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信息 > 清粥 ,淡薄之中滋味长 * 唐 蔚

清粥 ,淡薄之中滋味长 * 唐 蔚

更新时间:2010-07-31 来源: 发布:唐 蔚 浏览:

 一碗清粥,一点感悟,一段岁月浓浓;时光,在静静品位中渐渐消融,化作一片一片的黑白回忆。

 

粥,又称为“糜"、“饘" 或 “稀饭",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精粹之一,是我国独有历史地理人文环境中的特定产物早在六七千年前,祖先就开始以粥充饥,《周书》上记载:“黄帝始烹谷为粥。原来从古人开化之初,粥已经有了自己最原初的文化形态。

 

有关粥的文字记载散见于各个朝代的医药膳食、文学历史等典籍中粥,是古老社会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曾是权势的代表,也曾是贫穷的象征帝王将相,达官贵人食粥以调剂胃口,延年养生唐穆宗时,白居易因才华出众,得到皇帝御赐的“防风粥",食七日后仍觉口齿余香,这在当时是一种难得的荣耀宋元时每年的十二月初八,宫中照例会赐粥与百官,粥的花色越多,代表其所受恩宠越浩大到清朝时,雍和宫中仍有定点熬制腊八粥的惯例。

 

粥也是宗教里虔诚的供品、和僧侣们的日常食品,腊八粥相传就始于佛教腊月初八的浴佛会平日里,和尚们吃粥还要以鼓声为号,苏轼诗句“魂清骨冷不成眠,微晓跏跌听粥鼓",就描述了寒冬晨晓时分的粥鼓声声。

 

粥也曾是穷苦人家的家常便饭,“日典春衣非为酒,家贫食粥已多时。古代的物质生活条件远远不如现在,在自然灾害和兵荒马乱的年头,纵然人们想要吃上一碗粥,也是一种奢望。

 

然而,这并没有妨碍粥作为药膳食疗佳品的发展历程据统计,文字记载中的药粥方已逾千种粥的美味和营养,历来为文人们传颂不已苏东坡在大啖了豆浆中掺入无锡贡米熬煮的粥后,挥毫写下了“身心颠倒不自知,更知人间有真味"的诗句,将粥的真味留芳青史陆游也大力推崇食粥养生,其《食粥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司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曹雪芹更是一位食粥大家,其大作《红楼梦》中写到粥的回目有六七个之多,他的祖父曹寅对粥也颇有深究,编着了《粥品》一书。

 

粥里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气息,我们已无法分清他们的关系究竟是我们厚重的文化气息孕育了粥还是粥在滋养国人身体的同时也滋养了中华的文化不论什么时代,不论哪种人群,袅袅粥香中所透露的宁馨和温情,粥中淡而绵长的滋味,都是最能抚慰人心的。

 

几千年来,中国的历史蜿蜒曲折,世世代代的人们在历史洪流中跌宕起伏的前行,从原始时期的衣难覆体,茹毛饮血,到后来的清粥小菜,聊以糊口,再到如今千姿百态的粥文化,那些人间世事,悲欢离合,俱融入了这一直在寻常百姓家沸腾辗转的滚粥中,或百感交集,或淡泊透彻,蕴出阵阵清淡逸香,滋味横陈。

 

如今,粥已不再是战争时代的奢侈品,也不再是灾荒年间的施舍品;有时,一碗粥,不过是父母恋恋不忘的关切,不过是子女拳拳的赤子之心,不过是君子之交的平和内敛,亦不过是夫妻之间的相濡以沫与温饱无关后,粥在意识形态上有了更为实在的意义。

 

古人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味亦必淡。如同奢华之后的简朴,如同在行色匆匆的钢铁森林中追寻绿色,富裕之后仍然喝粥,在阅遍珍馐美味后渴求一碗再平常不过的粥,也是人们从生活的绚烂中回归澹泊的一种感悟,是人生境界的另一种返璞归真。

 

南北方粥之间,多少还存有若干差异,却又在演变中慢慢趋同饮食习惯的异同是由文化内涵决定的,而文化内涵的特色归根结底却是人本性情的不同造成如同南北方的粥。粥的历史源远流长,品种也丰富多彩,或者因为时节而异,或者因为地理位置风味不同。

 

南方的粥绵软细腻,花色繁多,凡是能作菜的物品都可以入粥小火漫漫熬制得翻滚沸腾,香气四溢,用青花小瓷碗盛了,配以清淡的小菜,再一点点细啜下去,是一种婉约到了极致的风情在广州、潮州、福州等沿海地区,粥甚至堪为主食;尤其在广东,一直以来,粥都是南粤极具特色的传统美食,因着海鲜之利,其丰富和鲜美是别处难以比拟的。

 

北方的粥则略显粗放,多用五谷杂粮,熬煮的过程也稍嫌简单盛粥的常是厚重结实的海碗,而粥本身多有清汤,原是就着馒头大饼的但在昏暗的油灯下,一家人在炕上大口大口地喝粥吃饼,却最能见到北方人情这里有南北方米的不同,有地方习俗的不同,又何尝不是南人与北人的差别粥如其人,总是让我们想到南方女子的温婉细致,软语吴侬,想到北方汉子的豪放大气,简洁明快。

 

然而,在中国文化千百年的不断包容、融合而同化中,粥文化和口味也在不断交融、彼此影响,最终形成了如今南北粥各有特色却又不乏同一的现状──营养和美观和谐无间,开始成为粥最为重要的元素现在熬粥已经多用糯米,别有一番风味;熬煮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至少小半日的火候才可水到渠成;用小火将菜料里的滋味一点点都煮进粥里,将米和菜的香味各自发散开来;菜与粥滋味相辅相成,水与米难分彼此,浑然一体;如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语“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米水融合,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如此方是煮粥的最高境界,也是和谐粥文化的最佳铨释。

 

中国各大城市几乎都有了专卖的粥店、粥吧、或粥铺,其中主食粥与搭配小菜,花样繁复,美味养眼,已不复当年路边小店的感觉;浓厚的人文气息蔓延着,粥开始成为城市的时尚味觉之一和谐的粥文化,也如同熬粥一般,在几千年的文火烹煮史中,技巧和人文内涵都逐渐臻于成熟尤其近来文化人士雅集的出现趋势,频频改以啜粥为风尚,时麾的粥会巳在各地兴起而渐渐盛行,时人可有一点感悟,和谐文化重新要注入和谐社会了,这应该是一段岁月浓浓、时光流转的时代偶然与历史必然吧(转载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