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紀念碑建碑始末 * 周碧瑟
回想建綠島人權紀念碑的由來,還是得追溯到「柏楊回憶錄」的問世,在一次應邀參加「談柏楊回憶錄」的讀書座談會中,柏楊隨口提起公視要拍柏楊傳,要重返綠島,希望藉此做點紀念性的事,如:建綠島垂淚碑或類似以色列的哭牆。我一聽“哭牆”,像觸了電立刻排斥,太強烈了,倒是對“垂淚碑”情有獨鍾,引發無限遐思,不假思索立刻接口:“好!就由人權教育基金會來籌建!
”當時柏楊回憶錄正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連載,但全書尚未上市,身兼遠流出版社發行人與人權教育基金會董事雙重身份的王榮文先生,立刻呼應,先出版綠島垂淚碑紀念版的「柏楊回憶錄」精裝本來籌募建碑基金。
接著,由基金會原來的七位董事:柏楊、王榮文、楊啟航、許素朱、張鴻仁、黃日燦和周碧瑟,再加上盧世祥、吳祥輝、周俊吉、卜大中、曾志朗共十二人組成建碑委員會。吳祥輝先生提出招募綠島垂淚碑建碑發起人的企畫案,每位建碑委員招募十位發起人,再由每位發起人招募十位贊助人。我向柏楊說:「等碑建好,我先垂淚,因為朋友都被我嚇跑了。」建碑委員面有難色,覺得很難做到。結果卻出人意表,建碑委員不只個個達成目標,還超出預算之人數。
於是,透過陸炳文組長的安排,
同年6月19日的董事暨建碑委員會聯席會議中,採用柏楊所擬的碑文如下:『在那個時代,有多少母親,為她們囚禁在這個島上的孩子,長夜哭泣。』同時,在此次會議中,增聘蘇進強與洪清慶兩位建碑委員。
這年
預定隔3天的10日人權紀念碑落成典禮,李總統登輝先生本來答應親臨主持揭幕並致詞。後因天候不佳,總統去不了綠島,其演講稿之處理,從傳真到電視同步演出,總算結果看是總統親赴綠島宣讀。
落成典禮前夕的音樂會,仍然在雨中垂淚舉行。落成典禮當天,陽光普照。而落成典禮隔天,卻是大風大雨,綠島機場數度關閉。冥冥中,似有天意。從去年淒風苦雨的動土典禮,到今年風和日麗的開工典禮與陽光普照的落成典禮,象徵著白色恐怖時代的結束,更象徵著告別悲情、苦雨,以及人權教育的播種、發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