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陸炳文十載前邀余光中八年間前往大陸六次參加四地粥文會

陸炳文十載前邀余光中八年間前往大陸六次參加四地粥文會

更新时间:2020-08-30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陸炳文十載前邀余光中八年間前往大陸六次參加四地粥文會


[粥會新聞中心8月30日臺北訊]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台湾文化藝術界聯合會理事主席陸炳文博士,今(30)日緬懷文學大師、粥會名賢、臺灣文聯名譽主席余光中(1928~2017)教授,猶記得10載前有緣邀請他,在那8年風光期間,前往大陸訪問6次,參加過福建泉州華光、德化萬旗、陝西西安民光、北京銀帝等4地粥會、文化人雅集活動,粥香隨之處處飄,文香因之時時聞,而留韻粥文史册。

北京京華粥會會長寶世華,讀畢〈大師是拿來消費的嗎?〉一文,旋作〈七絕.讀粥翁囬首鄉愁感吟〉,詩句:「文化和諧歲月稠,和平願望故趣遊。洛陽橋牽愁故事,來兮歸去說從頭」。文化和諧回憶,乃有緣去神遊;和平故鄉願望,亦緣份來牽頭。


緣起於2011年1月15日,泉州華光粥會會長、華光職業學院董事長吳其萃,率18名教師來台參訪學習,受邀參加臺北粥友617次約集,粥間言及將在新校區,開工建設世界文化名人村,希望在臺灣延請一位德高望重的專家學者,率先入住,話剛落音,粥翁內舉不避親:那就是余光中教授,非他莫屬了!


隔了3天的18日,陸總會長約好余大師粥宴,並親自攜吳會長南下高雄,席間不但欣喜同意回泉州,重踩稚小走到橋頭的洛陽橋,而且在談到媽祖時感慨說:「海上和平女神媽祖,也是平民百姓守護神,萬一有那麼一天,兩岸的海軍又對峙,媽祖一定會站在中間,大聲說,別打了,我們需要和平!」令人會心一笑,至今記憶猶新。  


就是那麼湊巧,昨(29)日粥翁整理剪貼簿,一條香港大公報舊聞,竟然跟余大師相關,醒目的標題〈大師是拿來消費的嗎?〉當年文章內容指出:「余光中此番的故里行,有關方面刻意添加的一些行程,已令來自海峽對岸的賓朋頗有微詞。


「2011年4月23日,在泉州台商投資區,舉辦的某文藝演出,就讓人頗感玩味——原來演出,並非為歡迎余光中先生所舉行,而是主辦方為提升該演出層次,而專門邀請來余老,在當中扮演插曲角色。


「此舉讓海峽兩岸和諧文化交流協進會會長陸炳文感到不滿,特別是,當天正午陽光強烈,現場音響聲巨大,完全不顧余老已80多歲高齡、身體不適。難怪陸老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發出了“大師是拿來消費的嗎? ”這樣的詰問」。


原來承受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陸炳文的委託,負責接待之福建泉州華光粥會、及華光攝影職業學院,大體上安排都讓余、陸二老感到很滿意,唯獨這場意外演出,著實叫人不敢恭維。


好在陸老不愧是、台灣知名文化人,既具風骨,又有風度,進入露天會場,機智過人一看,大師不語,大勢不妙,還是不好,調頭就走;於是折衝之下,先引到了室內,稍作寒喧片刻,委婉相告辭出。


事後記者描述,臺灣政治人物,若是見狀,低聲下氣,卑躬屈膝;不如這回,互相尊重、彼此對等,兩者對比,相形見絀、左支右絀。

陸總會長十年前,苦心孤詣建請余光中,首回故鄉(大師老家泉州市永春縣;華光及洛陽橋,則在泉州鯉城區,今已劃歸泉州台商投資區)重踩洛陽橋,並為華光文化名人村奠基,成行一切圓滿,留下唯一遺憾!中國正在大步幅,走向繁榮富強的新時代,物質生活富裕了,精神生活更應相應提高。


「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福建、泉州人文建設的提升,以余光中老人,這樣的身份和地位,時隔7年之後,再次回鄉,無疑具有標竿型的意義。然而,在這樣的環境和場合,以這樣的方式“借用”余老先生的聲望和地位,似有“利用名人效應,來作秀”之嫌?」記者發現,便引用陸炳文,説過一句話總結:「希望不要忽視了,中國人的精神文明建設!」


同(4)月22日,余光中如願以償,再上了洛陽古橋,用1,060步走完全橋,「一腳踏上了北宋年間」,他在蔡襄祠、橋上的七亭九塔間,追溯少小離家、如今老大不小,歸來光陰如梭。是日午間興起,余光中大師夫婦一行,出席了在華光鋼琴房舉辦之、全球粥會第620次啜粥雅集,林長紅書寫的余光中詩作《粥頌》書法,光鮮亮麗展現在粥會現場。


此一長詩已傳誦了7年,时值粥會成立80載。吳其萃同樣感恩點明,余老賦詩洛陽橋的“使命”已然兌現,然而最初是誰?牽線搭橋促成這一“因緣”!


吳會長嘗自述:那(2011)年5月25日,陸總從廈門來泉路上,為記者講述了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我跟余老師認識最早,也是最先倡議他,再回鄉踩橋的人,更是《洛陽橋》詩作的最初拜讀者,還曾專門為我寫了《粥頌》一詩,前有跡可尋,亦有機可循;因之只邀請來,參加破土典禮,未免單調,靈機一動,不妨勞“師”動眾,先“踩橋”找寫詩的動機,大師若靈感一來,說不定詩頌古橋,又可增添一新章」。


余老前後去華光三次由此起頭,尤其重要一段佳話就這麼成了。從他6歲時,在父母的帶領下,“溫厚的大手牽著小手,從南岸走向石橋的那頭”,到如今時隔76年後,重走洛陽橋,余光中完成了他的夙願,也留給家鄉泉州,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


余光中返回高雄西子灣後,於當年文藝節5月4日,寫就40句長詩《洛陽橋》,便分別致電陸炳文和吳其萃,並將原作手稿裝入信封,用航空快件發給華光粥會,同時央請粥翁代他,專程再上洛陽橋中島,同(5)月26號吉時,成功舉行簡單而隆重之、余光中詩作《洛陽橋》發布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