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三個“8.23”:1949榕城失利 1958金門砲利 1969威堡勝利

三個“8.23”:1949榕城失利 1958金門砲利 1969威堡勝利

更新时间:2021-08-19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三個“8.23”:1949榕城失利 1958金門砲利 1969威堡勝利



[粥會新聞中心8月19日臺北訊]大陸媒體“海峽融傳媒”,18日午後發布消息一出,〈預官聯誼會代表金馬盟員受邀出席“8.23”63周年紀念活動〉,海峽兩岸頓時傳開,迴響來自四面八方,臺灣方面可以楊思聖之、響和景從一段文字為例:

「陸會長慎重安排,金馬地區盟員、及預官代表與會,其所撰寫報導,在大陸可直接看到,可見兩岸都渴望和平,不要戰爭。上情已轉達《“8.23”戰役63周年紀念活動》主辦單位、中央軍校校友總會秘書長廖旭東將軍,明天19號理事長季麟連上將敬覽大作,謝謝陸老師」。

這段話不長,卻意味深長,出自藍天行動聯盟楊副秘書長留言,讓陸炳文真誠感動,且大受鼓舞,而在今(19)日,表示感謝理解之外,特别重申一貫主張,「我們要公園球場,不要變成為殺戮戰場;我們要常保和平,不要有挑釁戰爭行為!陸博士補充說:在過去整整20年(1949~1969)的時間軸上,很清楚刻劃出3個“8.23”歷史事件:

1、1949年8月23日,榕城失“利”,我國軍朱紹良、李延年部受挫,福州地區戰役結束,省會落敗了,形同福建失守(金馬地區在外);2、1958年同一天,“8.23” 砲戰,金門砲“利”,胡璉上將硬挺,堅守住了金浯外島;3、1969年同日,少棒勝“利”,金龍隊贏球了,取得威堡首冠,振奮民心士氣。這三利之中,有不利有利,唯有和平才有利於共存,加上和睦才有益於共處,更多和諧才有助於共進。

另悉是日活動中,陸博士會講話,和平和睦和諧,正是主軸所在,而致詞的內容,亦均不脫日前,上傳下列短文、〈三個“8.23”不同情境給我的啟發〉:8月16日,晴空萬里,奔馳岀行,訪預官學長,會盟援成員,在往宜蘭途中加油,接到中央軍校校友總會,輾轉通過連絡官楊思聖,電話邀約,出席“8.23”紀念活動,共襄斯舉,仍請作5分鐘講話。

陸炳文當即允諾參加,並於蘭陽平原、員山午餐結束,望著窗外水車,業已完成腹稿,擬將中國近代史上,三個重要時間節點,講述個人這79年來,說是巧也不巧碰上了,三段不為人知小故事,竟與史上三事件相謀合,最後歸結到十字箴言:「和平、奮鬥、興中華、救臺灣」。

第一個故事,1949年的“8.23”。1943年3月10、農曆二月初五,我岀生福建省古田縣,1949年1月杪6歲時,母親帶著大妹一起,自馬尾鎮舊渡口,坐“福船〞即“麻欖〞的小貨船,立有三根桅杆之三風帆船,可載重50~60公噸,全靠潮水和風力航行,經過3天兩夜航抵基隆,再行搭車轉往宜蘭,見到多年不見的父親。

同(1949)年8月23日,福州戰役結束,我國軍失利轉進台金,解放軍進城,閩省從此易幟易手,江山變色(除了金門、連江两縣),陸炳文再也回不了老家,在台定居就是73個年頭。

又有一人情況相當接近,乃福建人許燕,也在那關鍵年4月6日,出生今廈門市轄小嶝前堡村,剛滿月就依當地習俗,由母親帶去金門、官澳村娘家省親,告別往來於金嶝間經商的父親,卻同樣之1949年“8.23”原因,再也回不去故鄉了,只好待在中華民國、有效管轄下的大金門。



第二個故事,1958年的“8.23”。爆發所謂的“八二三砲戰”,金門當天開始,遭到對岸持續44天的砲擊,落彈47萬4千9百11發,這場砲戰造成5顆將星殞落,6位戰地記者、600多位軍民死亡,房屋損毀者9000多間。至於受傷的人,更是不計其數,砲彈並不長眼,軍民都有負傷,輕與重不同而已,最不幸者如許燕。

別人有幸躲砲火,失之交臂逃一劫,他不幸被砲打中,失掉右臂左二指,而彈道來自海西,金廈水域西邊的、老家大小嶝方向,令九歲小許燕不解,是砲彈本不長眼睛,誤打誤中了自己人?抑或就是追著他打?至今無恨也無答案!戰爭無情,和平無價,撫今思昔,唯有撫平歷史傷痕,珍惜當下,方能邁向和平之路。

第三個故事,1969年的“8.23”。中華台中金龍少棒隊小將,首度代表台灣征戰美國威廉波特堡,挑燈夜戰就一舉奪下世界冠軍,直到1996年復興少棒,參賽27屆勇奪17冠;時值我國退出聯合國、台美斷交,民心低迷之際,棒球國際賽連戰告捷,是極少數能讓寶島人與事,躍上國際舞台的盛事,深深激勵全體國人。

此一少棒賽事,每年吸引全球數千萬人,收看電視轉播,扣人心弦受高度關注,當年只要半夜有人放鞭炮,就知道我們又贏球了;這是老一輩國人當年共同記憶,少棒青少棒成棒成了全民運動。所以唯有這一個52載之前的“8.23”,才是健康帶有正能量值得玩味的日子。 

然而就像我原先講過,三個“8.23”不同情境,帶給陸炳文重新的啟發,誠有“奮鬥”的新人生觀、與“服務”的水車哲學二者。前者陸老師因早年長期主持《莒光園地》節目,經常會把內容,發表在《革命軍》,也就是後來改版的、《奮鬥》月刊上面,強調凡革命軍人,要具有新人生觀。

對“奮鬥”的詮釋,前提追求和平,亦即必須把國父孫中山先生、臨終遺命:「和平、奮鬥、救中國!」再加上下列7個字,陸炳文略作修改為:「和平、奮鬥、興中華文化、救國人同胞」,如此與時俱進,始可共促實現。

後者“服務”正是午餐處水車,陸會長直覺觀察發現,過往稻田灌溉靠人力,踩著水車汲水入田地,水車有一半在空中,代表理想,另一半在水裡,則代表現實,現實與理想,要均衡顧及,更需腳踩入水,腳踏實地服務,才能汲水入田,才能獲得水源,水稻才能生長,大家才有米吃。




此一旨在“服務”,所言水車哲學,老長官許水德,生前說過多次,含中央社工會,意思最為到位,我印象特深刻,奉行啟示金句:「只顧理想或現實,或是顧到兩面,卻不努力踩踏水車,那是無法達成目標」。陸博士藉此作為結語,以達標和諧和睦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