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知名人士陸炳文先生,祖籍福建省古田縣,今年66歲,台灣文化藝術界聯合會理事主席。據陸先生說︰1949年初,當時他6歲,只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母親告訴他,今天要坐船去台灣,探望多年不見的父親,坐船的地點依稀記得,是馬尾海軍第一碼頭。此后,“馬尾第一碼頭〞及寬闊的江面、斜插江中的碼頭台階,便銘刻在他記憶中,永不能忘。
長大後,他還了解到,當時他坐的船,漁民叫“麻欖〞的貨船,有三根桅杆,可載重50-60公噸,全靠潮水和風力航行。這種“麻欖〞又叫福船,後已改為機帆船,公頓位更大,現江面上已看不到這種船。
2010年4月25日星期日上午十點半,我應區檔案館副局長王曉凌的邀約,趕到船博參觀船政。見面後,陸先生向陪同前來的省檔案館處長吳蘇閩、跟我提出還要看些古跡,特別強調,想去探視他童年記憶中的“馬尾第一碼頭〞。
隨後從船博館到昭忠祠,我帶他觀看了唯一棵140多年的龍眼樹;從昭忠祠出來,馬上驅車到馬尾舊街,路上介紹了馬尾造船廠和官廳池。車到官道頭,下車後,我指著靠馬尾老人館一邊的舊鎮第一、第二舊碼頭(原海軍碼頭)說︰“這裡就是原來的第一、第二舊碼頭。〞
這時江面潮水正在上漲,還能看見碼頭和岸邊的十幾級台階。見到眼前的場景,已是66歲的陸先生,完全像個孩子,激動地手腳都舞起來,他一邊指著台階說︰“我印象中就是這裡!對,就是這裡!〞一邊叫跟隨的人趕快為他拍照。他以台階為參照物,背向江面,有站姿,有蹲姿,還手護舊渡石碑,一口氣照了好幾張照片,作為留念。照完後,他說︰“下一次,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來,今天實在難得。〞接著他走到我跟前,用鄉音未改的福州話說︰“太感謝您了──李先生。〞
隨後,我帶他參觀了潮江樓、世利花生舊店,觀看了舊街法式建築、沈公榕、左公井、船政衙門所在地……。
愿1949年初由馬尾港去台灣的原國民黨軍政要員的後裔,有機會來馬尾看一看、游一游,定有一番感受。(作者為馬尾日報通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