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信息 > 平常老人的平常兒子(6之3)* 狄源明

平常老人的平常兒子(6之3)* 狄源明

更新时间:2012-11-13 来源: 发布:狄源明 浏览:
我還獨力編寫、刻印《獻與師長》油印報,每週向老師們通報學運動態,爭取教授們的支持。應該承認,自日本投降至1950年,中共的槍桿子和筆桿子都使得特別成功、漂亮,戰場上大勝(其間也有小敗),宣傳上大得人心。一塊碩大的磁鐵把我們這些小鐵屑,都吸了過去。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入黨介紹人給我閱讀《中國共產黨黨章》、劉少奇《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讓我寫《自傳》。在得到上級黨組織審查同意後,我於1948.12.12宣誓加入中共,當了一天地下黨員。(次日清華園便解放了。後來的政治運動中,一些人據此罵我“投機混入黨內”。還有更擅深文周納者,說:“你是奉父命打入共產黨搞情報的特務。”對此,我只能暗罵“以小人心度君子腹!咱放棄赴美留學的前景,打地鋪染蝨子、赤腳走雪地搞土改……謀的是私利嗎?”
學運工作與攻讀專業形成矛盾,我冷靜思考,得出“學運期間放棄攻讀,學運過後努力彌補”的結論。但實際做起來,只能是犧牲課業。左傾的狂熱壓倒一切。
入中共,我當然不會告訴父親;但我曾寄土地法大綱給河北墾業農場場長劉大悲伯,勸他留下來為新中國出力。所以父親也會知道兒子信仰的主義與他不同了,來信告誡:“汝當謹言慎行,勿謂主義下無壞人也”。更多的囑咐只能藏在老人家的心底了。
清華生物系主任、中央研究院老院士陳楨是動物遺傳學家,篤信魏斯曼—摩爾根的基因學说,以金魚、果蠅為材料作遺傳和變異的實驗。他對同學非常慈藹,1949年初的舊曆除夕,師生一同包餃子聚餐,他坦言心曲:“解放了,我準備減薪吃苦,吃小米、高粱米都不怕;只怕不讓我繼續做遺傳試驗。昨天聽美國之音:蘇聯的來森科學派在壓迫摩爾根—魏斯曼學派,我怕中國學他們的樣。”對此,同學們皆無言。(後來,不幸被他言中,他的實驗研究完全停止,只能寫點中國動物學史什麼了。)
        解放後,長話短說
接管北平,光是老區來的幹部是不夠的,急需動員大學和高中的地下黨員、民主青年同盟、民主青年聯盟盟員及進步學生參與。我這個大學三年級的學生自願離校,佩上了“軍管會”臂章,1949.2.6被分配到北平崇文門外的第十區任第九工作組副組長,棄學從政了。與我一批離校的(包括加入南下工作團、支援東北海、空軍建設的)大學、高中生,大約上千人。
這以後六十年的感受,大體分為清新、沉重、復萌三個階段。                                        
第一樂章  清新(1949—1954)
進京的工農兵幹部在良鄉集訓時,聽了一系列城市政策的報告,我借得兩本筆記,連夜摘錄補課,生怕跟不上趟。十區的韓區長從老區來,打電話習慣於搖手柄呼叫接線員,叫我教他使用撥號的電話機。我們是供給制幹部,即供食(大灶待遇)、宿、穿(每年一身單制服,兩年一套棉制服,包括八角帽一頂),每月發相當6斤小米的折價津貼,自購洗漱用品、煙草、手紙、書籍。女同志因用紙多,津貼也略多些。我領到第一個月的津貼,馬上到王府井新華書店買了本莫斯科版精裝的中文《聯共黨史簡明教程》,毛主席隆重推薦過這本“幹部必讀”書。
我們到貧民區去訪問手工業工人、店員、車夫、城市貧民、菜農和失業者,以3元金圓券換1元人民幣的優待比率給他們開兌換證,使他們手中的金圓券兌得較多人民幣(市面上是10金圓券換1),這是讓基本群眾迎我們進屋的一種方式。
剛從清華校園走出來的我,對底層貧民的貧窮境況十分吃驚:破炕席、爛棉絮、房頂漏雨、揀白菜幫子摻玉米麵煮稀糊糊、揀煤核生火、孩子們冬天光著腳、失學和患病的兒童比比皆是,買不起牙粉的女孩,用細爐灰將牙齒擦白……他們控訴菜霸、保長等的欺壓,希望共產黨改善他們的生活。統計數字表明,這個106002人的區,7歲和7歲以上的人群中,文盲居多半。失學兒童約8千人,而在校學生僅5700人。
我被任命為區政府文教科副科長,組織小學教職員學習新政治理論,辦工人夜校、兒童識字班、書報閱覽室和文化館。介紹需要再學習的知識份子和失業知識份子入人民革命大學、華北大學(均為學程幾個月的政治訓練班,從社會發展史由猿到人學起)……夜以繼日地工作,星期日也很少休息。每週都在“生活會”上作自我檢討,聽取同志們的尖銳批評,殺掉傲氣、清高和亂開玩笑等。還常赴市教育局會報工作,與各區交流經驗教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