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信息 > 书法漫谈(六)结字法 * 孟子洋

书法漫谈(六)结字法 * 孟子洋

更新时间:2011-12-25 来源: 发布:孟子洋 浏览:

所谓字法,即结字法,习惯上称为“结构”或“简架结构”。
一幅书法作品是由一个一个的字组成的,必须追求字构美,强调结构变化。汉字在结构上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种,其中,合体字又分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和左中右结构几种。不管哪种结构,都要写得有精神,站得起来才好,松松垮垮不行。同时,字字要有变化,无变化则不成为书。前人论及“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寥寥数语,已经讲明了结字必须变化的通规。同样一个字,要表现出不同的姿态,有的疏朗,有的严密,有的舒展,有的流丽,有的古朴,有的欹宕。有的峭瘦,有的丰盈。就是一个字中,相同的笔画也要有不同的变化,方可称得上书。王羲之的“兰亭序”中有20个“之”字,写法都不一样:颜真卿的楷书“颜勤礼碑”,数撇并使也好,诸横其列也好,众点相聚也好,其形、其势回异:米芾的行书“苕溪帖”,洋洋300多字,捺脚竟然没有一处相同的。元代赵孟俯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同工。”他的意思非常明白:笔法和字法都重要。

书圣王羲之在“笔势论十二章”中提到,“作字之体,须遵正法:字之形势不得上宽下窄:不易伤密,密则似痾瘵缠身:复不宜伤疏,疏则似溺水之禽:不宜伤长,长则似死蛇挂树:不宜伤短,短则似踏死蛤蟆。”

在中国书法史上真正具体地研究结体和布白问题,起始于智果和尚的“心成颂”。他用协调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美的原则解决了汉字字型和字势方面常见的八对(十六种)矛盾。例如:字形方正:易于版刻者,用展一肩、舒一足、拔一角、虚半腹等办法加以变化:多画并列、重复着,用开合、仰复、垂缩、对目等夸张对比手法,打破雷同感:用“自得盈虚“总括一个字的空间安排,用“相承起伏”解决行间贯气的问题。这些都增强了结体的形式美感,对后来的书法创作产生过很重要的作用。

“作字有顺逆,有向背,有起伏,有轻重,有聚散,有刚柔,有燥湿,有疾徐,有疏密,有肥瘦,有浓淡,有连,有断,有脱卸,有承接,据此数者,方能成书。否则墨猪算子,全是魔道矣。”周星莲“临池管见”

字的结构,又称布白,因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虚实相生,才完成一个艺术品。空白处应当计算在一个字的造型之内,空白要分布适当,和笔画具同等的艺术价值。所以大书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呀!这也像一座建筑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空间的分布,虚处和实处同样重要。

字数多的时候,还不完全看得出单字之字法,结体最是一目了然的,应为少字数书法,一字书法字的结构,点画处理优劣立见,败笔尤其无法遁形。2012年1月2日在台北举办的『陆炳文七十生朝一字书法七书习作巡回十地台北首展』,将陈展吾师陆炳文总会长的24件单字作品,并搭配海峡两岸12位书法家的一字书法,就可以一睹虚实相生之真、点画穿插之善、黑白交错之美。

陆师常自谦说,他不懂得书法,只会写写国字,而且尚在习字阶段,又没时间临字帖,进不了名家法书堂奥,老觉得书写的不好,登不了所谓大雅之堂。日前,会长还戏作了首展感赋诗自况:「名家法书在书禅,书法精深耀艺坛。我喜临摹不藏拙,但求写出心神安」。

其实,他对结字方法以及态度上,都颇有独到见解:「写字端在写出心神安,而不只在字的形体美。身心灵和谐,写字会自然有型;真善美合体,书法就浑然天成」。名人书家此话一出,可成了书法创作学经典名句。(作者系台湾于右任书法收藏研究院常务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