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續之序 * 洪孟啟
更新时间:2021-12-04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貂續之序 * 洪孟啟
弗洛姆 (E. Fromm)於比較宗教學談東西宗教信仰之異同,形容東方宗教如慈母,寬愛與給予;西方宗教如嚴父,教導與規範。不同的宗教文化構成不同的文化風格與民族性格,西方崇拜英雄、謳歌強者,而我們中國同情悲劇英雄,敬重為社稷奉獻者,因此我們的神祇是由人而神,是由凡轉聖的過程,所謂「人皆可以為堯舜」;西方是由神而人,是由聖轉凡的過程,為人受難,代表上帝救度凡界。
在基督教的世界裡,上帝(天父)是一切信仰的中心,是所有生命、生活的源頭。上帝(天父)是創世主(creator)是人類一切的源頭,祂通過耶穌基督中介,完成了由聖入凡的「俗世化」(secularization)歷程,將超凡世界和塵事世界接合,並藉由教會的詮釋讓兩個世界平衡相處。基督教是一個父親的宗教,有一個天父(上帝)予人律令,督促人人為善,照顧行善者,懲罰違規者,而至新教復主張任何個人皆可以直接與天父溝通,既不須要代理人也反對偶像崇拜。為此,以明確律令和獨立個體為基礎的,以法治與民主秩序(倫理)為依恃的,集體結構與思想體系得成,因此或可謂西方文明是一個基督教自我馴化的過程。
比較上,中國人是一個內觀的民族,因此常將個人和社會渾為一體,而這一體的本源則是「天」,天是大宇宙,我是小宇宙,大小宇宙彼此平衡是每個人追求的理想境界,即是謂「天人合一」。中國人是務實的民族,理智上並不追求一個天國,追求的是在現世裡的永恆,例如立德、立功、立言,既然放眼的是現世,因此他的宗教情愫發展的是人文倫理,即便篤信鬼神的商周,「天」仍然是藉人文倫理規範人生義務,亦即是遵循自然法則。
此種內觀性與務實性發展為文化風格與民族性格者,強調個體內在的自我修養,重視協助個人進行內自省的自然人倫關係,小至家庭,大至社會乃至國家,都是此自然人倫關係的延展,其優點是以人為中心的人本精神,關注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講求忠恕之道,凡事不為已甚;其弱點則是以人治而非法治,重情而疏法的親母思維,此種思維表現於民間信仰體系最明顯,每個信眾有如被寵壞的小孩,只知不斷索求,反映於國家社會的則為享權利高於盡義務。
除宗教文化之外,構成我們們整體文化精神的思維邏輯也有不同於西方者:
西方世界自柏拉圖以來其思維邏輯是建構於「二律背反」(antinomy)的基礎上,即主張在一定的律格裡會形成一定的形式,形式必賴二元對立以達成穩定,此二元對立是對應、是對話、是平衡,其中必然有主體與客體,然而此主客體之分卻也一直困擾著西方文化,也構成其思維邏輯的侷限。諸如笛卡爾欲以「我思故我在」解之,海德格(M. Heidegger)提出「存在」(Sein/Being),德希達的解構等等皆是企圖和努力。
我們文化精神的思維邏輯非如西方的二元對立,是建構於老子的「無」與周易的「變」,「無」是無為、無我、無執;「變」是恆動、是求新。儒法二家皆源出於道,復交集於無為, 「無為」是儒、法、道的共同目標,皆期望抑止強橫暴力,儒家欲藉道德力教化之;法家則是「與狼共舞」;道家寄望於人間世的自然化,欲人與萬物為一體,此是三家中境界最高者,由莊子發皇,亦影響後世人生修養最厚者,也是中華文化最唯美的一角。
海德格頗心儀老莊思想,甚至將「道德經」第十五章的一段話:「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以中文書法置於其書房。他哲學最核心的「存在」即如老子的「道」,是不可知、是無限大:「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第二十五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並將「無」與「存在」劃上等號。在海德格看來「存在」被錯用,主要發生在幾個方面:被本質化、被固著為普遍概念、予存在以定義,以及因二元對立而化存在與非存在為必然相對的邏輯。如此發展乃是庸人自擾之,事實上只要「讓存在存在」。庸俗的自以為是,反令我們成為「我」的囚徒,我們失去了「家園」,而更可悲的卻是不自覺,並反過來要作一個以「我」(人)為中心的主宰者。海德格認為,假如這就是「人文主義」(humanism),那麼不要也罷。其以窺出中西差異之端倪。
周易代表中華文化的精髓,基本上它展現大宇宙(天),和小宇宙(人)辯證關係的縮影,反映的是我們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獲取智慧,使在不同的時空之中得能善處的企圖。是謂:
「易與天地準,固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憂明之故。原死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繫辭上傳.第四章)
我們民族代代相傳的核心理念,尤其以「周易」(易理)與我們生活最親近,也因此影響我們日常思維者也就相對的深。
兩宋以還於「無」與「變」之外又增加了「悟」,以「悟」悟到「無」與「變」。六祖慧能是謂:「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台,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此即佛教本土化後的禪宗,禪宗融合也集大成了我們的宗教文化、人文倫理規範以及文化風格與民族性。禪宗接續了眾生平等的精髓,了然唯無即有,空既始復終,聚為人間佛法。
星雲大師篤行人間佛法,涵泳民族文化精髓,學養底蘊深厚,德行質文具備,更具超凡入聖之大智慧,要真正登星雲大師浩瀚佛法堂奧著實不易,是乃不揣冒昧企圖藉理解我們民族精神和文化核心期以側身階前,幸賴炳文兄以十方如意鴻文為媒,詳實錄下星雲大師嘉言懿行,顯深奧於平常,導吾得窺堂室之奧,謹此敬致謝忱,並代序以為貂續。
(本文作者洪孟啟先生,曾任文化部長,現任銘傳大學講座教授)
弗洛姆 (E. Fromm)於比較宗教學談東西宗教信仰之異同,形容東方宗教如慈母,寬愛與給予;西方宗教如嚴父,教導與規範。不同的宗教文化構成不同的文化風格與民族性格,西方崇拜英雄、謳歌強者,而我們中國同情悲劇英雄,敬重為社稷奉獻者,因此我們的神祇是由人而神,是由凡轉聖的過程,所謂「人皆可以為堯舜」;西方是由神而人,是由聖轉凡的過程,為人受難,代表上帝救度凡界。
在基督教的世界裡,上帝(天父)是一切信仰的中心,是所有生命、生活的源頭。上帝(天父)是創世主(creator)是人類一切的源頭,祂通過耶穌基督中介,完成了由聖入凡的「俗世化」(secularization)歷程,將超凡世界和塵事世界接合,並藉由教會的詮釋讓兩個世界平衡相處。基督教是一個父親的宗教,有一個天父(上帝)予人律令,督促人人為善,照顧行善者,懲罰違規者,而至新教復主張任何個人皆可以直接與天父溝通,既不須要代理人也反對偶像崇拜。為此,以明確律令和獨立個體為基礎的,以法治與民主秩序(倫理)為依恃的,集體結構與思想體系得成,因此或可謂西方文明是一個基督教自我馴化的過程。
比較上,中國人是一個內觀的民族,因此常將個人和社會渾為一體,而這一體的本源則是「天」,天是大宇宙,我是小宇宙,大小宇宙彼此平衡是每個人追求的理想境界,即是謂「天人合一」。中國人是務實的民族,理智上並不追求一個天國,追求的是在現世裡的永恆,例如立德、立功、立言,既然放眼的是現世,因此他的宗教情愫發展的是人文倫理,即便篤信鬼神的商周,「天」仍然是藉人文倫理規範人生義務,亦即是遵循自然法則。
此種內觀性與務實性發展為文化風格與民族性格者,強調個體內在的自我修養,重視協助個人進行內自省的自然人倫關係,小至家庭,大至社會乃至國家,都是此自然人倫關係的延展,其優點是以人為中心的人本精神,關注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講求忠恕之道,凡事不為已甚;其弱點則是以人治而非法治,重情而疏法的親母思維,此種思維表現於民間信仰體系最明顯,每個信眾有如被寵壞的小孩,只知不斷索求,反映於國家社會的則為享權利高於盡義務。
除宗教文化之外,構成我們們整體文化精神的思維邏輯也有不同於西方者:
西方世界自柏拉圖以來其思維邏輯是建構於「二律背反」(antinomy)的基礎上,即主張在一定的律格裡會形成一定的形式,形式必賴二元對立以達成穩定,此二元對立是對應、是對話、是平衡,其中必然有主體與客體,然而此主客體之分卻也一直困擾著西方文化,也構成其思維邏輯的侷限。諸如笛卡爾欲以「我思故我在」解之,海德格(M. Heidegger)提出「存在」(Sein/Being),德希達的解構等等皆是企圖和努力。
我們文化精神的思維邏輯非如西方的二元對立,是建構於老子的「無」與周易的「變」,「無」是無為、無我、無執;「變」是恆動、是求新。儒法二家皆源出於道,復交集於無為, 「無為」是儒、法、道的共同目標,皆期望抑止強橫暴力,儒家欲藉道德力教化之;法家則是「與狼共舞」;道家寄望於人間世的自然化,欲人與萬物為一體,此是三家中境界最高者,由莊子發皇,亦影響後世人生修養最厚者,也是中華文化最唯美的一角。
海德格頗心儀老莊思想,甚至將「道德經」第十五章的一段話:「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以中文書法置於其書房。他哲學最核心的「存在」即如老子的「道」,是不可知、是無限大:「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第二十五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並將「無」與「存在」劃上等號。在海德格看來「存在」被錯用,主要發生在幾個方面:被本質化、被固著為普遍概念、予存在以定義,以及因二元對立而化存在與非存在為必然相對的邏輯。如此發展乃是庸人自擾之,事實上只要「讓存在存在」。庸俗的自以為是,反令我們成為「我」的囚徒,我們失去了「家園」,而更可悲的卻是不自覺,並反過來要作一個以「我」(人)為中心的主宰者。海德格認為,假如這就是「人文主義」(humanism),那麼不要也罷。其以窺出中西差異之端倪。
周易代表中華文化的精髓,基本上它展現大宇宙(天),和小宇宙(人)辯證關係的縮影,反映的是我們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獲取智慧,使在不同的時空之中得能善處的企圖。是謂:
「易與天地準,固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憂明之故。原死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繫辭上傳.第四章)
我們民族代代相傳的核心理念,尤其以「周易」(易理)與我們生活最親近,也因此影響我們日常思維者也就相對的深。
兩宋以還於「無」與「變」之外又增加了「悟」,以「悟」悟到「無」與「變」。六祖慧能是謂:「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台,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此即佛教本土化後的禪宗,禪宗融合也集大成了我們的宗教文化、人文倫理規範以及文化風格與民族性。禪宗接續了眾生平等的精髓,了然唯無即有,空既始復終,聚為人間佛法。
星雲大師篤行人間佛法,涵泳民族文化精髓,學養底蘊深厚,德行質文具備,更具超凡入聖之大智慧,要真正登星雲大師浩瀚佛法堂奧著實不易,是乃不揣冒昧企圖藉理解我們民族精神和文化核心期以側身階前,幸賴炳文兄以十方如意鴻文為媒,詳實錄下星雲大師嘉言懿行,顯深奧於平常,導吾得窺堂室之奧,謹此敬致謝忱,並代序以為貂續。
(本文作者洪孟啟先生,曾任文化部長,現任銘傳大學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