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爱好玉米粥 乾隆喜吃如意菜 * 亦 云
更新时间:2013-02-16 来源: 发布:亦 云 浏览:
从清朝皇帝的御膳房里端出来的,除了山珍海味和各种精细食品外,很难让人想象出还有一种粗粮:玉米粥,尚且堂而皇之放进皇家食谱。在德龄公主所写的《清宫琐记》中,就记载着慈禧太后爱吃玉米粥的事;然而清室十二个帝王当中,康熙皇帝是第一位尝到玉米粥,也系最爱此一美味好粥道,抬高了此粥身价并打开知名度。
历来相传,有一次康熙带着少数侍从,到滦平的长山峪一带打猎。眼看太阳要下山了,主从正要往回走,忽然发现一只梅花鹿,便急忙快马加鞭,紧追不舍。这时,天色渐黑,侍从也不知哪里去了。康熙累得气喘吁吁,肚子也饿得咕咕叫,只好策马往回走。走了一会儿,突然见前面有稀疏灯光,近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家农舍。
饥肠辘辘的康熙勒住了马,从窗子里看到一个白发老人、和几个儿子正要吃饭。饭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焦黄焦黄的玉米面干粮、和香喷喷的玉米粥,还有野兔肉炖蘑菇、烧金针菇和一大盘凉菜。香味一阵一阵扑鼻而来,真是馋人。康熙这时更觉肚子饿,遂下马走进农舍,向这家人求助说:「我是过路的,因为天色晚,肚子也饿了,想借用一餐,一定多付些银两。」山里人直爽好客,一听说远来的客人,立刻请入上座就坐。
轻车简从的康熙客气几句,就和这一家人吃了起来。康熙似乎没有吃过这样香美的饭菜,尤其最爱那闻所未闻的玉米粥,既粘乎又爽口,样子也很好看,就像珍珠粒一样。康熙一连吃了三碗,很高兴地吃完饭,顺便问道:「这么好吃的饭菜是谁烧的,一定是个巧媳妇吧?」老人说:「不是,我家没女儿,只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上山打猎,二儿子上山砍柴,三儿子在家种菜做饭,这饭菜就是三儿子做的。」康熙看见人家么儿,长得眉清目秀,爱屋及乌,就爱上其人、及其所煮的粥。
也正当这时,主子的侍从在外边看到御马,于是找了进来。这家人始知来客是九五之尊的皇上,显得惶恐万分,赶紧下跪磕头。康熙笑着说:「看你们一家快快乐乐享太平,朕很高兴!」旋即吩咐赏银百两,始乘兴乘马而去。过了几天,遍尝南北大菜的康熙,想起了好吃的玉米粥,派人找到老农的三儿子,安排送进宫里在御膳房专做玉米粥。此后这三百多年来,以玉米粒或包谷粉为主,加米加水熬煮的稀饭,寻常百姓所谓玉米粥,才跳脱出农家饭菜范畴,高贵地写进了御膳房的食谱,从而流传至今,甚至流香百世。
中国人过年的时候,习惯吃的特别丰盛,连续几天大鱼大肉,吃多太油腻或腻味了,来到年初六以后,反而喜欢吃些清淡的食物,玉米粥和如意菜正是不错的选择。无巧不成书,前者玉米粥系康熙帝所爱好,后者如意菜则为乾隆皇所喜吃;有清一朝十二帝,康、乾诚属盛世,两位君主一前一后,隔代亲近民意、同样贴近民食,堪称明君也。
根据野史说法,乾隆皇帝在江南察访民情时,曾在一户农家吃到一种黄澄澄、金灿灿的菜肴。乾隆当时觉得此菜脆嫩爽口,味道鲜美,就问农妇此物叫做什么菜?农妇不知是皇帝,就开玩笑比喻说:「此菜形似『如意』,乃『如意菜』也。」乾隆也信以为真,回到京城的某日,又想起了『如意菜』之味美可口,御厨不知此物是指何种蔬菜,就请人到处打探;后来巧遇江南一位小厮,才知所谓御膳如意菜,实即人工孵育的黄豆芽。
另有一说,乾隆皇喜吃的如意菜,其实是山野之物蕨菜。某年秋季,乾隆依例去关外的热河行宫小住数日,地方官员寻遍名特土产去巴结,敬献野菜制作的菜肴其味佳美,皇上吃得最多,直呼十分过瘾,便寻问来由,来人回禀名叫蕨菜,是东北民间大量采集后,腌成咸菜供长久保存,四季皆可食用,配上荤菜更加提味,此物很普通也很普遍,营养价值却很高,还有去热利尿、安神镇静、活血解毒、健脾强身的独特功效;乾隆对此甚感兴趣,只是觉得菜名太过俗气,当场赐封『如意菜』雅号传世。
历来相传,有一次康熙带着少数侍从,到滦平的长山峪一带打猎。眼看太阳要下山了,主从正要往回走,忽然发现一只梅花鹿,便急忙快马加鞭,紧追不舍。这时,天色渐黑,侍从也不知哪里去了。康熙累得气喘吁吁,肚子也饿得咕咕叫,只好策马往回走。走了一会儿,突然见前面有稀疏灯光,近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家农舍。
饥肠辘辘的康熙勒住了马,从窗子里看到一个白发老人、和几个儿子正要吃饭。饭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焦黄焦黄的玉米面干粮、和香喷喷的玉米粥,还有野兔肉炖蘑菇、烧金针菇和一大盘凉菜。香味一阵一阵扑鼻而来,真是馋人。康熙这时更觉肚子饿,遂下马走进农舍,向这家人求助说:「我是过路的,因为天色晚,肚子也饿了,想借用一餐,一定多付些银两。」山里人直爽好客,一听说远来的客人,立刻请入上座就坐。
轻车简从的康熙客气几句,就和这一家人吃了起来。康熙似乎没有吃过这样香美的饭菜,尤其最爱那闻所未闻的玉米粥,既粘乎又爽口,样子也很好看,就像珍珠粒一样。康熙一连吃了三碗,很高兴地吃完饭,顺便问道:「这么好吃的饭菜是谁烧的,一定是个巧媳妇吧?」老人说:「不是,我家没女儿,只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上山打猎,二儿子上山砍柴,三儿子在家种菜做饭,这饭菜就是三儿子做的。」康熙看见人家么儿,长得眉清目秀,爱屋及乌,就爱上其人、及其所煮的粥。
也正当这时,主子的侍从在外边看到御马,于是找了进来。这家人始知来客是九五之尊的皇上,显得惶恐万分,赶紧下跪磕头。康熙笑着说:「看你们一家快快乐乐享太平,朕很高兴!」旋即吩咐赏银百两,始乘兴乘马而去。过了几天,遍尝南北大菜的康熙,想起了好吃的玉米粥,派人找到老农的三儿子,安排送进宫里在御膳房专做玉米粥。此后这三百多年来,以玉米粒或包谷粉为主,加米加水熬煮的稀饭,寻常百姓所谓玉米粥,才跳脱出农家饭菜范畴,高贵地写进了御膳房的食谱,从而流传至今,甚至流香百世。
中国人过年的时候,习惯吃的特别丰盛,连续几天大鱼大肉,吃多太油腻或腻味了,来到年初六以后,反而喜欢吃些清淡的食物,玉米粥和如意菜正是不错的选择。无巧不成书,前者玉米粥系康熙帝所爱好,后者如意菜则为乾隆皇所喜吃;有清一朝十二帝,康、乾诚属盛世,两位君主一前一后,隔代亲近民意、同样贴近民食,堪称明君也。
根据野史说法,乾隆皇帝在江南察访民情时,曾在一户农家吃到一种黄澄澄、金灿灿的菜肴。乾隆当时觉得此菜脆嫩爽口,味道鲜美,就问农妇此物叫做什么菜?农妇不知是皇帝,就开玩笑比喻说:「此菜形似『如意』,乃『如意菜』也。」乾隆也信以为真,回到京城的某日,又想起了『如意菜』之味美可口,御厨不知此物是指何种蔬菜,就请人到处打探;后来巧遇江南一位小厮,才知所谓御膳如意菜,实即人工孵育的黄豆芽。
另有一说,乾隆皇喜吃的如意菜,其实是山野之物蕨菜。某年秋季,乾隆依例去关外的热河行宫小住数日,地方官员寻遍名特土产去巴结,敬献野菜制作的菜肴其味佳美,皇上吃得最多,直呼十分过瘾,便寻问来由,来人回禀名叫蕨菜,是东北民间大量采集后,腌成咸菜供长久保存,四季皆可食用,配上荤菜更加提味,此物很普通也很普遍,营养价值却很高,还有去热利尿、安神镇静、活血解毒、健脾强身的独特功效;乾隆对此甚感兴趣,只是觉得菜名太过俗气,当场赐封『如意菜』雅号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