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佛光發源於宜蘭發祥在高雄 靠歌詠隊傳教用作文班佈道

佛光發源於宜蘭發祥在高雄 靠歌詠隊傳教用作文班佈道

更新时间:2021-11-17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21、佛光發源於宜蘭發祥在高雄




古諺說:飲水思源頭,吃果子拜樹頭。我們佛光山,能有今天的大發展,臺灣有兩個地方,起到很大作用:前有宜蘭情:為人間佛教,開發源頭活水;後有高雄誼,為國際佛光會,發出祥雲靈光。總之星雲大師志業,發源於宜蘭北門口,發祥在高雄大樹下。

這就如同開山宗長、星雲大師自己講過:「在我弘法的歷程中,宜蘭是一個很重要的據點,可以說沒有宜蘭的雷音寺,就沒有佛光山;沒有佛光山,就沒有遍佈海內外、近兩百個道場,更沒有百萬以上信徒、幹部,而且佛光山最早的弟子,幾乎都是宜蘭人」。

11月16日,陸炳文特地跑一趟宜蘭,再謁佛光山蘭陽別院,首訪4樓的甲子紀念堂,見證星雲所講很對,我同時讚嘆心中大師就是大師,造詣深享有盛譽,不是一年半載的事;同樣的情形,佛光山4大宗旨: 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也不會是一天造成,必須不停邁開腳步,繼續砥礪奮進前行。

我6歲從福建渡海來台,就讀宜蘭中山國小二年級,到升學宜蘭中學初二結業離開,都住在思源里神農路,距離中山路的雷音寺不遠,其間正好遇上1953年,星雲受邀來到這裡駐錫,學校上下課鈴聲偶作,與寺廟鐘聲和諧共振,迄今迴盪已逾半世紀,福音仍然頻傳耳際中;光源雖小,遠源流長,學海有涯,佛海無邊,就近薰陶,耳濡目染,長年下來,受益匪淺。

目睹由佛光緣美術館前宜蘭分館,今重新裝修改造成甲子紀念堂中,展出大師一甲子的弘化歷程,與佛祖共燈,辦人間佛教,實物盡陳,栩栩欲活,圖文並茂,感動不已。尤其見到雷音寺前身、「菜堂」的大型彩繪壁畫。菜堂始建於1825年(清道光五年),原本是龍華派的齋堂,日據後期改稱雷音寺,宜蘭人猶慣稱菜堂、或「佛祖堂」,即在今蘭陽別院原地。

偌大U型環抱展廳裡,除了陳列早年大師弘法影像紀錄之外,還展示星雲當年睡覺的簡陋竹床。在體驗區塊內,更有兩輛舊式腳踏車,經徵得導覽志工同意,坐上陳舊皮質座墊,體驗斯時騎腳踏車下鄉,以幻燈片、錄音機弘法佈教的時光,且在此留下身影,俾供分享後來者。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如此艱困的環境下,大師為了省電,曾與佛祖共用一盞5燭光的、電燈泡埋頭伏案寫作,並以破舊不堪的縫紉機,木質平臺面子當桌枱用,而先後寫下《釋迦牟尼佛傳》、《玉琳國師》、《佛陀十大弟子傳》等傳世經典著作,克服困難精神,令人為之動容。

觀照苦行僧一路走來,各個階段展區的品目,包括實物、圖片、模型、3D影像科技等歷史文物文獻。回頭重返1949年那時候,星雲跟隨國軍僧侶救護隊渡台,當時「孑然一身、孤苦無家」,展場佈置當年抵達基隆碼頭的船艦示意圖,以及當時大師所穿的僧鞋、衲衣與鉢、佛珠等器物,低度簡陋中,透露出高貴情操,一代高僧豈可浪得虛名! 

在紀念堂入口的禮敬廳堂,一尊大師年輕時端坐的硅像,座像是以1:1比例塑造,慈悲法相莊嚴,成為來此瞻仰者,拍照打卡的景點。所謂「硅像」,就是傳統蠟像的升級版,具有高度仿真效果,其皮膚亦富有彈性,很接近真人而難辨。

陸炳文攜內子史瑛,不能免俗留影存念,幫助記住那十幾年,圖說宜蘭啟教與發展,星雲奠定下弘法基石,始創今日壯闊華麗之、十方信眾護持佛事業。





22、靠歌詠隊傳教用作文班佈道

 星雲大師曾經在蘭陽平原,平白無故組織一個念佛會,號召善男信女都來念佛,又根據年輕人喜愛唱歌、愛交朋友的本質特性,率先成立了全台灣第一支佛教歌詠隊;還為了讓青年學子上進,再開班授課學習國文。歌詠隊和作文班的出現宜蘭,兩大事均可謂劃時代的創舉。

 1953年駐錫宜蘭後,星雲先成立歌詠隊、翌年又見青年弘法隊,開啟人間佛教弘法之路,在電台、軍中、鄉野、監獄以歌聲弘法,灌製過6張佛曲「黑膠唱片」;大師還同時創設國文班,教授《古文觀止》等,中國文學經典之作,破天界開始在教界,始用教作文來佈道。

 星雲的第一代弟子,有「佛教界才女」之稱的、慈莊法師就坦承:「當時是因為想學作文,才去親近師父、親近佛教的」。另一位同樣岀身宜蘭的、傑出女弟子慈惠法師也自承,她一生只做一件事:分享大師行誼,大師身教言教,不只是說教,一向起而行,從內心散發出慈悲親切,讓弟子與非弟子們,見到大師都由衷受到感動,甚且流下淚來。

 大師慈悲為懷,非常注重教育,尤其注重紮根,培育養成苗子。1956年首在宜蘭創建、「慈愛幼稚園」來栽培國家幼苗,佛光山蘭陽別院下設,甲子紀念堂展廳裡陳列著,當年呂大福居士駕駛的一輛娃娃車,以及幼稚園老師所使用的風琴,著實令學教育出身陸炳文敬佩不已。

 大師在宜蘭弘化期間,各項佈道宣講、法音宣流活動,皆辦理的有聲有色,尤其別岀心裁,每年都會舉辦佛誕花車遊行,熱鬧的遊行隊伍,萬人空巷的景象,感動了許多人,迄今仍為老一輩、佛光人津津樂道,也奠定人間佛教弘傳良好基礎,我在體體驗區騎上車感觸良多。

 展廳裡的佛誕花車遊行立體模型,我走過刻意停下來,駐足佇立凝眸許久,這足可讓參觀民眾,瞭解當年空前盛況,也叫陸炳文回想起,上世紀80年代臺北,由我承辦的國慶民眾活動,雙十節總統府前花車遊行,只是規模大花樣多些而已,且為動員群眾當觀眾,而非自動自發來圍觀。

 甲子紀念堂第一展區,佈展〈大師與母親〉、〈大師的童年〉、〈讀書的經驗〉等單元,記錄大師出生地、江蘇揚州仙女廟小鎮,並以沙畫影片呈現大師,貧苦勤勞與慈悲精神,乃至幼年時母親帶他到南京,尋找在戰亂中失去音訊的父親,緣遇棲霞禪寺師父志開上人,於12歲剃度的因緣,得知早已結下深厚佛緣,及嗣後佛光緣其來有自。

 自星雲出家後,旋以12年的時間,在南京棲霞禪寺、和其他地方參學,因此展廳裡展示大師,與同時期出家法師的影像舊照,及1946年畢業於,鎮江焦山佛學院的結業證書。如此睹舊物思今人,95高齡的星雲博士,創建幾十所各級學校,內含幼稚園及中小學、到大學研究所的平民教育家,我們根據不完整統計,擁有幾十個博士榮銜。

 然而大師依舊謙虛如常,有如2006年5月26日,獲頒澳洲格里菲斯大學之榮譽博士學位,在致謝詞講題〈做一個富有的佛教人〉有言:「對一個一生從來沒有上正規學校、領過一張畢業證書的人來說,能接受名校,頒發給我榮譽博士學位,確實是非常榮幸!⋯⋯假如我家裡有錢,可以讓我去念書,或許我與佛教的緣分,就不是現在這樣了。所以,是貧窮賜給我的因緣,讓我能做一個富有的佛教人」。

 再如2014年6月28日,獲頒韓國威德大學哲學榮譽博士學位,星雲自在自述:「各位都知道我的生平,我連一張小學的畢業證書,都沒有拿過。但是,承蒙多所學校,頒給我好幾十個榮譽博士、榮譽教授,增加我的榮譽;現在威德大學,也來給我錦上添花,讓我更加感謝」。言外之意明示,靠歌詠隊傳教,用作文班佈道,都屬正道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