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信息 > 试为书法建构一套创作理论体系 * 王士仪

试为书法建构一套创作理论体系 * 王士仪

更新时间:2011-12-07 来源: 发布: 王士仪 浏览:

自鸦片战争到当时文革的这段期间,师长非常忧心的教导我们,担心中国可能被瓜分的命运。庆幸地,列强缺少这种智慧的谋略家;在那些曾被我们辱骂成汉奸卖国贼们的忍气吞声里或无明原因下,幸运的,渡过这个民族生存难关。在这段时间,我们国势衰弊的一口怨气,全怪罪在这个〝落伍的〞中国文字上。从一股民族的傲慢中谦卑下来,想能了解列强,毫不选择的或许盲目的学习外文。出现了英语成了全世界共同沟通语言工具。不是吗?英语几乎统一了世界。这是在武力之外,另一种不曾见过的、自愿的统一方式。让我们体会到统一世界有了不同选择方式;将来会是宗教信仰,是科技⋯,谁知道呢?在国难中,尽了各人的努力,含着眼泪,居然在这一生见到大汉天威又渐渐的响起了。不是吗?世界各地,尤其是列强的子民开始疯中文了。多么期待,中文能像英文成为世界沟通的另一种共同工具。

以前承受自我侮辱的〝落伍〞中文,该是吐口怨气的时候吧。果然,忽然之间,汉字变成世界最美的文字。真的是这般美吗?如果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真的懂,就不会前屈而后躬的看待中文了。要问汉字是什么美?让外来学习者能懂之前,先要中国人自己懂。要求自己认识自己,是这本小书正大光明的理由。文字是构成自己沟通符号最珍贵的文化资产。能用别人文字来取代吗?能,那就是被其它文字统一了。这是亡文化!这是何等严重的事。切切莫要,对自己的文字,自贱、自残、自卖。认识汉字之美,就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一项审美核心的根本认知。

质言之,即认识文化之根本。这是计算机面板卖几个钱能取代的吗?如何挖掘这种认知,岂不正是对自己文化重生最严肃的议题吗?不论写字或读书法的论著,皆是我唯一的嗜好。写字是为讨母亲的欢心。有一段相当的时间,随写随烧,在我的内心深处,希望藉此安慰我那受难母亲在天之灵。且好读书论,当年文化学院开办之初,图书馆所藏书法相关的书,几乎无不寓目。自认藏书甚丰,若以古人的眼光,何抵万卷,浏览其中,合则击掌;不合则怒目责骂,反正无人听到,自得其乐,不亦乐乎。然而,自己原是个自了汉,既无发表欲,更不欲人知。唯恐一己之私,带来的偏见,误导读者。因此,在平生的论述中,从无半点意图撰论书道。这本小书的出现,全属偶然,得怪陆会长炳文,好言催我、逼我,连续撰写吴稚晖与于右任两老的书法论文,陪同出席两岸相关会议,获得某种程度的肯定。

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一个独立构思,能否为书法建构一套创作理论体系,成为一门学术性的书法创作学。这是自梁武帝书评以来,近一千五百年未曾见过的论述,不论好坏,就当作是一个开始吧。如果这本小书有点成果,全归于他的箴劝。这份因缘不得不感谢的。其次,要感激俞小薇,将她的尊翁,汪铭竹老人家多年收藏早期出版的碑帖,及我在国外期间不曾过目的再版古书,转赠给我。不仅增加阅读面,在撰稿时,更减少找书、查书的时间。最后要谢谢内人。她说我所写的亚里士多德的专书,再好还是着眼于西方的论点。不要把这门中国独门知识烂在肚子里,就算是唠叨吧。不然,既使有了书法创作学的完整体系构思,也未必会执笔。不过,在只能靠着左眼,又得忍住右手伤痛的情况下,写得相当辛苦,竟然花了六个月。这本无意撰写的小书,希望它带来一点开创性的知识,将有助于真正的了解中国文字之美,但这五十多年阅读经验不要是误读、误解、误论与误导。我一生对书法的兴趣,固然是受过父亲严格的教诲,还全是因为母亲的启发与鼓励。当然,这本小书献给母亲做纪念。盼望母亲喜欢。(《书法创作学:兼论于右任》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