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卫温远征台湾 史无前例落得凄凉结局

卫温远征台湾 史无前例落得凄凉结局

更新时间:2014-02-03 来源: 发布:邵隆美 浏览:
2013 年2 月,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先后在北京、台北举行研讨会,纪念卫温船队远航台湾1783 年,并探讨为卫温远航台湾申请世界遗产问题。北京研讨会上并传出消息,将在台州椒江建卫温主题公园。
     史料记载,230 年2 月24 日,吴大帝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一支由一万余名军士、三十多艘船组成的船队,从章安(今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启程,经八天航行,到达夷洲(今台湾),对当地进行经营开发。《三国志》中有“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等记载。这是中国正史上关于大陆与台湾交往的最早记载。
     孙权陆上难争霸改图海上
     229 年春,蜀诸葛亮第三次北伐,从曹魏手中夺取了武都、阴平二郡,消息传到东吴,群臣纷纷上书劝孙权趁蜀魏开战,登基称帝。这年夏初,孙权在武昌南郊称帝,改年号黄龙。派人到夷洲就是他称帝后巩固统治的计策之一。
     黄龙二年(230 年)春,魏国征东将军满宠筑合肥新城,加强了淮南的守备,并且魏国在西边襄、樊又一直屯聚重兵防守,要突破魏国建立的这条从东往西(合肥—襄、樊)的防线很难。吴国的北面疆域无从扩大,能做的,也就是利用东吴水军优势,向南边海外发展。
      其实孙权对东南海中究竟有些怎样的土地和百姓,并不是十分清楚。他能了解到的,就是临海(今浙江台州)东南海中有夷洲和亶洲。在三国时代,民间传说夷洲以及更远的亶洲就是秦始皇派遣出海的方士徐福率童男童女繁衍居住的地方。孙权决定派兵收取夷洲和亶洲,顺便收取靠近交州的琼崖。
     卫温、诸葛直“无功而还”遭诛杀
    230 年2 月24 日,卫温、诸葛直率船队出发,渡海向夷洲、亶洲驶去。在陆地上骁勇善战的士兵,上了船,大都缩着脖子,脸色苍白地背靠背站着,晕船呕吐苦不堪言。
      第八天,他们到了目的地,不费吹灰之力就征服了岛上的部落。不过, 吴的士兵很快就出现水土不服,由于缺乏医药,最后,一万士兵只剩下十之一二,卫温、诸葛直不得不下决心,俘虏当地一两千人,返回大陆。
      当初,上大将军陆逊就说过:这样的远行“风波难测,民易水土,必致疾病,今驱见众,经渺不毛,欲益更损,欲利反害”,当务之急,还是要在国内休养生息,以图将来统一全国。也不知孙权是后悔没有听陆逊的话而气,还是真的气愤卫温没有尽力完成任务,总之,卫温、诸葛直皆以“违诏无功”入狱被杀。一场史无前例的远征落得凄凉收局。
【链接】卫温船队远航台湾研究会会长、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潘国平说,卫温船队远航研究会已向国家提出建议,争取将“卫温船队远航台湾”列入国家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
     潘国平发表文章称,单纯从航海史看,卫温远航完全有资格成为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如果联系到近一年来钓鱼岛风波,那么为卫温首航台湾申遗这件事,更具现实意义。
     从地图上我们很容易发现,钓鱼岛及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等岛屿和台湾西北部位于章安东南约400公里。以当时的航海、造船技术水平和通信条件,船队随风漂动,不可能以一个方向和直线路径到达台湾,只能采取越岛战术,既可以补充淡水,也能躲避风浪,钓鱼岛是卫温远航的“必经之路、必察之路”。卫温船队在航海中最早发现、占领并利用了钓鱼岛,而且是军队行为,也就是国家最高行为。可以说,卫温率船队成功往返的这片海域,自三国以来已属于中国的势力范围,而此时日本尚未建国。(來源:浙江日报 201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