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一塊取土搭橋鋪路起造台閩同名村 * 王桂明

一塊取土搭橋鋪路起造台閩同名村 * 王桂明

更新时间:2021-04-09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一塊取土搭橋鋪路起造台閩同名村 * 王桂明

原標題:閩台同宗同名村:雲林水林顏厝寮 


臺灣閩台同宗同名村交流中心兼主任陸炳文老師,4月8號一早PO上群組短文、〈送禮有學問泥土大米派上用場〉,勾起了為生的回憶,特别是牢牢記得陸老師,說過那一句刻骨铭心的話:

「寶島臺灣,這一片土地,我們踩著,渡海來台的祖先們,也曾先後踩過,踏踏實實!台閩地區,這幾塊泥土,我們採取,寄語後來者,記得你我採過,實實在在!」--陸炳文


時間過得真快,回想6年多之前,2015年6月1日,就在陸老師的帶領下,一行5人前往南台灣,進行田野調查,此行,陸老師將之定為「和諧之旅114」南台灣之行。

我們其他成員,當天從新竹開車前往–高鐵嘉義站,與他會合,出發前,陸老師給我們一個任務:往嘉義沿途,經過各縣市,方便時各取一小把該縣市泥土,並且說明,這些泥土將選用於「2015年閩台同宗同名村」活動。


我們取好新竹市湳雅公園的泥土後,取道中山高速公路一路南下,沿途的苗栗公館,台中后里,彰化溪州,皆適時下交流道各取一小袋泥土,且在夾鏈袋上標示泥土的採取地點。

與陸老師會合後,一行人隨即前往雲林,先去北港朝天宮參拜媽祖,這是陸老師首倡萬眾同拜媽祖信眾祈福行,7年以來的第66間宮廟,他當天帶領大家“書祭”以書法,來致祭媽祖的首見儀式。


接著前往位於雲林縣水林鄉的“開台第一庄–顏厝寮”參訪,同時採取開台第一庄–顏厝寮的泥土。回程途經北港圓環,陸老師赫見「顏思齊先生開拓臺灣登陸紀念碑」立即指示全員下車拍照。

陸老師將此行所採取的各縣市泥土,攜往廈門參加「閩台同宗同名村:心連心」活動,連同泉州、漳州、廈門等地的泥土,置於九方格。可惜運送途中不小心,讓這些泥土有點混了,因而衍生“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你儂我儂”的佳話,以及今日〈送禮有學問泥土大米派上用場〉的“送禮學”。


他在廈門活動之中,送禮前說明便提到,雲林顏厝寮的發展:顏厝寮附近有兩口七角井,這是水林鄉的地方特色之一,而顏思齊的故鄉祖籍地顏厝寮也有七角井,兩地同樣型式的民生用水設施,有別於一般的圓形井、六角井與八角井。

顏厝寮隸屬於雲林縣水林鄉水北村,時任村長洪茂仁先生於2002年9月20日為七角井撰文立碑,茲抄錄部分〈七角井碑文〉如下:「明朝末年,西元一六二一年,福建人顏思齊率眾渡台拓墾,在水林(水漆林)顏厝寮聚居耕牧,在中庄掘井,方塊壁磚為材,應用拱樑原理建構井壁…,寬四尺許,深達兩丈餘,成七角狀…。


「中庄七角井,古意盎然,三百八十一春秋,朝夕湧泉,生生不息…」。洪茂仁村長撰立碑文,至今已十有九年,碑文敘述當年的七角井已經有三百八十一春秋,筆者掐指一算,中庄七角井今年恰好滿四百歲(1621–2021年),值得特別慶賀。

上述的顏厝寮與七角井,顯現兩岸的顏厝寮,具有相同地名與民生設施的關聯性,是名符其實的閩台同宗同名村。我們一塊跟著陸老師,取土搭桥並铺路,同時起造台閩同名同宗村,溝通交流融合發展平臺,你我還是在做一大功德。


由此可見,當初一起去取土,不只是想到童趣,玩泥巴好玩而已,更多的是很好奇,拿著這6坨爛泥,到底有什麼用途?這件事早已暗示,在泥土大米之外,還會有茶禮等等,如今真相大白了,頗有如釋重負感!

(本文作者王桂明,為臺灣閩台同宗同名村交流中心副主任兼執行長、臺灣姓氏研究學會理事、姓氏族譜專家,脫稿於2021年4月8日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