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为中华文化传衍到台湾最大转播站*陆炳文
在14年前,有将近20载时间,个人曾在台北的中华电视台、简称「华视」,主持或制作过一系列的文化性社教节目:源远流长、鲲岛探源、请问贵姓等等,以及莒光日园地电视教学节目:传统艺术介绍等,公馀之暇总盼望为复兴中华文化做出具体贡献,而长期投入建设如【影】随形的精神家园工程。最近9年以来,我开始有机会奔波于海峡两岸,努力从事推动如【粥】似漆的和谐文化交流,又正好赶上了两岸和谐关系和平发展新阶段,同时碰到海西经济区先行先试的关键时刻;今天我们来自海东、海西的学者专家、媒体朋友们,有缘齐聚人文荟萃的漳州,共同探讨关于城市电视台未来发展合作的根本性问题,意义显得十分重大。
就跨足两岸的强势媒体、城市电视业者来讲,经营之道需要在塑造企业形象、承担社会责任之下,发挥和谐文化传播功能,始能达成以建海西、以进大同的相同愿景。自古以来,台湾和闽南、特别是漳泉两地,基于五缘关系的脐带式连结,就有着其它任何地方所没有的诸多相同之处,例如:共同的方言、共同的服饰、共同的神祇、共同的戏曲、共同的居家建筑、共同的风俗习惯等,固然经过几次民族迁徙流离、家族分传派衍,几十代几百年之后,其间不免存在些许差异,有如:腔调的不同、规章制约的不同、膜拜形式的不同等。正是因为有若干相异其趣的地带,才有必要异中求同、同中存异,和谐共处、和平共存,再通过不懈地反复磨合,终将实现促进文化的彼此包容、及竞相融合,也才指望在体认台湾与大陆的一体关系之后,相忍为“大家一锅粥”的理想,齐心协力共建长治久安的和睦大家庭。
试论海西与海东地方电视台发展现况,或许背景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结构不同、诉求不同,然而在激烈竞争下图生存的基本愿望是完全一致的,在高度要求下谋和谐的中心思路是无分轩轾的。另从较低层面来剖析,举凡电视节目制播的评估企划、编导手法、分镜脚本、机器设备、后制技术、乃至播出流程,几手都是大同小异;当今社会和谐不妨由电视圈内的和谐做起,两岸合作也不妨由电视制播的合作着手。这样的电视生态和谐精神,不仅体现了实质的差异性,也表现出矛盾的统一性,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持久的和谐;而这种的媒体合作文化,不但突破单调单一、样板化的封闭型态,更加突显多元多变、多样化的丰富内容。若就此一论点指引电视台,自觉性去履行法定义务与社会责任,那么两岸间电子媒体至少可以形成垂直整合、水平分工的密切合作模式,把所有的人员配置、编装设备、资料影片等,尽一切大方提供,尽可能寻求对等,藉此资源共享、共享成果,就不失为令人称羡的学习典范。
如果能够毫无保留做到这步田地,后续的实质合作细节、亦即联合制播的节目主题,最可行又最引人入胜的,应该不出下列6个方面:1是姓氏源流。历史人物单元──如延平郡王郑成功、开漳圣王陈元光等表彰;2是语言文字。诗书画艺单元──如正体字、闽南语、传统国画、诗词歌赋等教学推广;3是地方戏剧。民族乐曲单元──如古笙、胡琴、南北管、布袋戏、掌中戏、歌仔戏等;4是民间信仰。地方神祇单元──如妈祖林默娘、陈靖姑、保生大帝、城隍爷、药师佛、土地公等;5是传统工艺。寺庙建筑单元──如礼器、神像、供品、孔明灯、交趾烧、木石砖凋等;6是节气庆典。风土民情单元──如农历年、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建醮庙会等。这些主题鲜明且具台闽地区人文特色的好素材,正是试行媒体大团结加强业界合作的敲门砖,我相信只会敲响不会不响,此举也是配合海西经济区和谐文化建设的试金石,我期盼只许试成不许失败。
总之,纵观历史沿革和文化演变,福建尤以闽南实为中华文化传衍到台湾的最大转播站,如今又成为继承民族历史文化的最直接纽带;我们为了承续并光大这种传统的和谐精神,也为了整合并利用两岸电视的有限资源,有效因应当前海西经济人文建设的迫切需求,唯有台闽两地同道就近携手合作,针对和谐文化的总体建构,展开统筹规划、全面协调、统一部署、齐头并进,从速实践国族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平顺转换及平和对接。(来源: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