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大婚,如意担纲(7之1)* 蔡文婷
如果要选一样最能代表中国的千禧信物,你会选什么?
有一种器物文明,在中国流传了千年,它既古老又现代,既可观赏又实用,自宫廷贵冑到常民百姓随处可见,既是具体形制的物品,也是抽象意义的好话,是中国人都经常挂在嘴边、渴望拥有的……。
万事「如意」?答对了!这也是台湾推出的千禧信物。主事者中华如意学会筹备会主任陆炳文,并将收集自海内外的上千种形制、材质,包括字画与生活器物在内的各类如意,全部整理、分类,企划了环球十场如意大展。九月底,台湾第一场迎接千禧年的开场秀「千禧吉祥,万世如意」展即将在国父纪念馆推出。其中有历经数百年、行遍数万里的老器物,也有现代台湾师父雕制的工艺品,更充满了意在物中、绵延不绝的民族美感与生活哲学。
如意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一种对幸福生活的企盼,正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来自关外的清朝皇族的最爱。今天上得了台面、在故宫博物院见到的如意,大多来自清宫。
花了三年的准备时间,清同治十一年(公元一八七二年),十七岁的皇帝在慈禧及慈安两位皇太后作主下,选定了阿鲁忒氏淑慎端庄为皇后。这轰轰烈烈进行了三个月的大婚典礼中,担纲的主要瑞器就是「如意」。
奉迎皇后的当天,紫禁城内搭起了绸缎的彩架,大清门到坤宁宫长长的走道上铺上了新织的红毯,夹道四百对的灯座照得夜空一片辉煌。吉时一到,年轻的皇后梳着双髻头、插着双喜如意头花,手上捧着两个苹果,讨个「平安如意」的好彩头,十六人抬的凤舆内,已先安放了一柄金如意。
队伍一路经过大清门、干清门,来到了干清宫内,睿亲王福晋接过皇后手中的苹果,将装有珠宝、金银小如意及米谷的宝瓶递给皇后。皇后起居的坤宁宫龙凤喜床四角安置了四柄如意,象征事事如意。
新婚之夜第二天,皇帝、皇后不敢晏起,一早先到两宫太后跟前跪递如意,回到养心殿里,皇后与皇帝也要互递如意,最后,后宫的嫔妃、公主们再一一向皇帝呈递如意。整个大婚的陈设、仪式中,无处不「如意」。
皇帝大婚处处如意,寻常百姓,男方到女方家为一双小儿女下定之时,信物经常也是如意一柄。(来源:光华杂志 1999年9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