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家書抵萬金貴在故事多兩岸記憶 陸炳文大方放送手劄書信

家書抵萬金貴在故事多兩岸記憶 陸炳文大方放送手劄書信

更新时间:2022-05-18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家書抵萬金貴在故事多兩岸記憶 陸炳文大方放送手劄書信



[粥會新聞中心5月18日臺北訊]今天是2022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訂為「博物館的力量」(The Power of Museums),冀望藉由博物館的資源及活動,促進社會及公民,面對21世紀的挑戰和需求,包含氣候變遷、環境危機、社會正義等議題,以及如何應對新冠疫情等無常,對社會和經濟造成的衝擊。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臺灣閩台同宗同名村交流中心主任陸炳文博士,一言以蔽之,面對無常,為今之計,就是把手頭持有文獻書劄,經久日長很難保管,時間長了都會毀損,索性交由文博檔案館,留存善待才最為妥當!
陸炳文博士曾在過去20年內,陸續向台灣的總統府國史館、國民黨黨史館、歷史博物館、國家圖書館、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台灣師範大學等,大陸的南京總統府(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陝西三原于右任博物館、西安于右任故居博物館、上海復旦大學、泉州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泉州華光職業學院等,兩岸近20個文博檔案機構學校,捐贈過文物文獻已達數千件。
民間收藏家陸炳文,大量贈送手劄書信,始自2007年3月31日,粥會精神導師吳稚暉誕辰紀念周,醵資刊印的《吳敬恒先生遺劄》乙書,特地在吳氏故里江蘇常州首發後,未幾書中收錄家書50餘封,便全數移撥臺北國史館典藏。繼而在翌(2008)年10月25日臺灣光復節,“民國政要手跡書劄特展”,挑在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大禮堂開幕,借展品200餘件中,不乏歷史名人家書,策展人陸炳文此刻開始,正設法循線追蹤下落中,近期重新找回再集體饋贈,需求殷條件優者回歸檔案。
我國旅歐“勤工儉學運動”發起人之一、有“五四運動健將”之譽、中國國民黨前中央史料編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文化人士雅集粥會在台倡復人、臺北粥會首任會長狄膺(君武)之孫女狄雁妹,5月17日一大早,從北京用通訊軟體給我捎來一個好消息指岀:「陸總炳文粥長您好!我正在搬家,整理一下我父親的抽屜,發現了僅存的爺爺書信兩封(找不到信封)、明信片一張,請您看看,有沒有合適可用的。」陸炳文聞訊如獲至寶,當即興奮回以:從明信片上看,諒係君武先生1949年3月7日,去臺北途經香港寄出,再由北京清華園郵戳視之,同(1949)年3月28日收訖;另兩封家書,很可能也在此前後,分別用箋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秘書處(南京)、及中國銀行總管理處儲蓄部(廣州)信紙,書劄稱呼寧兒、寧馨,皆老太爺狄原溟世伯之乳名,顯然均十分珍貴,務請先妥為保管,以後看情況再說。狄雁妹子覆知:「我好好留存著,相信必有大用。」
陸炳文的老友陳長文律師,也是我福建福州鄉親,長期致力於公共事務,曾兼海基會首任秘書長、紅十字會總會會長等要職,最期盼兩岸和平;真是無巧不成書啊,昨日網傳一批家書,為陳長文從未謀面、戰死他鄉的父親,生前所寫僅見,彌足珍貴稀奇,引起廣泛興趣。聽聞陳律師之前,在整理媽媽遺物時,才發現到90高齡母親的一大秘密,一直貼身收藏著5封,爸爸當年從大陸寄回來的家書,上面如此一再寫著:「大哥應幫媽媽照應弟妹,二哥不可再頑皮過度…」;「到學校讀書,千萬不要同人打架,回家時要多溫讀、習寫…」;「回台之心,日益迫切…」;「盼寬心,並注意飲食衣著為要…」等等,雖說信中只講生活瑣事,卻是家人分隔兩地,長相思念之情存焉,充滿生離死別的未知,實為妻離子散的時代悲劇。如今時隔多年,往事浮上心頭,陳長文把這些家書收攏起來,裱框掛在理律法律事務所,自己辦公室正中央,沒有任何更多懸念,僅存些許兩岸舊憶,抹不掉陰影的遺憾。
而陸炳文亦有相似情形,一封家書勾起一段回憶。如附圖所示這一封,來自80叟炳公的福建老家,珍貴家書久被塵封在,我們陸家書櫃裏長達30多年,早先係1990年11月20日,由我的堂哥、父親陸永達的侄兒陸道也寫的,發信地址為福建省建陽縣百貨公司(縣城關中山路86號),輾轉至香港,到了1991年間,才經熱心的鄉親吳榮祖設法遞交,當時人住在台灣桃園(非信封上的"源")縣桃園市(今之桃園市桃園區)正光街105號舊宅中家父,如願以償「陸永達先生收」,家書開頭直呼:「永達叔父大人:今托吳先生帶信給您。⋯⋯」末署「敬請 道安!侄兒:陸道化」,才兩頁合計600字左右,字少情長,卻道盡至親思念之殷,又無法正常往來之苦。這封建陽縣百貨公司專用信封,以及信紙,上面沒有見到海峽兩岸(閩台)任何郵戳,可見在那三通(通郵、通航、通商)之前年代,要想成功地寄出,並順利收到家書,有多麼困難與稀罕。
我這封家書3天前始重見天日,選在今日國際博物館日的前夕,首次公開予以披露之動機在於,與其存放自家中不如捐獻岀去,庋藏在安全可靠文博檔案機關;特別是海峽兩岸碩果僅存書信,乃骨肉間交流交往的直接見證,為大陸遷台記憶文獻重要成分,其中分離中親人述盡紙短情長,蘊含著真實生動家國情懷寫照,卻屬寄託思念的充分必要載體,足可作為臺灣與大陸一體關係、血濃於水的親情故事共同憶述。陸炳文願意在此提出懇切呼籲,號召同胞響應提供抵萬金家書,旨在信中故事多留住兩岸記憶。
臺灣知名小說家宋仰三學長認為:「三封家書,雖是現今賢達人士,所言皆家常瑣事,但平凡間、更見真誠、深刻、感動!」大陸友人中識者更直言:「以上信件和明信片,太珍貴了。由此可見,陸會長您的家書和人脈資源,太豐富了,希望共同發起一個合作辦理,遷臺記憶徵集活動的倡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