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河洛文化敷施下之赣南和台湾(5-3)* 陆炳文

河洛文化敷施下之赣南和台湾(5-3)* 陆炳文

更新时间:2012-07-15 来源: 发布:陆炳文 浏览:

有大陆研究学者分析,熊式辉主动要小蒋移师赣南,是一着两手政治策略:一来可以借重太子,遏制盘据的粤军和地方势力,二来可以讨好老头子,俾便于老蒋和党政操之在我。岂知事与愿并不相违背,在后台老板背书下,社会面貌果然改观,人称赣南新政最大的改变,竟然变成赣南优势地位:前方的后方,后方的前方。蒋经国后来坦承,「在我就任赣南之初,就下定了决心,要克服一切困难,完成此项使命」。

 

抗日战事艰困期间,小蒋赣南使命必达,普获外界高度评价。蒋经国也曾引以自豪地语之同僚,「因此而更尊重此种经验,并思用之于来日」。上个世纪40年代所说的「思用之于来日」,事后诸葛亮揣测,正是指用到台湾。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蒋经国传》作者陶涵就主张,赣南经验为蒋日后主政台湾,提供了诸多借鉴。国民党败走海角一嵎,蒋经国在台接班之后,成功借鉴的事实证明,赣南新政移地成台湾新政,赣南经验蜕变成台湾经验,客家勤劳精神弘扬到台湾,确实收到借力使力之宏效。

 

一、台湾南北义民与客家信仰的发轫

 

原本客家人来台相当的早,德国著名史学家Riess研究荷兰史料发现:荷兰人治台与原住民沟通时,多由客家人居中担任翻译。带郑成功军队入台之荷兰通事何斌、郑家小诸葛陈永华、清军施琅攻台的对手郑军主将刘国轩等知名人士皆为客家人。本地知名学者尹章义就认为:客家人与闽南人几乎是同时抵达台湾,甚至于可能更早一些。

 

但因斯时客家人在大陆,屡次帮助郑军对抗清军,所以施琅严禁粤中惠州、潮州之先民渡台,后来的客家在台人数才逐渐不及闽籍多;加以有先来后到问题纠缠,又在闽粤大规模械斗失利,客家人被迫退出平原,迁至靠山的丘陵地。于是丘陵地多形成客家人为主的村庄,保有浓厚的客家文化,亦有部份地区的客家人在人口数居上风,得以居住在平原或沿海乡镇。台湾自然分布的客家地区,即桃竹苗、高屏六堆花东纵谷地区。

 

客属人士咸以为,客家文化的分衍贵在精神,这种情形在台湾的客家地区特别明显;而以客为尊的客家精神构成,实际上含有勤劳与忠义两亇因子。客家人勤劳朴实的精神,一直是为政者自己所必备,也需要人民群众以此精神配合,勤政爱民的施政作为,才可深孚人望而有成效。至于秉持忠义精神,又是客家族群的求生本能,随着河洛文化敷施路径,族系从中原一度北徙、二路南迁是如此,三番两次东渡过台湾,更有非要如此的本能,才得以先求生存再图发展,而与其它族群并驾齐驱。

 

客家先民活生生的求生意志,有一段发生在台湾新竹一带,义民表现最为惨痛和壮烈,可歌可泣的史实遂成就了一页建庙史,枋寮义民庙本身的沿革,实即在台客家人的义民信仰,这段历史要追溯到226年前,1786 年即清乾隆五十一年,彰化爆发林爽文事件,同年十二月陷淡水厅(新竹城),逼近六张犁庄(今竹北六家)。六家地区的重要垦首林先坤,联合陈资云、刘朝珍等率乡民抗敌,凡3000客家人,即所谓义民军。

 

在与林爽文部对抗过程中,牺牲200余人,班师时以牛车沿途遍拾有黑布圈为记的客家忠骸,原先预备归葬大窝口(今新竹湖口),但车过凤山溪后,牛只不受驱使,经焚香祷告并掷筊取决,确认为先烈已自择葬地,遂征得地主戴礼成、戴财成同意,以其父戴元玖之名献地,合葬忠骸于此,即日后义民冢。嗣后乾隆皇特颁亲笔「褒忠」二字以为奖励,林先坤等人并召集仕绅提议建庙以崇祀。乾隆五十三年冬奠基动土,五十五年落成竣工,此即义民庙之轫始。其后1862年即清同治元年,中部戴潮春事起,义民军二度出征,牺牲者百余人又归葬于此,是为义民附冢。由这两度民变事件中牺牲的义民,构成今日包含屏东枋寮与苗栗等地,南北台湾客属义民中心信仰的缘起。本文在第11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