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伴我餘生 * 梁筱梅
更新时间:2022-10-08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京劇伴我餘生 * 梁筱梅
大學時為減輕父母經濟壓力,選擇半工半讀,無暇參與京劇社團,畢業後隨即走入家庭,偶與電視的京劇節目擦身而過,它帶給我的是幼年與父親一同欣賞的美好回憶,但也從未想過我可以學戲,除了年齡早已時不我與外,更好奇青衣旦角的聲音,是怎麼發出來的,我覺得自己是不會的。
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卡拉OK店認識了一位DJ,她認為我唱小調的嗓音可以學京劇,我始終沒放在心上,直到她把京劇卡拉CD送到我手上希望我練練,基於好奇心,我真把它當歌曲練了幾段,但是京劇的特殊節奏,不受大部分人喜愛,練會了也英雄無用武之地。
幸遇一位老姊姊歌友,她曾是京劇票友,經過她的引薦,104年我進入了北安票房,當年就被推上舞台演出「四郎探母」中的楊九妹,還記得當時第一次穿水袖化妝扮上,既興奮又緊張,好擔心水袖掉下來,更擔憂只靠腰帶束縛的褲子鬆垮,二個多鐘頭終於下戲,成為此生最深刻又回味無窮的美好記憶。
有過上台經歷後,領悟到自己還是個京劇大白癡,我必須通過課程來認識它,約莫民國105年中,我參加大安區社大金甌校區趙復芬老師的京劇班,開始正式摸索京劇的奧秘,後又進入開平校區追隨朱明月老師學京劇,直到107年我教職退休,才正式進入明月老師自設的京劇班學習。
跟著明月老師我學會好幾齣戲的精華,在第一次明月京劇班成果展中,我登台演出「望江亭」的譚記兒,第二次成果展演出「西施」(水殿風來)使我如癡如醉的愛上舞台。明月老師教學認真,不僅解釋戲詞(行話叫說戲),領唱時更將過門唱給學生知曉,使我們一旦上胡琴時,能夠很快熟悉張嘴點。
老師在教身段時,更是不厭其煩地重複演練,而且是站在我們這群老學生的體力上考量動作,循序漸進的邁入身段的主軸,一堂課下來常見她氣喘吁吁、汗濕衣襟,她是無怨無悔的為發揚京劇奉獻,讓我不得不在此表揚明月老師。
因為我研究所在師大念的是社會教育,論文的主軸是社會藝術教育,因此將所學的成人教育理論,於自身藝術學習上實踐,努力發展自我興趣,追求學習成就以達到個人的滿足感,同時在京劇唱唸做表的學習過程中,除鍛鍊腹式呼吸,增強心肺功能外,還有刺激手腦並用、肢體協調、美化面部表情之效,對中老年人的健康是非常有益的,所以我說伴我餘生的是國劇,也就期盼國粹京劇伴我餘生!
(本文作者梁筱梅,乃明月京劇班學生,班主朱茗玥老師,全球粥會世界總會監事長、兼戲曲推廣委員會主任委員,海峽兩岸和諧文化交流協進會執行會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