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兩岸近十年同拜天后宮廟逾五百座見證媽祖聖像大多手持如意

兩岸近十年同拜天后宮廟逾五百座見證媽祖聖像大多手持如意

更新时间:2025-04-20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兩岸近十年同拜天后宮廟逾五百座見證媽祖聖像大多手持如意

今天2025年4月20日、歲次乙巳三月二十三,海峽兩岸各地媽祖宮廟,同時舉辦恭祝天上聖母誕辰民俗文化活動,在台灣稱壽媽祖1066歲誕辰,大陸則紀念媽祖聖誕1065周年,卻同樣以如意吉物祝壽祈福,始由台灣中華媽祖俗信文化研究中心岀面,號召現場及線上信士,同步共慶海上保護神:生日吉祥!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天下太平!
慶幸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聯合國有關機構就曾授予:媽祖(960~987年)“和平女神”稱號。迨至2009年9月30日,媽祖信俗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成為中國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產、和擁有全人類之共同精神文明財富。
今歲也是粥會前身世界社扶道人、中國國民黨總理、國父孫中山(1866~1925年)先生逝世100周年,回顧1900年中山先生首次登島臺灣,在臺北府城大天后宮竟放下身段朝拜媽祖,卻得到政治路線有所不同之梁啟超寫作讚歎聯句:「向四海顯神通,千秋不朽;歷數朝受封典,萬古流芳。」俗信文化史跡傳誦到現在,又是一又四分之一個世紀。
回想起10載之前的、2015年2月4日,中心創辦人陸炳文博士發心發愿,倡導萬眾同拜媽祖廟行動,攜粥友信士代表一行10餘人,於國立國父紀念館正廳,舉行“海峽兩岸媽祖信眾祈福行”啟動儀式,在海軍儀隊禮兵護駕並司禮下,恭向國父銅像獻花祭告,將結伴出發巡禮臺灣暨澎湖、金門、馬祖,大陸暨香港、澳門地區,同拜指標型天后宮廟如今如愿已逾500座,行進間印證了天后宮廟自然形成保佑各地移民信仰重鎮,沿途中見證了媽祖聖像絕大多數都手持著如意默禱祈安!
「125年前在台北府城因緣際會,孫中山的“博愛”思想 、與媽祖的“大愛”精神,碰撞出俗信文化之火花,激蕩岀社會運動之火苗,一為理性革命的號角,一為情感信仰的港灣,偶然同處大時代夾縫裡,共鳴產生一種超越宗教、與政治的無形力量;這股力量溫柔卻堅定,成為台灣民眾在動盪不安中,追求正義與希望的重要人文資源。最近十年專謁兩岸福地拜媽期間,我所行走過的500多座天后宮廟,最高興之事情,乃舉香參拜時,心情異常平靜,沒有人考慮到,所持政治立場、宗教信仰異同,各拜各的神尊,各行其志其是,大家相安無事!」陸炳文接著說。
「最重大之發現,聖像法相莊嚴,絕大多數媽祖,不分室內戶外,都手持著吉物、法器如意法寶,寓意既深且長,信眾皆大歡喜!媽祖手上拿的如意,還可以細分為兩類:第1類、朝笏,其實就是奏板,係古代朝廷宮中,每逢過問朝政時,君臣議事、起奏皇上的用具,簡單說亦即小抄;媽祖手上拿著奏板,則是表示上達天庭、通達天聽。第2類、爪杖,古稱如意棒,別稱不求人、抓耙子、癢癢撓、老頭樂、或笑刷兒,竟然是自爽器物,個人抓癢的時候,背部抓不太到,用這種不求人、自己來自我如意;古時候富貴人家,才拿的金玉如意,天后也拿如意棒,天意納福進寶祥兆、吉祥如意不請自來!」
陸炳文參加了2025年台北天后宮,媽祖聖誕平安繞境活動、與今日聖母祝壽大典,得知稍早台北燈節期間,本宮特別推出祈福之光、的主題燈組“如意時光”,而營造出溫馨祥和的氛圍,為信眾帶來一段充滿祝福、以及美好祝愿的時光如意。 
台北天后宮位在鬧區西門町,俗稱西門町媽祖廟,1746年建成當時,原名叫做新興宮,跟艋舺龍山寺、和艋舺祖師廟,併稱臺灣清領時期“艋舺3大寺廟”;1943年因馬路拓寬,舊廟遭到了拆除,神像寄於龍山寺,至於該寺建築特色之一的“如意斗拱”,相當罕見,聞名遐邇。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其他地方廟宇,亦僅見彰化鹿港天后宮,該建築物採用過“如意斗拱”造型設計,充分展現了100多年之前、閩南木構匠師的精湛技藝。
說到了户外手持如意、石雕的媽祖全身立像,最著名者在雲林北港,陸炳文一度前往参觀,於本宮媽祖文化大樓,安座景觀公園頂樓上,花崗岩石像通體高14.9公尺,由357塊石板組合而成,正面採用雕刻四海龍王,率24司朝拜媽祖,青斗石底座高5公尺,兩側刻製24孝圖;石像一共打造2尊,祂另一尊同樣聖像,則安置福建湄洲天后宮島上,由莆田石匠打造安座完成,均採立像手持如意,象徵和平女神護佑兩岸人民。
昔我中心創辦人陸博士,對媽祖石像印象最深者,誠屬澳門媽祖文化村内之天后宫,所附帶在路環疊石塘山上,建立一座世界上唯一的漢白玉媽祖雕像,前後兩年親率12批同道,來此瞻仰高頂媽祖立像,如同玉樹臨風般的巨像;此一和平女神聖像,像高為19.99公尺,有如神助1999年12月20日,澳門如意回歸祖國的懷抱,同與1998年農曆九月初九、天上聖母羽化升天成仙有關。
倘若揭開目前全球最高和平女神立像謎底,就非天津濱海旅遊區媽祖文化經貿園內之、巨大的媽祖聖像莫屬,陸炳文先前受邀請出席、濱海新區落成安座大典,兩岸四地上千名信眾參與;此媽祖聖像全高42.3公尺,相當於矗立一座14層樓,採用大理石和鋼筋混凝土鑄造,由858塊巨石拼接而成,氣勢恢宏,雄偉壯觀。該文化旅遊經貿園項目内工程,是由臺灣媽祖聯誼會發起、臺灣大甲鎮瀾宮財團投資興建,世上最高最大和平女神如意像。
長期觀察媽祖聖像大多手持如意,一再證明有拜有保庇心想事必成!這是陸炳文一個很有趣、又充滿文化意涵的觀察。媽祖聖像手持如意,確實是一個常見的造型,而如意這個法器本身,在佛教、道教文化中都象徵如意吉祥、心想事成。當媽祖手持如意時,也代表祂能夠賜福給信眾、讓眾人的願望順利實現。提到是否有拜有保庇、心想事必成?——這就涉及信仰的層面了。從民間風俗、民俗信仰的觀點來說,有3個值得強調之心法:
1、媽祖被視為非常靈驗的海神、守護神、和平女神,尤其對於保平安、祈求順利、出海者或生意人,特別有所感應。2、許多信眾會說:「有拜有保庇」,這句話其實不只是字面意思,更是一種信仰的力量與內心安定的展現。3、而「心想事必成」這部分,信仰文化強調的是「誠心、正念、積德」,才容易讓好事成真——所以可以理解為「有拜,有誠,才有感應」。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通常所見媽祖手持如意,確實象徵祂願意賜福予人,而民眾朝拜虔誠祈求,自然比較容易感受到、「有拜有保庇、心想事成」的力量,無比神奇,神秘莫測。今天欣逢媽祖千秋聖誕日,大家拜媽不忘替世人祈求,救苦救難的天下太平本質、拯救世道人心的如意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