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善人善卷名字大有文章 * 陆炳文
「中国‧常德鼎城善卷文化高峰论坛」组委会曾来函,邀请光临“善卷故里”发表宏论,并约稿收入《善卷文化》乙书印行海内外。有感于此举旨在发扬善卷精神,传承中华传统和谐文化,对于共促两岸和谐与世界和平,必然会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及影响。
作为台湾海峡两岸和谐文化交流协进会会长,笔者长期充当两岸和谐文化使者,理所当然乐而为之,除将荣幸受邀出席论坛讲话,转赠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题词《百德“善” 为先‧一心“卷”之首》之外,还勉为其难,先行撰就了同名拙文乙篇,副题是《同心同德为善卷和谐文化贯彻始终》,将在论坛发表,并巳辑入论文集中。
善卷文化即和谐文化
提起“善卷”,有些人会以为是乙部善本古藉,也会被认为是乙册佛教善书。其实,善卷乃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位得道高士,一心向善、常拥百德之古善人。
细读其人其事,善卷,人如其名,亦名如其人。笔者试着从古今典藉中,去找出善卷二字的由来,才知名字中大有文章,旁征博引,可见证其人格的高超伟大。
善卷这个名字,说法莫衷一是,早在汉代高诱注释古书时,就说过善卷“姓名不可得知”,似乎尚有一些人信其说。然而,其间相传姓善名卷的,仍不在少数,但绝非只此一说。自古以来有籍可考,名如其人兼善的,而得名叫善卷者,至少有下列4种完全相异其趣的说法:
善卷就是善卷
《姓氏寻源》指出:「《吕氏春秋》称:上古有善卷,为尧师,后因氏」。由此可见,到了他以后,子孙才因以氏焉,有以“善”为姓氏;善卷本来就是善卷,最初并不一定姓善,不姓善恐成不了善人,穿凿附会之说,不攻自破。「百家姓」中姓善不姓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家和万事兴】。
善卷姓善名卷
此说唯一出处,见诸唐代成玄英为《庄子》作的注疏,直指善卷本人姓善,名卷。后世分析,成氏或许有他的根据,自可成一家之言无妨。许多姓氏专书皆主张,善,姓也;至少善卷后人中,有一支传衍了善姓,这是可以断言的。后世善姓人家行善、【致中和】便成了天经地义之事,更是可以断言。
卷别称善绻、单卷
后来《吕氏春秋》,卷十五,下贤篇又载:「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天子也;
善绻,布衣也。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
此处两句文字,则独把“卷” 字作“绻”,显见历史上同一善卷,偶有别称善绻者,而不
同于《庄子‧让王》篇作“卷”。按:卷,一作绻,“绻” 有缱绻、缠绵之意,绻与卷同
有离不开的意思,这是题外话,顺便提一下也无关宏旨。
再则,宋代罗泌在《路史》中,两次写到善卷,却分别用“善绻”、及“单卷”。(帝尧)师于善绻、许由、尹中,而学于务成子附,询政行人,问老衢室,立建善旌,-----。(帝舜)师纪后,拜蒲衣,亲单卷,学于务成轺。此一引文中的“善绻” 和“单卷”, 谅均系善卷之别称;《路史》卷二十九还补充说:「帝舜师单卷,今郓城有单父城,即善卷也」。
善卷,又多了这么个单卷的称呼,有别于一般之认知,应该无伤大雅。不过,历来在这些名字和平共存的背后,「帝者师」却隐藏了一个雅趣:【和为贵,君为轻】的精义存焉。
膳卷、膳绻亦为善卷
善,通膳。善卷也有可能叫做膳卷、膳绻,不过他绝对不可能姓膳。膳,固然是我国古老姓氏之一,但迟至周代始见膳氏出现,巳远在善卷之后数百年矣。《周书》上说:「黄帝始烹谷为粥」,又相传轩辕氏「初教民作糜」,可见传至善卷之时,善膳者必然精通煮稀饭。
《元和姓纂》谓:「膳,掌膳羞之官,其后为氏」;《姓氏考略》也这样说,膳,官名,周礼天官之属,为膳食官之长,主管进奉帝王的饮食,后以世职为姓氏。善卷亦有膳卷、膳绻之称。惟不要以为姓膳就好,也不要老在膳姓上打转。
总之重点是,自上古草莱时代,黄帝因粥食糜膳始创【和谐社会】雏型以来,【和谐文化】一直就是中华文化的神髓,而善卷文化即和谐文化,其人格特质的时代意义亦在此,尤为善卷名字大有文章的核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