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閩一家親 家書一封抵萬金 / 兩岸一家人 萬金難買一家書
更新时间:2022-05-30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台閩一家親 家書一封抵萬金 / 兩岸一家人 萬金難買一家書
1、江蘇鹽城粥會會長董峰作詩,〈感陸炳文會長徵集兩岸家書事〉句云:「萬金難買一家書,七十三年情義儲。海峽何時風浪息,連緣骨肉復如初。」[註]恰陸會長離開大陸七十三年矣。
2、江蘇無錫梁溪粥會會長浦學坤作文,〈老浦閒聊:家書抵萬金〉
最近得悉,臺灣文化藝術界聯合會理事主席陸炳文先生,向他的故鄉福建省檔案館捐贈了唯一的珍貴家書,這是他的父親收到來自老家侄兒的一封家書。
家書,自古以來是家庭、親人相互聯繫的情感紐帶,其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在通訊管道不順暢的歲月裡,一封家書,也確實是陸炳文先生所說的“家書一封抵萬金,萬金難買一家書。”
陸炳文先生祖籍福建古田,1949年隨母親赴臺灣尋父,從此與大陸相隔兩岸。幾十年來,他為兩岸統一奔走呼號,成為名符其實的和平使者。
海峽兩岸,曾有多少親人、同胞因隔絕而斷了音訊?又有多少通過坎坷途徑而知曉了親友的歸跡?漫漫海浪,拍打著兩岸的赤子之心!一封以往的家書,是現代鄉愁的象徵,是一筆不可複製的精神遺產。臺灣和大陸,本是不可分割的中華一脈,海峽兩岸的親人、同胞相互往來的家書,是中華民族的國寶。如今步入耄耋之年的陸炳文先生捐獻家書,又為兩岸統一作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一件實事。這真是:「陸翁捐家書,兩岸一線牽。家書抵萬金,骨肉情相連。」
3、上海雲玉粥會會長方雲: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子美此詩作于肅宗至德二載(757年)三月。先一年六月,安史叛軍攻進長安,“大索三日,民間財資盡掠之”,又縱火焚城,繁華壯麗的京都變成廢墟。此詩前四句寫春日長安淒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後四句寫詩人掛念親人、心系國事的情懷,充溢著淒苦哀思。
詩聖以悲愴的心境書寫出戰爭帶來的百姓離散之苦,牽腸掛肚,愁腸百結的流離思念之痛。成為了中國人離別,一吐牽掛之情的絕好表達。回想改革開放之初,筆者正值青春韶華,體驗過轟動上海文壇的事件,當時上海人爭相傳閱一本書籍-《傅雷家書》。也許因為翻譯家傅聰先生過於著名,傅先生夫婦培養的鋼琴家兒子傅聰太過優秀的緣故,借用今天的流行語,當時的上海人沒有讀過《傅雷家書》是不完整的。
這些家書開始於1954年,傅聰離家留學波蘭,終結至1966年,傅雷夫婦文革中不堪淩辱,雙雙自盡。十二年通信數百封,貫穿著傅聰出國學習、演奏成名到結婚生子的成長經歷,映照著傅雷的翻譯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運起伏。家書最早出版於1981年,多年來一直暢銷不衰。可見唯有家書可傾盡親情,傾吐溫情,是當時條件下傳遞家族關愛的最佳方式。結合此次陸公炳文博士宣導的海峽兩岸"遷台記憶"檔案文獻徵集工作,是一次正面擊中國人愛鄉愛家的情懷深處的呼喚,是一項有利國家民族的深謀遠慮,更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善莫大焉。
4、上海雲玉粥會副會長王小璣:親愛的表哥:你們好!新冠疫情導致我們好久未見,非常掛念!臺灣海峽吹拂著淡淡的鄉愁,親情思念的種子在心底萌發,特用微信寄上家書一封,聊表慰問之意。希望黃浦江的歌聲,能飄洋過海撒落在澎湖灣;希望基隆港的思鄉水,快乘風破浪來到洋山港。兄弟情深,熱血將融化堅冰,姐妹意長,同心會迸發力量。“家”是一個深情的港灣,總有一天會指引你遊子回家,款款深情地靠岸!祝哥嫂全家健康快樂!平安吉祥!表妹 小璣敬上
5、臺北粥會倡復人狄膺之孫女狄雁:陸總粥長倡議好,親情友情永流傳。「父子分離難相見,家書傳遞親情線。我父離世五八年,見信仿佛又見面。」這不是詩,乃一集句,我先寫了前兩句,我父親(狄原溟,人在北京)寫了後兩句,湊在一起,聊表心意!
6、江蘇常州雪堰粥會會長錢明波:“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家書從來都是連接遊子和親人的紐帶。“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也只有在讀著家書的時候,才是體會真正人倫幸福的時刻。粥翁陸炳文博士云:家書一封抵萬金,萬金難買一家書。這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鄉愁。
7、陝西明光粥會會長于大平:家書在現在這個時代,空間在不斷的貶值,時間在不斷的升值,在這個時代,有誰會在寫一封家書,這個就是家書無價,花時間去寫一封家書,真是非常珍貴的!我是82年當兵,90年到香港,93年去日本,2010年去紐卡斯爾,每次都很幸運,都能接到家書,當剛到異地,第一時間接到家書,內心都會顫抖,這是親戚們的安慰!
8、江西廬山媽祖文化協會會長曹俊平粥友:陸總會長,我個人感覺,家書人情,如同樹根,樹有根,人有情,情是根,根是情,向您學習。週一早上好,初一大吉祥,十方如意,身心健康,本來如一,媽祖保佑!
9、江蘇常州粥會會長周仰谷:台閩一家親、家書一封抵萬金,兩岸一家人、萬金難買一家書。對此佳句,頗有同感,家書傳情,珍惜當下,六時吉祥,萬事隨緣!
10、北京粥會會長趙志偉:早安炳公,應邀下月,也將出席14屆海峽兩岸論壇。昨晚餐後,窗外綿綿細雨,徐徐微風拂面,正在看著手機,臺灣炳公微信上忽來一句,家書一封抵萬金,萬金難買一家書,對此話有何感言,想必炳公腹中故事,正勾起他的聯想,觸動心扉。家書抵萬金,此詩句出自《春望》(唐代 •杜甫)一詩。杜甫寫下此詩,正是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俄烏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在那個時代如此家書一封抵萬金,在海峽兩岸隔離六十載,骨肉分離,沒有通郵通訊之前,兩岸同胞,只能是隔海相望,許多親人因戰火別離去了臺灣,從此杳無音訊,對家書的期盼,能見到親人哪怕是一句話一個字,都抵萬金呀!能留下保存的家書,是家園的精神財富,彌足珍貴,萬金難買,想必炳公,從戰火紛飛的年代走過來,比我感觸更深,炳公更是兩岸骨肉分離隔絕的見證者體驗者。
我自己16歲,也去了部隊,戎馬生涯,保家衛國,八十年代,對家書的渴望,只有親歷了那個時代,對家書一封抵萬金,萬金難買一家書句,才有更深的感覺。在這初夏雨夜,炳公的一句話,也觸及我心底,讓我憶起許多對家書的美好回憶。謝謝您,尊敬的炳公,我的師長!
11、上海雲玉粥會資深粥友李薇教授:家書一封抵萬金,萬金難買一家書。箇中歷史感超強,雖看不清信裡字跡,但是多少能看出,都是多麼用心下筆的,甚至還有用毛筆寫的書信啊!
1、江蘇鹽城粥會會長董峰作詩,〈感陸炳文會長徵集兩岸家書事〉句云:「萬金難買一家書,七十三年情義儲。海峽何時風浪息,連緣骨肉復如初。」[註]恰陸會長離開大陸七十三年矣。
2、江蘇無錫梁溪粥會會長浦學坤作文,〈老浦閒聊:家書抵萬金〉
最近得悉,臺灣文化藝術界聯合會理事主席陸炳文先生,向他的故鄉福建省檔案館捐贈了唯一的珍貴家書,這是他的父親收到來自老家侄兒的一封家書。
家書,自古以來是家庭、親人相互聯繫的情感紐帶,其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在通訊管道不順暢的歲月裡,一封家書,也確實是陸炳文先生所說的“家書一封抵萬金,萬金難買一家書。”
陸炳文先生祖籍福建古田,1949年隨母親赴臺灣尋父,從此與大陸相隔兩岸。幾十年來,他為兩岸統一奔走呼號,成為名符其實的和平使者。
海峽兩岸,曾有多少親人、同胞因隔絕而斷了音訊?又有多少通過坎坷途徑而知曉了親友的歸跡?漫漫海浪,拍打著兩岸的赤子之心!一封以往的家書,是現代鄉愁的象徵,是一筆不可複製的精神遺產。臺灣和大陸,本是不可分割的中華一脈,海峽兩岸的親人、同胞相互往來的家書,是中華民族的國寶。如今步入耄耋之年的陸炳文先生捐獻家書,又為兩岸統一作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一件實事。這真是:「陸翁捐家書,兩岸一線牽。家書抵萬金,骨肉情相連。」
3、上海雲玉粥會會長方雲: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子美此詩作于肅宗至德二載(757年)三月。先一年六月,安史叛軍攻進長安,“大索三日,民間財資盡掠之”,又縱火焚城,繁華壯麗的京都變成廢墟。此詩前四句寫春日長安淒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後四句寫詩人掛念親人、心系國事的情懷,充溢著淒苦哀思。
詩聖以悲愴的心境書寫出戰爭帶來的百姓離散之苦,牽腸掛肚,愁腸百結的流離思念之痛。成為了中國人離別,一吐牽掛之情的絕好表達。回想改革開放之初,筆者正值青春韶華,體驗過轟動上海文壇的事件,當時上海人爭相傳閱一本書籍-《傅雷家書》。也許因為翻譯家傅聰先生過於著名,傅先生夫婦培養的鋼琴家兒子傅聰太過優秀的緣故,借用今天的流行語,當時的上海人沒有讀過《傅雷家書》是不完整的。
這些家書開始於1954年,傅聰離家留學波蘭,終結至1966年,傅雷夫婦文革中不堪淩辱,雙雙自盡。十二年通信數百封,貫穿著傅聰出國學習、演奏成名到結婚生子的成長經歷,映照著傅雷的翻譯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運起伏。家書最早出版於1981年,多年來一直暢銷不衰。可見唯有家書可傾盡親情,傾吐溫情,是當時條件下傳遞家族關愛的最佳方式。結合此次陸公炳文博士宣導的海峽兩岸"遷台記憶"檔案文獻徵集工作,是一次正面擊中國人愛鄉愛家的情懷深處的呼喚,是一項有利國家民族的深謀遠慮,更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善莫大焉。
4、上海雲玉粥會副會長王小璣:親愛的表哥:你們好!新冠疫情導致我們好久未見,非常掛念!臺灣海峽吹拂著淡淡的鄉愁,親情思念的種子在心底萌發,特用微信寄上家書一封,聊表慰問之意。希望黃浦江的歌聲,能飄洋過海撒落在澎湖灣;希望基隆港的思鄉水,快乘風破浪來到洋山港。兄弟情深,熱血將融化堅冰,姐妹意長,同心會迸發力量。“家”是一個深情的港灣,總有一天會指引你遊子回家,款款深情地靠岸!祝哥嫂全家健康快樂!平安吉祥!表妹 小璣敬上
5、臺北粥會倡復人狄膺之孫女狄雁:陸總粥長倡議好,親情友情永流傳。「父子分離難相見,家書傳遞親情線。我父離世五八年,見信仿佛又見面。」這不是詩,乃一集句,我先寫了前兩句,我父親(狄原溟,人在北京)寫了後兩句,湊在一起,聊表心意!
6、江蘇常州雪堰粥會會長錢明波:“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家書從來都是連接遊子和親人的紐帶。“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也只有在讀著家書的時候,才是體會真正人倫幸福的時刻。粥翁陸炳文博士云:家書一封抵萬金,萬金難買一家書。這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鄉愁。
7、陝西明光粥會會長于大平:家書在現在這個時代,空間在不斷的貶值,時間在不斷的升值,在這個時代,有誰會在寫一封家書,這個就是家書無價,花時間去寫一封家書,真是非常珍貴的!我是82年當兵,90年到香港,93年去日本,2010年去紐卡斯爾,每次都很幸運,都能接到家書,當剛到異地,第一時間接到家書,內心都會顫抖,這是親戚們的安慰!
8、江西廬山媽祖文化協會會長曹俊平粥友:陸總會長,我個人感覺,家書人情,如同樹根,樹有根,人有情,情是根,根是情,向您學習。週一早上好,初一大吉祥,十方如意,身心健康,本來如一,媽祖保佑!
9、江蘇常州粥會會長周仰谷:台閩一家親、家書一封抵萬金,兩岸一家人、萬金難買一家書。對此佳句,頗有同感,家書傳情,珍惜當下,六時吉祥,萬事隨緣!
10、北京粥會會長趙志偉:早安炳公,應邀下月,也將出席14屆海峽兩岸論壇。昨晚餐後,窗外綿綿細雨,徐徐微風拂面,正在看著手機,臺灣炳公微信上忽來一句,家書一封抵萬金,萬金難買一家書,對此話有何感言,想必炳公腹中故事,正勾起他的聯想,觸動心扉。家書抵萬金,此詩句出自《春望》(唐代 •杜甫)一詩。杜甫寫下此詩,正是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俄烏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在那個時代如此家書一封抵萬金,在海峽兩岸隔離六十載,骨肉分離,沒有通郵通訊之前,兩岸同胞,只能是隔海相望,許多親人因戰火別離去了臺灣,從此杳無音訊,對家書的期盼,能見到親人哪怕是一句話一個字,都抵萬金呀!能留下保存的家書,是家園的精神財富,彌足珍貴,萬金難買,想必炳公,從戰火紛飛的年代走過來,比我感觸更深,炳公更是兩岸骨肉分離隔絕的見證者體驗者。
我自己16歲,也去了部隊,戎馬生涯,保家衛國,八十年代,對家書的渴望,只有親歷了那個時代,對家書一封抵萬金,萬金難買一家書句,才有更深的感覺。在這初夏雨夜,炳公的一句話,也觸及我心底,讓我憶起許多對家書的美好回憶。謝謝您,尊敬的炳公,我的師長!
11、上海雲玉粥會資深粥友李薇教授:家書一封抵萬金,萬金難買一家書。箇中歷史感超強,雖看不清信裡字跡,但是多少能看出,都是多麼用心下筆的,甚至還有用毛筆寫的書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