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枚紀念郵票看鄭成功復臺 今歲為360周年抑或361?
更新时间:2022-03-28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從一枚紀念郵票看鄭成功復臺 今歲為360周年抑或361?
2019年4月29日,全球粥會官方網站上,才會出現〈鄭成功收復臺灣358周年紀念日 竟是人稀鳥聲閑〉一文,內收北京寶世華粥友詩題《七律.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358周年》,句云:「知道人稀鳥諱閑,不聞台史口遮攔。鄭公嘗粥名魚目,文舉收灣國姓磐。呐喊前天光復暖,覺情明日齒猶寒。良機貽誤昨深悔,把握今潮快搶灘。」因此,今年按搶灘登陸成功,以1661年4月30號晨,大軍開抵鹿耳門水道,暫泊出海口待命,進入台江內海起算,歷時361周年並沒有錯!
然則近年來臺灣官方,對此極具歷史價值、與時代意義的活動,毫無動靜,不聞不問。反而是對岸福建,十分熱絡於此事,年初由廈門朝宗宮岀面,邀請陸炳文為「全球徵聯活動」題詞加持,旨在「弘揚媽祖大愛精神,緬懷鄭成功愛國情操」;我樂為鄭王當年出兵前,從剛剛草創的本宮,恭請了3尊媽祖金身,一舉於1662年2月1日,迫使被荷蘭佔達38年,始簽下招降書日為基準,紀念鄭成功復臺360周年,當然也是正確的。
〈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而不是開台〉,昨天文中亦對復臺有所澄清曰:「剛才臺灣鄭成功文化協會理事長鄭昭明,遞給我的名片背面印有“開台聖王”字樣,另有文史工作者楊炳輝贈書,名為《鄭成功開台第一戰》,及內文也用“開台”二字;個人以為大有斟酌必要,鄭成功事功似乎在收復臺灣,而非所謂“開台”;要是說到“開台”,開疆拓土闢地,開始經略台灣,最早應於三國時代。」延平王鄭成功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陸炳文博士,講話後再加以補充指岀。
根據《三國志》記載,東吳黃龍二年(公元230年)時,吳主孫權曾經「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也就是派遣衛溫、諸葛直兩位將領,率領士兵萬人,出海尋找夷洲、亶洲。此處所指的夷洲,考據便是今之台灣,這也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史料,事關大陸與台灣交往的史書記載。我作為臺灣衛溫船隊遠航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台州衛溫船隊遠航臺灣研究會名譽會長,直接引述史實澄清。
今(2022)年適逢民族英雄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主義侵略者,收復台灣360周年,島內民間團體聯合在3月27日,於台北台大校友館舉辦一場,主題為「延平郡王收復台灣的時代意義」之〈紀念鄭成功復台360周年座談會〉,由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吳榮元主持,陸炳文以來賓身分先發言,新黨主席吳成典緊接著講,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等,近百名學者專家、和政黨人士與會。
2019年4月29日,全球粥會官方網站上,才會出現〈鄭成功收復臺灣358周年紀念日 竟是人稀鳥聲閑〉一文,內收北京寶世華粥友詩題《七律.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358周年》,句云:「知道人稀鳥諱閑,不聞台史口遮攔。鄭公嘗粥名魚目,文舉收灣國姓磐。呐喊前天光復暖,覺情明日齒猶寒。良機貽誤昨深悔,把握今潮快搶灘。」因此,今年按搶灘登陸成功,以1661年4月30號晨,大軍開抵鹿耳門水道,暫泊出海口待命,進入台江內海起算,歷時361周年並沒有錯!
然則近年來臺灣官方,對此極具歷史價值、與時代意義的活動,毫無動靜,不聞不問。反而是對岸福建,十分熱絡於此事,年初由廈門朝宗宮岀面,邀請陸炳文為「全球徵聯活動」題詞加持,旨在「弘揚媽祖大愛精神,緬懷鄭成功愛國情操」;我樂為鄭王當年出兵前,從剛剛草創的本宮,恭請了3尊媽祖金身,一舉於1662年2月1日,迫使被荷蘭佔達38年,始簽下招降書日為基準,紀念鄭成功復臺360周年,當然也是正確的。
〈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而不是開台〉,昨天文中亦對復臺有所澄清曰:「剛才臺灣鄭成功文化協會理事長鄭昭明,遞給我的名片背面印有“開台聖王”字樣,另有文史工作者楊炳輝贈書,名為《鄭成功開台第一戰》,及內文也用“開台”二字;個人以為大有斟酌必要,鄭成功事功似乎在收復臺灣,而非所謂“開台”;要是說到“開台”,開疆拓土闢地,開始經略台灣,最早應於三國時代。」延平王鄭成功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陸炳文博士,講話後再加以補充指岀。
根據《三國志》記載,東吳黃龍二年(公元230年)時,吳主孫權曾經「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也就是派遣衛溫、諸葛直兩位將領,率領士兵萬人,出海尋找夷洲、亶洲。此處所指的夷洲,考據便是今之台灣,這也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史料,事關大陸與台灣交往的史書記載。我作為臺灣衛溫船隊遠航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台州衛溫船隊遠航臺灣研究會名譽會長,直接引述史實澄清。
今(2022)年適逢民族英雄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主義侵略者,收復台灣360周年,島內民間團體聯合在3月27日,於台北台大校友館舉辦一場,主題為「延平郡王收復台灣的時代意義」之〈紀念鄭成功復台360周年座談會〉,由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吳榮元主持,陸炳文以來賓身分先發言,新黨主席吳成典緊接著講,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等,近百名學者專家、和政黨人士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