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信息 > 于右任“遗命歌”墨迹双胞案辨正(上)* 白云涛

于右任“遗命歌”墨迹双胞案辨正(上)* 白云涛

更新时间:2012-11-15 来源: 发布:白云涛 浏览:
2006年11月25日至26日,笔者有幸参加了在复旦大学召开的“首届于右任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台湾、日本、美国等70余名学者畅所欲言,就于右任先生的书法、生平、业绩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研讨。其中,对于右任“遗命歌”的两个不同版本问题,即墨迹闹双胞悬案,有了新的辨正与公開澄清。同时,对于夫人高仲林生前每天必枯坐“望夫石”,若有所思也,良久不起身,有了全新的发现与合情诠释。会议中反映出来的,有关于老晚年的家国之痛和民族之忧,为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望大陆》遗歌内涵,提供了新的意义。      
1964年11月10日,于右任先生病逝台湾荣民总医院。直到逝世,于老仍然没有留下遗嘱。在于老弥留之际,于老的亲友僚属李嗣璁、刘延涛、王文光、陈肇英、李崇实、程沧波,以及于老长子于望德等,会同启阅于老自用保密柜。众人期望能在保密柜中检出于老遗嘱。不料开柜之后,柜中多为于老生前日记书箚,以及为三子于中令赴美留学筹集旅费给他人所出的借据,此外并无任何贵重物品和财产契券。虽然没有寻出于老遗嘱,但众人却有一重要发现,在日记中发现于老1962年留有遗歌词一首。
1962年1月24日,于老身体不适,病中用硬笔作此遗歌。歌词是: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此为日记原文,其中没有题目。有人说是诗歌,有人说是代为遗嘱。从以前于老的日记看,实际上是可代遗嘱的哀歌。后台湾发表时,加上《国殇》标题,《人民日报》发表时改为《望大陆》标题。不久,又出现于老用毛笔书写的《望大陆》遗歌,并在有关媒体上发表。毛笔所书《望大陆》,有于老的印鉴,没有于老的署名,也没有书写日期,但书法字迹与于老一般无二。
许多学者和书者都认为,于老用硬笔在日记本上写下《望大陆》后,不久又用毛笔重新书写了一个条幅。与用硬笔书写在日记上遗歌不同的是,日记中的第二段“望我大陆”变成了第一段,第一段的“望我故乡”变成了第二段,末句中的“山之上,国有殇”,和台湾中央社发表的一样,变成了“山之上,有国殇”。这样,《望大陆》遗歌就出现了于老用硬笔和毛笔书写的末句不同的两个版本。
1997年11月10日,于右任纪念馆在于老的故乡陕西省三原县开馆,展出了毛笔所书《望大陆》遗歌条幅的影印的巨幅照片,展品说明该遗歌为于老所书。此后各地数次展览,以及出版的各种版本有关于老书法画册,也大多采用毛笔所书版本,并署名为于老所书。
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同志当选总理后,在举行的第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在回答台湾中天电视台记者提问“对两岸关系的看法”时,他讲:“说起台湾,我就很动情,不由地想起了一位辛亥革命的老人,国民党的元老于右任在他临终前写过的一首哀歌”,温总理背诵了于老的遗歌。对此,海内外各种媒体纷纷报道,于老的《望大陆》遗歌在海内外传诵更广。
对于于老毛笔所书《望大陆》,两岸三地不少学者一直存有疑问。一是上无于老的署名,也无书写日期。二是如果确为于老所书,于老不会书成两个版本而长期不为人知,且于老不会只盖印鉴不署名。三是1962年于老已经八十有四,体弱多病,书写已较吃力,即便书写,也很难书此流畅有力。四是从所书条幅看,与于老书写习惯颇有不同。
对于所盖印鉴,也有疑义。有鉴于此,不少人疑为研习于老书法者所书。然而,遍询台港两地研习于老书法诸人,皆不得而知。于是,有学者怀疑是于老的日本弟子所书,尤其可能是日本得到于老草书真传的金泽子卿所书,但是否真如传言为其所书,长期以来未得证实,悬案一直悬而未决。(未完待续)(来源:百度空间 2011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