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美髯翁”—于右任 * 王正方
今年三月中共中央新任总理温家宝在记者会上谈到台湾问题时,即兴引了一首
于右任,陜西三原县人,满清末年参加国民革命,在陜西西安等地创立民吁报等刊物,鼓吹革命思想。早年加入国民党,民国成立以后出任高职。他是一介儒生,雅好文词书法,在国民政府中一直处在一个清高闲散的位置。
一九四九年国民政府撤退到台湾,于右任出任“监察院”院长,一直到他八十几岁寿终,在任上去世。他身材高大,常着一袭长衫,或罩上一件马褂,没见他穿西式服装。从二十几岁起于右老便蓄起招牌长须,平时小心呵护,晚年逐渐转白,长可及腹,是今世的美髯公。
于老最闻名的还是他的书法,一手豪气逼人、才华纵衡的草书,是爱好书法者的搜集对象,将来于老的墨迹会增值得更快。他早年还制定了一套草书字体规范,归纳了许多前人的墨帖书谱,订出草书字体的标准模式,对初学者帮助很大,如今遍传海峡两岸。
于老生前不吝惜自己的笔墨,有人求字他几乎都很大方地写来,至亲好友索取墨宝则更是亲切,必先问清楚对方的姓名缘由,然后很贴切地写上几句。晚年的字愈加洒脱,写意的韵味更浓,进入另一种境界。只是进八十岁以后,眼力衰退,很多字是由他的爱徒李超哉代笔。
在台湾住了几十年,年事日高,世界局势又是如此的无奈,右老某次登山西望,感触犹深,便得了那一首《登高望乡》的诗篇。情义真挚,一时传颂很广,多少年后又被温总理引用,也是佳话。
于老去世后,台北市政府在仁爱路圆环中间立了一座于右任铜像,长袍马褂手拄拐杖,企首西望,造型不俗。据说在台湾玉山山顶也设了一尊于老西望神州的铜像。一九九四年陈水扁当选台北市市长,没有多久就将仁爱路上于右老的铜像搬走了,至今下落不明。二OOO年,绿色执政之后,又传来消息说玉山顶上于老的铜像也被铲除。用心何在,令人费解!
用竖立铜像来纪念一个人实在不很牢靠,其实不必为右老立铜像,相信百代以后,无数书法爱好者见到于老纵横开阖的飞兴狂草,匀亭有如的行草条幅,都会不自禁地爱慕赞叹,脑中浮现起一位放笔挥毫的美髯翁。(来源: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