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陆序:同名村保有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历史痕迹

陆序:同名村保有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历史痕迹

更新时间:2015-07-17 来源: 发布:站长 浏览:

迄至今日笔者写序为止,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先生任内,曾经数度在不同场合登高一呼,号召过“人类命运共同体”66回,这当中自然而然包括闽台、乃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前途在内,稍早我首先呼应在世界和平联合总会推动,成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工作委员会之目的在此;及今又答应为《泉港头北人•闽台同宗村》一书作序,心向往之两岸命运共同体旨趣亦复如此。

早在三、四十年前的台湾,笔者就开始旨在见证「台湾与大陆的一体关系」,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寻根深源调研,亦即为了主持中华电视台的《鲲岛探源》节目、以及中国广播公司《中国姓氏源流》节目之需要,长期于台澎金马地区各村落,进行地毯式的田野调查工作,因而采集到上千个所谓之“同名村”,当时实际上称之为“冠籍地名”,此即今天称为“同名村”的,指因地缘关系结合的旧聚落;还有“冠姓地名”,此即“同宗村”的,指因血缘关系结合的聚落;别有“冠俗地名”,此即“同俗村”的,指因信俗关系结合的聚落。

事隔多年之后的去岁,笔者又因缘际会重操旧业,偕同台湾谱牒文史工作者,与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原副馆长朱定波君同行,重走台湾西部主要的同名同宗村落,其中以云林、嘉义、台南为大宗,少部分则集中在台北、新北、新竹,共同展开6个县市巡礼。复据台闽两地合作下进行,但是仍并不完全的统计,最终之普查数据中显示,如今全台广义之“同名村”,包含“同宗村”和“同俗村”,或者统称之为“同名同宗村”,总数仅剩下一百个左右了。

笔者年来不断地反思,其间流失的速度之快,着实令人惊讶;若深入了解其消退的原因,更是骇人听闻,绝大多数是因为缩小城乡之间差距,小区即社区总体营造工程大兴土木,反而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村传统风貌,也使得同名村保留下的历史痕迹,愈来愈少甚至多已消失无踪;基于两岸命运共同体之必须,加强并加速保护“同名村”工作,两岸“同名村民”自发性保家留村固虽责无旁贷,然而民间谱牒文史工作团体的从旁协助尚属必要。

今年的第七届海峡论坛中,6月13日安排20多名闽台“同名村民”,在厦门海沧区青礁村院前社重聚首,有幸作为台湾首席代表,出席同名村心连心交流活动,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先生主持的座谈会上,恰与朱君并排坐在俞主席正对面,当轮到笔者最后一人发言时,当众出示一盒内装9小块泥巴,取土自闽台同名村最密集的台湾云嘉南北北竹,和福建漳州、泉州和厦门等9个地方,临时却发现运送过程出了状况,竟然把盒子压坏了,泥巴就混合在一起,连想这场意外演出,倒是让它更具深意。

笔者灵机一动坦言:这样也好!因为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谨以这一份人亲土亲,你侬我侬的一坨泥土,表示两岸同名同宗村民的情谊,已从闽台一家亲,变成两岸一家人。事后记者作专访时,再加补充:我本来就是说大家不分彼此,合成一个像习总书记讲的命运共同体,休戚与共,荣辱与共,泥土交融,水乳交融的和谐共同体,两岸同胞一家亲,慢慢走向两岸一家人。

承朱定波君索序,拙作小文以殿之。(作者为两岸著名谱牒文史学者、姓氏宗祠专家,现任台湾同名同宗村交流中心主任、台湾文化艺术界联合会理事主席、海峡两岸和谐文化交流协进会会长,本文乃应邀替《泉港头北人•闽台同宗村》再版作序)


[编按]《泉港头北人•闽台同宗村》再版作者来函:「尊敬的陆炳文先生您好!我的“泉港头北人•闽台同宗村”一书,近期再次进行了修改、补充。我准备每页新增4张与泉港的闽台同宗村的相关照片;全书新增约2000张照片;送给正式出版社彩色印刷出版。
近年来,我多次赴台参访和进行闽台同名村、闽台同宗村的研究过程中,有缘与您相识,并得到了您的大力帮助支持。我已通过项目研究,发起推动闽台同名村、闽台同宗村宗亲的研究、寻根、对接、交流,在海峡两岸产生了广泛的、很好的影响。
为此,我真诚敬请您,为本书撰写序文,非常感谢您!借此,让我们携手鼓励,两岸更多的谱牒文史专家学者,共同投入参加,并继续做好闽台同名村、闽台同宗村宗亲的研究、寻根、对接、交流,不断增强对闽台同宗村文化的认同感、凝聚力和自信心。再次谢谢您!  朱定波 敬上  2015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