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鈕永建一生致力於國民學校與民眾教育兩者之並進

鈕永建一生致力於國民學校與民眾教育兩者之並進

更新时间:2022-08-18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粥會新聞中心8月18日臺北訊]南京辛亥粥會會長藍薇薇,今天8月18日表示:革命元老鈕永建,與粥會精神導師吳稚暉乃终身交。鈕氏乃一奇才,是革命家、政治家,而投注心血於家鄉教育,淡泊而有力量,寧靜而以致遠!辛亥之際,鈕永建起義松江,策應滬軍,戮力光復,厥後討袁護法北伐,無役不從,允文允武,志慮深遠,宏濟艱難。

一生致力於國民學校與民眾教育兩者之並進。鈕永建過世後,臺北強恕中學全體輓聯:「二十年心系神州,淡泊見平生,追懷革命殊勳彪炳,長留開國史。萬里耗傳新大陸,悲歌痛元老,回首俞塘立教弦誦,難忘創校功。」

1952年鈕永建在臺北探望吳稚暉

按說,俞塘紀念館1949年之後,改為馬橋衛生院和派出所的所在地。

1981年村委租借給外來人口居住,當時房屋已破敗不堪,鈕永建曾孫鈕方偉與

塘村委協商,以付租金形式租借舊址,租賃後經過簡單整修,改為老年活動室,繼續為村民服務。鈕永建侄孫何明勁,則每天前往那裡守護。鈕方偉在自身經濟非常窘迫的情況下,堅持每月支付租金,直至2001年馬橋政府接管投資,裝修改造成今天所能見到的、俞塘民眾教育紀念館。

經過時代變遷,原鈕氏宗祠堂原物蕩然無存,鈕方偉從國民黨史館中找到不少,鈕永建當年參加孫中山國民革命活動史料檔案。2011年10月9日,辛亥百年紀念之際,俞塘民眾教育紀念館在上海閔行區馬橋鎮開館。“鎔才堂”為郝柏村將軍所題,鈕方偉求字後,由何明勁交馬橋政府。

鈕氏與家人在俞塘

10月13日,鈕氏家族以俞塘民眾教育紀念館開館為契機,回歸故里開展尋根之旅。2022年3月6日,鈕氏家族後裔在俞塘民眾教育館聚會,籌備建立“鈕氏宗親會”

閱讀鈕永建堅毅的容顏,思及其後人,多持身淡泊,於教育多所寄情,非基因深刻難得。

數年前,中華辛亥文化基金會在上海的團拜會,第一次見到鈕恩光先生(鈕永建侄),亦長久從事教育工作(華進進修學校校長);聞知藍天蔚,深視一眼,不語而契。1903年在東京時,鈕藍等留日學生,共組拒俄義勇隊;我們大略明白拒俄運動何以是近代歷史重要節點。

臺北強恕中學校門口

上海疫情發生前,《辛亥志士後裔口述史》專案已在醞釀中,后經辛亥先賢鄧玉麟孫、中華辛亥文化基金會會長鄧中哲先生,與鈕氏家族在馬橋的後裔何明勁先生商(何先生守護了鈕家大院18個年頭),乃力表支援,故訪談部分上海地區後裔的工作,將於俞塘民眾教育館進行。

永建先生在天之靈,必不吝護佑後來者!

據瞭解,民國16年(1927年)4月18日,南京國民政府成立,鈕永建被任命為國民政府秘書長。後來調任江蘇省政務委員會委員兼民政廳長。同年11月,採用省政府主席制,鈕永建出任第一任江蘇省政府主席。

為強恕中學的題詞

1899 年,鈕永建籌集辦學基金,在俞塘馬橋發起興辦新式小學堂,後取名強恕學堂,開啟上海近代教育之風。“強恕”語出孟子《盡心篇上》:「強恕而行,求仁莫近。」鈕氏釋之:「不強人謂之恕,不恕己謂之強。」“強恕”又是“江蘇”的諧音。

1949年11月,鈕永建與吳稚暉、余井塘等,發起在臺北,用江蘇省政府節餘款,再建一所學校,收容到臺灣來的江蘇籍子弟,向時任臺灣省主席提報,被要求別以省名“江蘇”為校名,始以音近義重之“強恕”替代,也才在台出現這所強恕中學,延續昔日強恕學堂遺緒。

吳稚暉初任學校董事長,鈕永建、顧祝同皆副董事長,鈕長耀為首任校長。1950年4月10日,臺北強恕中學,在同安街28巷正式上課,迄今校園內一角,仍然樹立有一座、吳稚暉銅像紀念之。是年夏,鈕永建為強恕中學題詞:「不強人便是恕,不自恕便是強,此之謂強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