今,壮为师仙逝都12年了,藉此小故事公开,也算是对当日在壮为师榻前孺沐春风、亲承教诲的一个小小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