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鄭成功復台連帶始奠書藝在台初基書法史變得大有寫頭與看頭

鄭成功復台連帶始奠書藝在台初基書法史變得大有寫頭與看頭

更新时间:2022-03-18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鄭成功復台連帶始奠書藝在台初基書法史變得大有寫頭與看頭




[粥會新聞中心3月18日臺北訊]中華戰略學會第43屆會慶暨第15屆第1次會員大會,今天3月18日,在臺北國軍英雄館開幕,由學會理事長、全球粥會名譽總會長丁之發上將主持並致詞,大會特邀嘉賓、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陸炳文博士,席間適時向丁上將報告明(18)日,延平王鄭成功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暨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360周年詩集籌備完成,正待明在臺北粥文會館,小範圍內舉行吟頌雅集。

陸總會長還同時彙報,昨(17)日的預備會議、也就在臺北圓山飯店聯誼會召集會前會,因為疫情未退被阻絕、及與會者工作地分開的關係,包括鄭成功文化研究中心3位副主任朱明月(臺北,全球粥會戲劇推廣委員會主委)、陳七春(新北,于右任書法收藏研究院副院長)、董峰(鹽城,全粥副總會長),必須採取變通方式,進行兩岸三地連線、即現場與線上併行,順利獲致預期成效,良堪告慰我大家長。

陸兼主任先聽取朱明月副主任簡報,針對史詩京戲《鄭成功與台灣》劇中,傳說延平王這個角色,台北劍潭得名,相傳為「荷蘭人插劍於樹,生皮合,劍在其內,因以為名。」,絕非鄭成功曾揮軍北上,把劍插在潭邊茄苳樹上,而澄清此潭始得今名,併立于右任草書“劍潭勝跡”大石碑(石敢當,現移至劍潭山的圓山大飯店)前留影存證。

陳七春副主任則通過視頻指岀,360年前鄭成功復台,連帶使得書藝始見奠下初基,書法史因而變得,大有寫頭與看頭,試看陸炳文寫的《近代中國書法史綱(臺灣編修版3之1)》,就開宗明義指岀:「上溯到西元1661年,明鄭成功收復台灣寶島,內地漢人才開始大量移入,相繼有文人雅士遷徙來台,中國文化開始生根茁壯,再歷300多年的深耕經營,書法一藝始見奠下初基,書法史也變得大有寫頭。」

董峰副主任更在鏡頭裡,對於海峽兩岸8地13位詞長,黃昭峰(高雄)、蘇慶豐(新北)、王鼎之(花蓮)、黄友佳(臺北)、王小璣(上海)、吳其萃(泉州)、鄧聲斌(常德)、沈致中(臺北)、馬豫平(新北)、張煥新(泉州)等,在他起頭步韻陸炳文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360周年,踴躍唱和紀念詩作衷心表示感謝,亦為截稿後才來到的謝文清(厦门)大作:「壬寅春早雨來遲,潮起帆懸寶島知。華歲守望三百六,鄭公含笑向南枝。」藉此補錄於下,同樣致以謝意。

今當著丁之發上將的面,陸總會長借用韋育珍(浙江民辦華彩東方教育事業所轄育兒園創辦人兼園長),同日創作小詩一首,自稱既充滿禪意,又正合我意之故!願意在此分享曰,〈一課一禪:我願意〉:「“我願意”,是誓言,是鄭重的承諾,而承諾的鄭重,不在於長短,即使是一句“I Do”,也飽含著柔情與能量,它充滿著堅定,和為愛柔軟的意味。“我願意”,是行動,是對鍾愛的人,心無旁騖的付出,是對熱愛的事,責無旁貸的奉獻,因為我願意,所以我們都願意,世界都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