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信息 > 孙中山先生革命足迹追寻(上)*王蕴鑫

孙中山先生革命足迹追寻(上)*王蕴鑫

更新时间:2011-07-03 来源: 发布:王蕴鑫 浏览:

 

孙中山首次踏上濠江是一八七八年,那一年十二岁的他,随母亲从家乡香山县翠亭村来到三十七公里外的澳门,由此乘船远赴檀香山去找兄长孙眉。在二千吨的铁壳船“格兰诺曲号”上,孙中山第一次见到堪称巨输的洋船,见到辽阔无垠的海洋,也第一次认识到世界之大,天地之广,从而唤起了他了解世界造福社会的壮志雄心。他后来在文章中写道:“初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遂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足见儿时的启蒙是多么重要。

到了一八九二年,当年那从濠江匆匆而过的少年,再重返故地,成了澳门镜湖医院一名穿着医生白袍、颈上挂着听诊筒的医生。镜湖医院建于一八七一年(同治十年),草创初期只是一间庙宇式的非牟利慈善机构,开展向贫苦阶层施医赠药服务,设施简陋,尚无西医诊疗。

一八九二年七月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修业完成,应澳门巨商、镜湖医院值理何廷光之邀,于是年九月来澳,成为镜湖医院的首位开诊西医。孙中山性情和厚,医术高明,对来求诊的贫苦大众一视同仁,甚至免收诊金,又陆续医好了一些患者久治不愈的顽症。镜胡医院的求诊兴旺引来其它葡籍医生的妒忌与不满,他们联名向葡澳当局告状,要求禁止孙中山在澳门行医,孙中山被迫放弃镜湖医院的工作,返回了广州。

在亚婆井地,有一座融合了岭南风情与葡式建筑风格的大宅,长度几乎占去这条街的大半,这就是有名的郑观应大屋。郑观应为香山县雍陌村人,是澳门出名的实业家、思想家,也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郑观应着有三十万言书《盛世危言》,其中收有孙氏的《农功》及《上李鸿章书》两篇。

一九一二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再次抵澳,到卢九花园(今卢廉若公园)拜会卢九和他的儿子卢廉若,感谢卢九当年出任镜胡医院慈善会会长时,在筹款行医及对革命事业方面给予的支持。拜访期间,孙中山收到卢氏父子的盛情款待,就下榻于卢九花园内的春草堂。

水坑尾巷十四号是孙中山同乡好友杨鹤龄的宅第,孙氏居澳时,常在此与杨鹤龄、陈少白、尤列等三人褒贬时政,纵论救国,因其所议均为“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话题,故被友辈谑称为“四大寇”。其后四人在香港亦时常聚会,下文将有提及。一八九五年杨鹤龄加入兴中会,一九二三年孙中山邀他出任总统府顾问,一生是孙中山先生的莫逆之交。

一八九三年七月,孙中山在葡籍友人飞南迪的大力支持下,在澳门办了周刊《镜海丛报》,刊登革命文章,鼓吹反清救国,较早前写的《致郑藻如》,及后来的《上书李鸿章》均曾在此刊上发表。一八九五年十月,因广州起义失败而遭清政府通缉的孙中山,由香山唐家湾偷渡澳门,随后在飞南迪的帮助下,化妆乘船东渡日本流亡。

孙中山最后一次来澳门,是一九一二年五月二十四日,他在辛亥革命成功后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首次回乡省亲,其时他的原配卢慕贞夫人、兄长孙眉以及长女孙埏均在澳门生活。三年后,兄长孙眉病逝于澳,而卢慕贞则享寿直至一九五二年。澳门可称是孙中山先生的第二故乡,从一八七八至一九一二,在前后三十五年的光阴里,孙中山在濠江留下了处处屐踨,他早期的革命活动有不少是在这里策划完成。(来源:商报 2011-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