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趙志偉在第十四屆海峽論壇•第五屆兩岸基層治理論壇演講

趙志偉在第十四屆海峽論壇•第五屆兩岸基層治理論壇演講

更新时间:2022-07-13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趙志偉在第十四屆海峽論壇•第五屆兩岸基層治理論壇演講






[編按]7月13日下午,海峽兩岸和諧文化交流協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北京粥會會長趙志偉,應邀出席在廈門舉行的第14屆海峽論壇•第5屆兩岸基層治理論壇,並在論壇上發言,作了題目為《繁榮發展鄉村文旅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的主旨演講,以下分享的就是趙會長講演稿全文:
大家好!20世紀70年代末,臺灣就已出現,通過開放農園供遊客品嚐,購買農產品的觀光農園,80年後期,觀光農園不僅提供農產品,而且形成一個具有田園之樂的休閒區,這種“農業+旅遊業”性質的農業生產經營形態就是比較早期的鄉村文旅經濟發展模式。借鑒兩地經驗,我談幾點建議。
一、挖掘傳統文化資源,整合豐富文化內涵:
優秀傳統文化是助推鄉村旅遊高品質發展的核心要素,統籌做好傳承保護與科學開發,挖掘整理、合理利用傳統文化資源,能夠賦予鄉村旅遊豐富的文化內涵。一要樹立傳統文化的市場化和品牌化意識。整理鄉村優秀文化資源,充分評估其市場價值以及社會價值,引入現代經營理念,通過招商引資、社會融資等方式,將鄉村文化的獨特元素轉化為旅遊產品品牌,打造系列文化主題活動,讓遊客真切感受鄉村人文之美與文化底蘊。二要深入挖掘民俗節慶中的深層思想。以民俗節慶為背景,創作一批深情謳歌民族英雄、時代楷模、優秀鄉賢事蹟的文藝影視作品。有效整合民俗節慶中的人文資源,增進公民人文素養。及時搶救記錄口口相傳的山歌、無文字的少數民族語言等,利用節慶加以保護和傳承。
二、創新鄉村文旅載體,不斷優化旅遊環境:
離開了村莊和農民,鄉村文化便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要實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必須充分發揮並創新鄉村文化的載體功能。一要加強對傳統文化載體的管理、保護與利用。具有農耕特質、民族特色、地域特點的古鎮古村落、古建築古遺跡,應制定針對性的保護、管理和開發措施。二要適時改造和升級鄉村大舞臺、文化大院等公共文化設施。在滿足當地農民群眾精神文化消費需求的同時,為“一村一韻”等文旅專案的精准投放以及休閒鄉村、休閒農業等精品線路的推介提供好“硬體”保障。三要借助旅遊場景的打造,提升農林牧漁等鄉村第一產業和手工業等第二產業的附加值,讓鄉村旅遊由單一的觀光模式向鄉村休閒度假、民俗文化體驗轉變,推動鄉村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調整。
三、注重引進人才,堅持農民主體地位:
人才是制約鄉村發展的重要問題。借由鄉村文化旅遊發展,鄉村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旅遊發展帶來的人流、物流、資訊流和資金流讓鄉村成為年輕人返鄉創業和就業的新空間。鄉村旅遊的發展改變了農村人才由農村向城市單向流動的局面,帶動了城鄉人才返鄉投資興業,為鄉村振興奠定了最為堅實的人才基礎。同時,尊重並堅持農民在鄉村文化振興和鄉村旅遊高品質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尤為重要。農民既是鄉村優秀文化的傳承者和踐行者,也是鄉村旅遊高品質發展的推動者和參與者。需要培養農民的主體意識,培育他們的旅遊服務意識,使他們深入參與進整個村莊或村落旅遊發展的“共建共治”。發言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