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牢記國人把侵略者趕出國土所付出的慘重代價
更新时间:2021-08-18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讓自己牢記國人把侵略者趕出國土所付出的慘重代價
「總長大哥您好!我也到過芷江受降紀念館,買過一些紀念品,為的是讓自己牢記,中國人為把侵略者,趕出我們的國土,而付出的慘重代價。尤其這份《降書》,言明『在中華民國臺灣,⋯⋯內之⋯⋯,應向蔣委員長投降』等語,回味無窮。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一定要牢記使命,國土江山,唯我獨尊,寸土不讓。
「2018年的秋天,天下著密密麻麻的秋雨,我們一行專程來到湖南芷江|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經過14年的抗日戰爭,中國及盟國最終取得了勝利,中國作為主要參戰國,在中國戰區和越南北部,接受日本的投降。而中國戰區的總受降地,則選在懷化芷江,這裡同時又是“飛虎隊”的基地。首先進入眼簾的,就是一座漢白玉的“受降紀念坊”。
樂樂有感於讓自己牢記,國人把侵略者趕出國土,所付出的慘重代價之文指、陸總長日前最早一文題為,〈兩次造訪芷江感受短暫勝利滋味〉:76載之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正午,刻骨銘心的一刻,日本天皇向全世界廣播,願接受波茨坦公告宣言、實行無條件投降的詔書。我全國軍民同胞過往團結一致,承受了日寇的殘酷暴行,付出了慘痛的壯烈犧牲,經過了長期的浴血奮戰,造就了壯闊的抗戰史詩,換來了幾天的慘勝歡喜。
陸炳文回首此一慘勝,有一句話形容最貼切,「八年烽火起蘆溝,一紙降書落芷江」。近年來曾兩次造訪芷江,感受一下短暫勝利滋味。正如2015年9月24日,大陸媒體新聞報導指岀:「海峽兩岸和諧文化交流協進會會長陸炳文一行11人來芷參訪。懷化市台辦主任蔡教明、芷江縣台辦主任張長勇等陪同。
「陸炳文先生一行參觀芷江受降舊址、受降紀念館、受降紀念坊、飛虎隊紀念館、及天后宮。陸會長之前的2013年7月,已來芷參加過第二屆海峽兩岸(芷江)和平文化之旅活動。參觀後,他說:“這是我第二次來芷江參訪,這兩年芷江的變化真大啊!抗戰文化越做越好,不愧為是和平之城、勝利之城!”
「參觀期間,陸會長還向受降紀念館,捐贈了日本投降書縮印本1本,受降館向其頒發捐贈證書。向天后宮捐了贈一幅其本人書寫的書法作品」。陸炳文此行同為“紀念孫中山150歲誕辰暨蒞台參拜媽祖115周年”,“慶祝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70周年”,“兩岸同行中山路、萬眾同拜媽祖廟、一心同圓中國夢”而來。
陸炳文為少數二訪該館的人,一看再看許多歷史現場的還原,例如“中國陸軍總司令部”,門口的牌子上留有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國徽。同樣還原的還有「中國戰區受降典禮會場」,屋內除了桌案等物品,還有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與中國國民黨旗,牆上也掛有國父孫中山、委員長蔣中正的畫像,以及〈總理遺囑〉、〈軍人讀訓〉和〈青年十二守則〉等民國文件。
目前重修完好的受降紀念坊,包括新建的受降紀念館、和還原的受降舊址同屬一個園區,這裡曾獲國台辦授予「兩岸交流基地」。近幾年有某些人,受到不正確的歷史論述誤導,誤以為日本只向聯合國投降,或說只向盟軍、美國投降,並不是單獨向國府投降,並以此演繹成「中華民國無權慶祝台灣光復」,這個錯誤看法和台獨論調,遇到芷江受降這件歷史事實,自然而然就不攻自破,湮沒無聞而必然消音。
湖南芷江是日軍投降儀式的第一起,之後在中國戰區各地還舉行15起,最後一起就是1945年10月25日的臺灣台北受降典禮。粥會名賢何應欽上將是當事人最清楚,陸炳文承乏粥會,掌鍋兼捏瓢最久、接觸相關歷史文獻文物最多,在此最有資格且最權威呼籲:兩岸同胞至少都要去一趟受降芷江,接受軍民戰勝日寇史跡還原的洗禮,接受日本國向國府投降不爭的史實,接受臺灣光復重回祖國懷抱的史證。
芷江“血”字造型受降紀念坊,始建於1946年2月間,是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的精神標誌,是全國軍民同胞血淚凝結的歷史豐碑,是全世界反侵略戰事成功的重要見證,是全球迄今僅有6座大型凱旋門之一(羅馬、柏林、米蘭、巴黎、芷江、平壤)。坊上嵌刻有蔣中正、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于右任、孫科、王東原、居正、王雲五等軍政要人(其中何、于、孫、居4位皆粥賢)的題詞,和《芷江受降坊記》206字銘文。
「總長大哥您好!我也到過芷江受降紀念館,買過一些紀念品,為的是讓自己牢記,中國人為把侵略者,趕出我們的國土,而付出的慘重代價。尤其這份《降書》,言明『在中華民國臺灣,⋯⋯內之⋯⋯,應向蔣委員長投降』等語,回味無窮。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一定要牢記使命,國土江山,唯我獨尊,寸土不讓。
「2018年的秋天,天下著密密麻麻的秋雨,我們一行專程來到湖南芷江|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經過14年的抗日戰爭,中國及盟國最終取得了勝利,中國作為主要參戰國,在中國戰區和越南北部,接受日本的投降。而中國戰區的總受降地,則選在懷化芷江,這裡同時又是“飛虎隊”的基地。首先進入眼簾的,就是一座漢白玉的“受降紀念坊”。
樂樂有感於讓自己牢記,國人把侵略者趕出國土,所付出的慘重代價之文指、陸總長日前最早一文題為,〈兩次造訪芷江感受短暫勝利滋味〉:76載之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正午,刻骨銘心的一刻,日本天皇向全世界廣播,願接受波茨坦公告宣言、實行無條件投降的詔書。我全國軍民同胞過往團結一致,承受了日寇的殘酷暴行,付出了慘痛的壯烈犧牲,經過了長期的浴血奮戰,造就了壯闊的抗戰史詩,換來了幾天的慘勝歡喜。
陸炳文回首此一慘勝,有一句話形容最貼切,「八年烽火起蘆溝,一紙降書落芷江」。近年來曾兩次造訪芷江,感受一下短暫勝利滋味。正如2015年9月24日,大陸媒體新聞報導指岀:「海峽兩岸和諧文化交流協進會會長陸炳文一行11人來芷參訪。懷化市台辦主任蔡教明、芷江縣台辦主任張長勇等陪同。
「陸炳文先生一行參觀芷江受降舊址、受降紀念館、受降紀念坊、飛虎隊紀念館、及天后宮。陸會長之前的2013年7月,已來芷參加過第二屆海峽兩岸(芷江)和平文化之旅活動。參觀後,他說:“這是我第二次來芷江參訪,這兩年芷江的變化真大啊!抗戰文化越做越好,不愧為是和平之城、勝利之城!”
「參觀期間,陸會長還向受降紀念館,捐贈了日本投降書縮印本1本,受降館向其頒發捐贈證書。向天后宮捐了贈一幅其本人書寫的書法作品」。陸炳文此行同為“紀念孫中山150歲誕辰暨蒞台參拜媽祖115周年”,“慶祝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70周年”,“兩岸同行中山路、萬眾同拜媽祖廟、一心同圓中國夢”而來。
陸炳文為少數二訪該館的人,一看再看許多歷史現場的還原,例如“中國陸軍總司令部”,門口的牌子上留有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國徽。同樣還原的還有「中國戰區受降典禮會場」,屋內除了桌案等物品,還有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與中國國民黨旗,牆上也掛有國父孫中山、委員長蔣中正的畫像,以及〈總理遺囑〉、〈軍人讀訓〉和〈青年十二守則〉等民國文件。
目前重修完好的受降紀念坊,包括新建的受降紀念館、和還原的受降舊址同屬一個園區,這裡曾獲國台辦授予「兩岸交流基地」。近幾年有某些人,受到不正確的歷史論述誤導,誤以為日本只向聯合國投降,或說只向盟軍、美國投降,並不是單獨向國府投降,並以此演繹成「中華民國無權慶祝台灣光復」,這個錯誤看法和台獨論調,遇到芷江受降這件歷史事實,自然而然就不攻自破,湮沒無聞而必然消音。
湖南芷江是日軍投降儀式的第一起,之後在中國戰區各地還舉行15起,最後一起就是1945年10月25日的臺灣台北受降典禮。粥會名賢何應欽上將是當事人最清楚,陸炳文承乏粥會,掌鍋兼捏瓢最久、接觸相關歷史文獻文物最多,在此最有資格且最權威呼籲:兩岸同胞至少都要去一趟受降芷江,接受軍民戰勝日寇史跡還原的洗禮,接受日本國向國府投降不爭的史實,接受臺灣光復重回祖國懷抱的史證。
芷江“血”字造型受降紀念坊,始建於1946年2月間,是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的精神標誌,是全國軍民同胞血淚凝結的歷史豐碑,是全世界反侵略戰事成功的重要見證,是全球迄今僅有6座大型凱旋門之一(羅馬、柏林、米蘭、巴黎、芷江、平壤)。坊上嵌刻有蔣中正、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于右任、孫科、王東原、居正、王雲五等軍政要人(其中何、于、孫、居4位皆粥賢)的題詞,和《芷江受降坊記》206字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