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信息 > 闽南文化是两岸情缘的载体 影响台湾文化的形成

闽南文化是两岸情缘的载体 影响台湾文化的形成

更新时间:2011-10-26 来源: 发布:海峽网 浏览:

 

(泉州晚报)台湾之人也,而又闽、粤之族也,这是著名历史学者连横在《台湾通史》的风俗志中的观点。海峡两岸和谐文化交流协进会会长、台湾文化艺术界联合会理事主席陆炳文介绍,目前2300万台湾同胞当中,闽南人占了七成。

据海峡网了解,随着一代又一代的闽南人移居台湾,成为台湾地区的主体居民,他们把闽南文化带到台湾,使其在台湾传承与融合,从而深刻地影响着台湾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闽南人移居台湾的过程中,他们首先把自己的母语——闽南话带到了台湾,并世代相传。由于闽南籍的人口在台湾人口中占大多数,闽南话也就成了台湾同胞语言交流中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汉语方言。

闽南地区民间信仰繁多,主要有妈祖信仰、广泽尊王信仰、清水祖师信仰、保生大帝信仰、关帝信仰、城隍信仰、陈元光信仰、青山王信仰等。这些民间信仰,随着闽南人移居台湾,而带到了台湾予以传播,也就形成了台湾同胞的民间信仰。其中,妈祖信仰在台湾传播最广,影响最大。台湾同胞信仰、奉祀妈祖也最为虔诚。数百年来,作为闽南文化组成部分的妈祖信仰,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加强两岸民间交流的原动力。

闽南传统民俗习惯很多,如有春节拜年、元宵迎灯、清明扫墓、端午竞舟、中秋博饼、重阳登高、冬至搓圆等民俗风情。其中,最主要的是,闽南人为取得各自的生存空间,历经千百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宗族聚居,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传统民俗习惯。因此,闽南人移居台湾的同时,不仅带去了宗族聚居的民俗,而且供奉祖先的牌位和神只。这些民俗习惯的传承,都反映了移居台湾闽南人思乡恋祖的情怀。

闽南艺术对台湾的影响很深远。闽台都有爱看戏、爱听曲的民风,几乎所有闽南的戏剧、音乐都传播到台湾。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早在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南音就已从泉州传到台湾,得到传承与发展。近年来,在泉州举办的南音节活动,来自台湾的南音社团不仅数量多,而且保留下来成果也多。梨园戏是闽南最古老的剧种,早在康熙时期就已传播到台湾,梨园戏传入台湾之后,成为台湾最早流行的剧种之一。歌仔戏发源于漳州的锦歌,随着漳州人大量移居到台湾,发展为台湾的歌仔戏。后来,歌仔戏又传回漳州,成为至今十分流行的芗剧。数百年来,海峡两岸艺术文化交流频繁,深深地将两岸同胞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闽南的传统建筑风格别具一格,随着闽南人移居台湾,这种具有特色的传统建筑文化也在台湾传播。台湾的典型民居与闽南传统的民居一样,是以前埕后厝、坐北朝南、五开间加双护厝,且红砖白石双翘脊加燕尾为主要特征。台湾的寺庙、书院建筑在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风格,更是与闽南地区一脉相承。(来源:2011-01-28 海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