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台灣光復不是誰說了算 還得讓老照片來圖説故事
更新时间:2024-10-18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抗戰勝利台灣光復不是誰說了算 還得讓老照片來圖説故事
翻開中國近代史之台灣史篇章,最早從1621年,福建閩南人顏思齊開台,帶來移民屯墾;未幾到了1661年,另一閩南人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台灣;又到1895年,清廷割讓台灣給日本;等到1912年,國父孫中山領導國民革命,推翻滿清,建立民國;再到1945年,國民政府委員長蔣中正領導全國軍民同胞,歷經八年抗日戰爭慘勝後,終於榮耀光復台灣。
以上國事紀要,歷經324春秋,史蹟班班可考,原委分明顯著,老舊照片會說話,圖說也會講好故事,特別是臺北中山堂,裏裏外外史事,那一幕幕場景,尤其鮮活跳出,格外感到熟悉。1964年11月24日,在中山堂堡壘廳,陸炳文榮蒙蔣中正總裁召見、點名、垂詢、應答,再下樓至中山堂大門口合影,首次近距離聽見老人家講古,從昔委派何應欽出任艱巨,談到選址中山堂受降儀式。
按說臺北中山堂,存在的歷史價值、與時代意義,都愈益重要,實不言而喻。上個世紀80年代,陸炳文曾兩度被借調,到國民大會服務期間,為籌辦第七、八任總統選舉,先後集中辦公上班待過半年,另為選拔並表揚全國好人好事代表等活動,前後使用了10幾次中正廳,深知中山堂當年可是首善之區臺北,大型藝文集會或演出的唯一選擇。
至今戶外廣場上,後來地標建築物、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碑,於1999年10月25號、第55個光復節日落成,時任行政院內務長的陸炳文,相當瞭解此紀念碑,規劃設計上所強調,歷史留下空白、靜默沉思的概念,是故沒有鐫刻碑文。
迨至2011年10月25日,乃台灣光復66周年紀念日,馬英九總统才爲豎立中山堂前的此碑,揭開了新加上去之碑文,文中描述日本攫取台灣、中華民族堅苦卓絕,對日抗戰勝利的過程,完整扼要的描述這段抗日史實。紀念碑文(節略)如下: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軍在北平附近宛平縣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争全面爆發。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領導下,發表宣言:“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準備應戰,而絕不求戰。…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任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此一宣言確定了對日抗戰之立場,並凝聚全民共識。
八年全面抗戰期間,堅決抵抗日軍侵略,在美、英、蘇等同盟國協同下,終於獲得勝利。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十月二十五日國民政府代表同盟國中國戰區,在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受降典禮。翌年八月,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頒布命令,明訂十月二十五日爲台灣光復節。
「抗戰期間,中日雙方,共有20多次大型會戰、1000餘次重要戰役。台方犧牲的陸軍有320多萬人;海軍艦艇損失殆盡;空軍損失飛機2400餘架,有數千位飛行員殉國。抗戰期間,台灣人民不但積極反抗日本殖民統治,亦曾赴大陸參與抗戰,組織台灣義勇隊,打出“保衛祖國,收復台灣”的口號,爲抗戰勝利貢獻力量。整體估計,從九一八事變開始到日本投降,中國有二千萬人以上死傷,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難以估計。
戰後,中華民國作爲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戰勝國之一,成爲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抗戰表現出中華民族堅苦卓絕、抵禦外侮的偉大精神。謹以此碑,對在抗日戰争中犧牲的同胞,永誌懷念。」
國史上的今天、民國三十四(1945)年10月17日,國軍第70軍、以及台灣行政長官公署受命接收官員,分乘軍艦40餘艘抵達基隆,這是對日抗戰勝利、台灣重回祖國懷抱後,第一批登陸台灣的中華民國軍隊,旋即依照實施計劃,採用分階段的方式,解除了台北區內的日軍武裝,而整個北部地區的接收任務,直至同年12月16日才宣告完成。
也就在臺灣光復80年後的今日、2024年10月17號,史詩般情景組歌《開台王顏思齊》首席主創人員、文史顧問陸炳文博士,頃在臺北中山堂前廣場正式宣佈,匯集我們融合團隊,累積三年精心創作,今歲迎來了顏思齊逝世400年,組歌重新加以演繹,亦有了重大的提升,特地選定台灣光復節後,推出一系列《開台王顏思齊》紀念音樂會,即將要煥新亮相,勢必未演先轟動!翻開中國近代史之台灣史篇章,最早從1621年,福建閩南人顏思齊開台,帶來移民屯墾;未幾到了1661年,另一閩南人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台灣;又到1895年,清廷割讓台灣給日本;等到1912年,國父孫中山領導國民革命,推翻滿清,建立民國;再到1945年,國民政府委員長蔣中正領導全國軍民同胞,歷經八年抗日戰爭慘勝後,終於榮耀光復台灣。
以上國事紀要,歷經324春秋,史蹟班班可考,原委分明顯著,老舊照片會說話,圖說也會講好故事,特別是臺北中山堂,裏裏外外史事,那一幕幕場景,尤其鮮活跳出,格外感到熟悉。1964年11月24日,在中山堂堡壘廳,陸炳文榮蒙蔣中正總裁召見、點名、垂詢、應答,再下樓至中山堂大門口合影,首次近距離聽見老人家講古,從昔委派何應欽出任艱巨,談到選址中山堂受降儀式。
按說臺北中山堂,存在的歷史價值、與時代意義,都愈益重要,實不言而喻。上個世紀80年代,陸炳文曾兩度被借調,到國民大會服務期間,為籌辦第七、八任總統選舉,先後集中辦公上班待過半年,另為選拔並表揚全國好人好事代表等活動,前後使用了10幾次中正廳,深知中山堂當年可是首善之區臺北,大型藝文集會或演出的唯一選擇。
至今戶外廣場上,後來地標建築物、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碑,於1999年10月25號、第55個光復節日落成,時任行政院內務長的陸炳文,相當瞭解此紀念碑,規劃設計上所強調,歷史留下空白、靜默沉思的概念,是故沒有鐫刻碑文。
迨至2011年10月25日,乃台灣光復66周年紀念日,馬英九總统才爲豎立中山堂前的此碑,揭開了新加上去之碑文,文中描述日本攫取台灣、中華民族堅苦卓絕,對日抗戰勝利的過程,完整扼要的描述這段抗日史實。紀念碑文(節略)如下: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軍在北平附近宛平縣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争全面爆發。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領導下,發表宣言:“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準備應戰,而絕不求戰。…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任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此一宣言確定了對日抗戰之立場,並凝聚全民共識。
八年全面抗戰期間,堅決抵抗日軍侵略,在美、英、蘇等同盟國協同下,終於獲得勝利。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十月二十五日國民政府代表同盟國中國戰區,在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受降典禮。翌年八月,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頒布命令,明訂十月二十五日爲台灣光復節。
「抗戰期間,中日雙方,共有20多次大型會戰、1000餘次重要戰役。台方犧牲的陸軍有320多萬人;海軍艦艇損失殆盡;空軍損失飛機2400餘架,有數千位飛行員殉國。抗戰期間,台灣人民不但積極反抗日本殖民統治,亦曾赴大陸參與抗戰,組織台灣義勇隊,打出“保衛祖國,收復台灣”的口號,爲抗戰勝利貢獻力量。整體估計,從九一八事變開始到日本投降,中國有二千萬人以上死傷,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難以估計。
戰後,中華民國作爲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戰勝國之一,成爲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抗戰表現出中華民族堅苦卓絕、抵禦外侮的偉大精神。謹以此碑,對在抗日戰争中犧牲的同胞,永誌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