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小學母校向以傑出校友為傲 陸炳文以宜蘭中山國校為榮

小學母校向以傑出校友為傲 陸炳文以宜蘭中山國校為榮

更新时间:2023-05-27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小學母校向以傑出校友為傲 陸炳文以宜蘭中山國校為榮












日前,宜蘭縣教育機構文物普查建檔計畫,5月23日開始,針對縣內11所設校百年以上學校,進行文物普查,期盼透過計畫,讓縣內教育文物能被典藏;計畫主持人今天表示,「宜蘭市中山國小,是宜蘭縣學校歷史最悠久的,創校到現在127年,保留的文物非常多,在校內普查過程中,竟發現超過百年的、畢業證書存根冊子。」
69年前的陸炳文,畢業於宜蘭縣宜蘭市中山國民學校、簡稱宜蘭市中山國校、即今宜蘭市中山國小,稍早的今歲2月9日,為感恩戴德母校栽培5年(入學就跳級,自小二讀起)之恩,頃通過蘭陽女中校長曾璧光學長的聯繫,連絡上現任中山國小校長劉文勝,始得表達莘莘學子,以母校為榮之濃情深意。
8旬遊子返校也感受到,傑出校友引以為傲的表現,當場決定捐出3張證件:1張係時任校長韓火土署名的畢業證書,另外兩張則是獎狀,同屬韓校長親頒之、修業成績名列第柒,及朗讀比賽第一名。同時聽聞一段地方秘辛,事關韓火土的恩人、陳金波老宜蘭市長,如何拯救下光復國小?等同救了首任韓校長!
據瞭解宜蘭所有的小學,到蘭陽女中設校的時候,陳金波貢獻都非常大;1945年臺灣光復之後,作為宜蘭市第一任官派的市長,各方面建樹良多,尤重新教育建設。話說那光復國小,前身是宜蘭小學校,主要是提供日本人小孩讀的,但因來台當官有輪調制度,一班約50人的學童,往往會有招生不足的窘況,假使有了缺額,才會給台灣人唸,為數並不很多。
二戰結束,日寇戰敗,在台日人分批遣返,原本宜蘭小學校學生少之又少,自然有可能面臨廢校,陳金波市長獨具慧眼,認為國家社會要發展,一定要讓更多人受教育,乃「呈奉長官公署教育處准予續辦」。另悉,更名為光復國小初期,好學生幾乎全跑到中山、或女子國小就讀,因而招不到新生,辛苦辦學的韓校長,興嘆之下,全力以赴,所幸終能走過那些,篳路藍縷艱苦日子;陸炳文對此感念師恩,後來參加大專聯考,填志願優先考慮就讀臺灣省立師範大學,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學生可要懂得感恩母校師長,念舊昔日校園中的種種事物。
其間留有一段秘辛,光復國校首任校長、再接下光復後中山國校第三位校長的韓火土,與陳金波還有親戚關係,由於韓校長的姑媽,一度與陳市長論及婚嫁,卻在訂婚之後,不久突然過世,故陳家祖厝至今,仍留有她的牌位。家族歷史非常重要,各級校史亦復如此,普查就是要留下過去先人、先輩努力的過程,也能一窺教育發展的脈絡。
大部分在校園,樹立的紀念碑,均屬紀念捐錢、捐校地、和捐文物,然而中山國小校園內,有這麼一座陳金波紀念碑,卻是針對人在教育上的貢獻,歷來實在相當少見,相當具有紀念價值。<宜中山國小功在樹人碑刻與校史銅鑼>一文附圖,昨天出現在群組記事本、及朋友圈中分享,用意明顯凸出其價值。
宜蘭中山國民小學,若從正門進入校園,往左手邊一直走去,可以看到一座名人碑刻,係由粥會名賢、前監察院長于右任所提的、陳金波先生紀念碑:「功在樹人」,句寓百年樹人、十年樹木之意。
按說陳金波(1888~1961,享年73歲,字鏡秋,號雪峰,臺北州宜蘭郡員山庄出生,幼時學習過漢學),1908年宜蘭公學校(即今宜蘭縣宜蘭市中山國小)5年級肄業時,考上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即今臺灣大學醫學院)就讀。
陳氏自1913年醫學校畢業後,分發總督府宜蘭醫院任職。1919年5月為追求醫學新知,辭去宜蘭醫院內科主任職務,前往日本東京帝大醫學部進修4個月,專研內科與兒科。
返臺之後,便在宜蘭醫院附近開設「太平醫院」。1925年起,擔任公學校保護者會會長(今稱家長會長)乙職,曾替在校台籍學生,爭取教育經費與權益,不遺餘力,終其一生久任會長時間長達36年。
1962年5月,中山國校家長會,基於感懷陳金波對於教育的貢獻,在校園設立紀念碑,敦請于院長法書碑文「功在樹人」,落上款「陳金波先生紀念碑」,下款署「于右任 題」並加鈐印。碑座則記載:「陳金波先生,自民國十四年至民國六十年止,在職卅六年家長會會長紀念,宜蘭中山國校家長會建立。」
中山國小另一重要地標,乃「中山先聲」校史銅鑼。走向校內行政大樓一樓,遠遠就可以望見,懸掛一面大銅鑼,是由宜蘭市的林午鐵工廠所打造。1996年5月28日,舉辦創校101周年校慶時,學校的行政及專科教室大樓、新建工程竣工啟用,特別在頂樓,建置了一座銅鑼公共藝術。
2012年3月16日時,為顧及銅鑼公共藝術的展示空間和安全性,校方委託市內製鑼師傅,在銅鑼上鐫刻學校願景:「蘭陽首學、中山先聲」這8個大字。
箇中字面意涵寓有,中山國小的前身,係日據時代的國語傳習所、及宜蘭公學校,是地方上第一所新式學校,而宜蘭縣多所小學,也都源自於中山國小,移置於一樓校史廊道,彰顯學校革沿其來有自。
2012年11月23日,中山國小的姊妹校—台北市北投區逸仙國民小學,來到學校進行交流,特別增掛對聯:「蘭陽首學多才俊、中山先聲展風華」,作為結交姊妹校存念。近年以來,對於中山國小的師生、到訪校友、賓客來說,這座8字銅鑼、併同7字楹聯,已成最受歡迎之打卡地點。
陸炳文曾攜伴興高采烈,返回小學母校中山國小,試圖找回童年在此求學,留下美好的記憶與回味,特別是學校既名為中山,必然要有國父孫中山像,遺憾並未在校園裡找到,唯獨現身雨天操場一角,用網罩住一尊中山坐像,原在學校對面中山公園,2017年才被宜蘭市公所,交來中山國小暫時接管。
之前猶佇立在宜蘭酒廠、交通繁忙的圓環道路上,那時更遭惡意人為破壞,員警常要到場加以保護,隨著道路拓寬工程必須,圓環道運輸功能性消失,銅像再遷移到中山公園,初由市公所負全責維管,今校方亦不知如何是好;作為中華粥會前身的、世界社扶道人孫中山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陸炳文博士,愛莫能助,一時束手無策,這般下場,令人不勝唏噓!

江蘇鹽城資深粥友弘農楊子詞長,對此感賦有句:「學脈綿延七十春,文憑紙舊證初真。可憐宜校知何去,羅網已蒙國父身。」陸炳文回曰:多謝賞讀並雅評。湖南常德佳和粥會名譽會長鄧聲斌詩人,亦與全球中華粥會總會長同感:「陸總長真是有心人,連小學的獎狀、與畢業證都保存完好,作為校史文物,捐獻給母校宜蘭中山國小,實在太珍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