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话粥檔粥党 * 刘健威
读者麦伟
叫他怀念的,「二十余年前油麻地庙街天后庙侧有个【粥檔】,一老伯主持,夜幕低垂方始开档,独沽一味『鸡肠粥』,路人趋之若鹜,因系走鬼档,众人皆捧碗站立即食,味甚美,价亦廉。」
那时在深水埗、石硖尾街有一大牌档,我跟档主相熟,叫他三叔;其卖「生滚牛杂粥,如今想来,实为惊人之作。牛杂,除了潮州粉面档之外,炆牛杂也考起大厨,遑论以粥底生滚。牛杂爽、脆、甜,三叔真有一手,每碗只不过卖三毫子。仲任你指点,加多三毫,就有多几样,牛双连、牛心顶、牛膀、牛栢页自不在话下,偶尔也有牛荔枝」。
港岛统一码头侧也有一夫妻档,卖牛杂粥的【粥檔】,专业司机无不知晓,「他们以牛骨熬粥,不落味精,客人吃过无不击掌称好。再嚟一碗,『要乜嘢?』老板问,拿起一把大较剪动作如飞,你刚说毕,牛大肠、粉肠、金钱肚……他已剪好,交给女儿,倒入滚粥,最后加上冲菜,芫荽,葱粒、胡椒 粉……时光不再,当日吾辈升斗蚁民,胼手胝足,也得这班大佬带挈我们有啖好食……」。
此外,宝岛台湾还有个【粥党】,即台北粥会这么个组织,请注意【粥党】可不是【粥檔】,这儿不是卖稀饭的地方,而是文化人士的雅集,每集约聚必定吃粥,但这些人集会结党,既爱【粥】又爱【文】,既以【粥】会友,又以【文】会友,粥文相得益彰,粥会相映成趣,粥友相沿成习,已长达50多个春夏秋冬,谈粥谈文就是不谈政治;据了解,粥会清谈风气传自上海,沪上早在1924年,便有此一【粥党】,雅名就叫上海粥会。这都是大众饮食文化,所衍生出的一段历史,值得记下。(来源:EPICURD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