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信息 > 吴敬恒等人在上海创办「中华粥会」

吴敬恒等人在上海创办「中华粥会」

更新时间:2011-07-14 来源: 发布:维基百科 浏览:

吴敬恒1865325`1`19531030日),一名,字稚晖,通称吴稚晖,出生于江苏武进无锡交界处的雪堰桥。国民党右翼政治人物、中央研究院院士,一生效忠蒋中正却名义上不入官门。1950年代他位于台北市敦化北路南京东路交叉口的铜像,为台北市的地标之一。

吴稚晖虽是举人,但在接触西方文化后,思想倾向于无政府主义,后来参与孙中山主导的国民革命,孙中山信仰太平天国老兵故事即是出自吴敬恒所述。曾在苏报案中被误认为是告密者;也是早期国民党内部极右派西山会议派成员之一。

1898年到南洋公学任教,1901年时曾出任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堂(今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堂长。

1903年在《苏报》撰文抨击清廷。《苏报》案发后经香港伦敦1905年冬参加同盟会1906年在巴黎参与组织世界社1907年刊行《新世纪》周刊及《世界画刊》,鼓吹无政府主义。

1911后,多从事文化运动。1913年任教育部读音统一会议长,提倡国语注音与国语运动。不过他积极投入的国语注音,说来一开始是为了自己不识字的妻子袁荣庆而发明便于书信交流的「豆芽菜」文字,今称「注音符号」,仍于台湾及海外老华侨间通行。除了文化运动外,他也为蒋中正的亲信之一,更为蒋中正之子,蒋经国视为老师,所推行政策部分出自其手。

19136月参与创办《公论》日刊。1913二次革命失败后再赴欧洲。在这一段时间,吴稚晖还创办里昂中法大学并发起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呼吁中国青年到海外以半工半读方式留学。如周恩来邓小平等都曾参加。

1924,吴稚晖丁福保等人在上海创办「中华粥会」。至今「中华粥会」仍在台湾运作,秉持着每月集会吃粥,以纪念吴稚晖。

1927,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他认为中共苏俄的密切联系危害中国未来发展,并有破坏中华文化之嫌,因此力倡清党。之后,他反对国民党内一切反对蒋中正的力量,成为蒋的御用心腹智囊;在19271950间的国共斗争中,扮演积极反共的角色,也因此,中国共产党对其定位与评价并不高。

后来,随着时间推移,而情势有所改变,稍早,雪堰桥故居己由海峽两岸合力把它修复,并扩大整建成小型的吴敬恒纪念馆;最近,上海市待保护名人故居目录披露,其位于卢湾区南昌路上昔日吴寓亦赫然在列。(来源:维基百科 201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