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紀念于右任誕辰143周年百感交集 翻閱于書真跡百讀不厭

紀念于右任誕辰143周年百感交集 翻閱于書真跡百讀不厭

更新时间:2022-04-12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紀念于右任誕辰143周年百感交集 翻閱于書真跡百讀不厭




[粥會新聞中心4月12日臺北訊]于右任書法收藏研究院執行副院長陳七春粥友,今(12)日針對〈于右任誕辰紀念日感到粥賢餘溫猶存〉一文表示:「于右任院長誕辰143周年紀念,特將“右右堂”主人、粥會名賢李超哉老師,所書右任院長標草,敬請諸君指教,並以昔日,攝於“右右堂”匾額下的照片分享;李超哉老師,晚年常自勵,右老標草,在他右右,再來希望我,也能成為“右右堂”傳人。」
原來陸炳文昨在〈于右任誕辰紀念日感到粥賢餘溫猶存〉文稱:今天4月11號,是監察院前院長、當代書聖、粥會名賢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143歲誕辰紀念日,作為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于右任書法收藏研究院院長,特地用通訊軟體打電話,給陝西明光粥會會長、西安于右任故居博物館館長于大平,請即到博物館裡,代表恭向于右老半身銅像,獻上心香一瓣行禮致敬!
大平館長還同時拍照傳來,內含撕下珍藏之“中華民國三十年四月11日星期五”桌曆;我何其有幸地兩度在博物館內,親自用手觸摸感受到些許溫度,至今又已事隔了多年,猶感到粥賢餘溫猶存!愛屋及烏者對此落戶故鄉,雖大感快慰欣喜,卻難免有失落感!
陸炳文博士也曾經是原西安于右任故居紀念館榮譽館長,唯一戴上一雙白手套翻閱過《1964年于右任日記》,並讀完全冊而留下影像的人,包括那首著名的〈遺歌〉(亦即〈望大陸詩〉)的手稿。親眼看到1964年1月24日、25日,跨兩頁的書面上,用硬筆寫下3段56個字: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第2段)。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1)。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之殤(3)。」炳公時至今天,還真想再溫存一翻(非番)!只可惜愛撫的那本日記、及那件長袍,今安在何處?僅知仍舊流落異鄉,深鎖日本關西某地,未明歸期矣!
于右任書法收藏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友佳老師,同日亦有感而發,作五言絕句抒懷:「世若無于老?誰重整標草?書成天下欽,頓變人間寶!」對於黃友佳此詩,文曰“人間寶”的寶,跟于右任有長達80年,情緣猶未了的陸炳文,不諱言自擁二寶在世間。
二寶之一、80年情緣傳家寶,于右老手錄《姜白石詩詞長卷》真跡,被華人社會公認為稀世珍品,引首由右老在監察院院長任內之得力助手、主任秘書、于右任書法收藏研究院首任名譽院長胡恒題耑,跋出兩位乃吳平與蔡鼎新粥賢,後再附歐豪年大師補白讚詩在案。王士儀教授還申述此一珍稀,80載之前與陸博士,同一年出生之由來:
「這件偉作,是右老癸末八月(1943年)時年65歲,因謝稚柳自燉煌歸來,手攜姜夔(1155年-1209年)號白石道人詩詞兩本,留在右老案牘(櫝),乘餘暇口誦手鈔七夜而畢,都3000餘字,是我們能見右老最長的手卷,小字行書,嚴守王字家法,無比流暢,不論古人今人,皆是人人夢寐以求的成就,歷來王字傳世之作,也多類此。由於這件作品,為右老傳統書法的標準噐,是以證明右老終身不僅不忘,而且極為擅長王字法度,不論出自別人的推崇,或出諸自己的自詡,皆足以“法家”名世」。

至於二寶之二、88《粥會三年》珍寶,右老法書4字無上極品,16年前的2006年,陸總長親持寶墨,拜訪粥賢秦孝儀,承蒙孝公允作補記,得以合錦成為立軸,文曰:「陸炳文先生於臺北粥會50周年之頃,於舊檔中得于右老《粥會三年》手跡,自謂以粥會掌鍋人身分,不啻尋獲粥會源頭,爰於右老標準草書刊行70周年,歷史博物館舉辦于右任先生法書展之際,並此展示,聊以永懷云」。今天炳公穿著T恤、《粥會三年》申明如上,百感交集百讀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