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件舊羊毛衣.一段新不了情 * 王 星
更新时间:2021-03-29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兩件舊羊毛衣.一段新不了情 * 王 星
「是敵是朋分不清,有時為敵反生情。初時為友終反目,痛者為親仇者贏」。陸炳文未是草
原標題:再憶陸博士炳公三面不捨之緣
3月23日上午,因家事來雲南昆明一周之際,意外接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海峽兩岸和諧文化交流協進會會長陸炳文博士電話。
說昨夢羅小林在天國,穿著陸博士轉贈的、恩師沈之岳先生毛衣之事,委託我為其與羅小林的緣分,寫一片段回憶。
雖只是近十年前的記憶,但我還是如播放老電影一樣,既有片斷清晰,又偶有斷裂暇疵。這幾天,抽空電話相關人員,確認回憶內容。
陸博士與羅小林的緣分,是從2012年12月攜夫人,第一次上島參訪時開始的。羅小林雖不是軍人出身,而係土生土長的大陳山人,大陳島墾荒精神已深入骨髓。
得空之餘,又瞭解到:羅小林從小在島上生活,從未服過兵役(已經羅妻確認),但有軍人的剛毅、和吃苦耐勞的性格,總穿一身深藍色工勤服裝,這樣的標籤,給人以軍人形象。
他約在2002年左右,租賃了上大陳宗南山莊(現名:胡宗南指揮部)及附近場地,開始以特色旅店營生,後名:小林民宿。羅為人熱情豪爽,大陳歷史耳熟能詳,其幽默風趣、口若懸河的講解風格,使其擁有一批"鐵粉",兩岸主客多年聯繫不斷,皆成朋友。
還記得陸博士第一次到訪,就被羅小林牽著手探訪山野,探尋坑道,一一講解,親切莫名,離別之前,儼然已是多年老友。
說起羅小林的特色經營,皆因他基本包攬了,上大陳島胡宗南指揮部,景點的導遊講解,都是些慕名而來的遊客,而臺灣遊客,特別是原大陸赴台的老兵,更是至此必去的。
據其妻回憶:羅生前憑著不斷增加,上島臺灣老兵回憶的資訊,加上其滿腔的熱情,近二十年來,對租賃領域傾注心血,自發修整。記得十六年前,我曾在大陳鎮分管旅遊工作時,也是因相互理解信任,才在此景點的初步開發上,形成合力與收穫的。
炳公每次參訪大陳島,都要去宗南山莊,這成就了2014年2月,第二次上島"轉贈毛衣"的典故。(略,前兩年寫文記載過),此次冬季赴島,是陸博士輾轉杭州、椒江章安考察後上島的。
一切都是剛剛好,剛好沈之岳先生,素有"大陳義胞之母"之稱,剛好2011年,師母沈徐露女士,在沈之岳百歲冥誕時,將沈師貼身毛衣賜贈陸博士,此行剛好帶著這件毛衣,而那天陸博士又貼身穿著。
陸博士在第四次成行大陳島前,驚聞小林因病過世,曾來電於我確認,語氣皆是婉惜與不捨,而與羅小林的三次會面之緣,也盡於此。
在2018年7月,炳公第三次上島,直奔上大陳,特地為三個月後的"海峽兩岸和諧文化交流團"成行,作前期踏點之行,兩人一一踩踏線路,一拍即合落實相關事宜,並定好再見之約。
不想沒過兩月,意外著實打亂了博士的計畫,他為不久後的重要成行,憂心忡忡,音訊在海峽這一頭的我,聽得尤為清晰。
羅的意外辭世,對於炳公剛剛起步的、大陳與臺灣民間交往事業,如突遇奏曲斷弦,令他唏噓扼婉。而人生之無常,生命之脆弱,唯願生者前赴後繼,共同打造兩岸間,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且行且珍惜。
王 星 2021年3月28日 於雲南昆明
陆炳文按:當年有幸,恩師留給我的羊毛衣,一共兩件:其一灰白色,開襟那件,送給小羅;另一純白的,套頭毛衣,今天28日特地搭配史瑛衣著,取出穿上,共進午餐,並配合妳、我和內子在大陳之女性友人、王星的大作,緬懷過去,策勵未來,目標合而為一,自信心十足矣!
炳公日前,上傳短文,題為《是友否分不清有時為敵反生情》,文曰:1964年母局沈前局長之岳先生,一入主司法行政部調查局,未幾就三令五申,不准局裏結幫成派,看似簡單事,其實並未完全根除。
眾所週知,大陳幫和法商學院派,依然故我,存在局本部及各單位。多數人敢怒不敢言,並深受其害,我可直言不諱,勇於面報沈局長,當然被"某人",視為眼中釘,遭單位集體霸凌,敵友分明難共處、中統革命家庭。
局裡容不下,正義凜然者如我輩,只有隨沈師,遠走中央社工會履新,結果43年來只我遍走大陳新村,依舊替大陳保母照拂義民後代,更僅我一人6登大陳列島訪舊,以找回66載前遺跡與德政留痕。
一件舊毛衣,勾起是敵是友憶述,世事就是這麼弔詭,而不可思議,我一上大陳島,就交上新住民好朋友包括羅小林,像一名退役老兵,留守宗南山荘,不但保護國軍史跡陳列舊文物,其中還有蔣委員長著戎裝照片,讓我一時之間,分不清敵友關係。
二話不說,先脫下身穿灰羊毛衣,乃展抱之父遺物,經家人轉贈者,慨然送給羅君,以謝其重情重義,總不會又感覺"肉麻"吧?人世間還有什麼比情義更重要?旋出七言絕句拙詩、《昨夜夢見大陳共軍老兵羅小林在天國穿著我所轉送沈師毛衣有感》:
「是敵是朋分不清,有時為敵反生情。初時為友終反目,痛者為親仇者贏」。感於兩件舊羊毛衣,有灰有白,越端詳越費思量!產生一段新不了情,孰敵孰友,越交往越分不清!
「是敵是朋分不清,有時為敵反生情。初時為友終反目,痛者為親仇者贏」。陸炳文未是草
原標題:再憶陸博士炳公三面不捨之緣
3月23日上午,因家事來雲南昆明一周之際,意外接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海峽兩岸和諧文化交流協進會會長陸炳文博士電話。
說昨夢羅小林在天國,穿著陸博士轉贈的、恩師沈之岳先生毛衣之事,委託我為其與羅小林的緣分,寫一片段回憶。
雖只是近十年前的記憶,但我還是如播放老電影一樣,既有片斷清晰,又偶有斷裂暇疵。這幾天,抽空電話相關人員,確認回憶內容。
陸博士與羅小林的緣分,是從2012年12月攜夫人,第一次上島參訪時開始的。羅小林雖不是軍人出身,而係土生土長的大陳山人,大陳島墾荒精神已深入骨髓。
得空之餘,又瞭解到:羅小林從小在島上生活,從未服過兵役(已經羅妻確認),但有軍人的剛毅、和吃苦耐勞的性格,總穿一身深藍色工勤服裝,這樣的標籤,給人以軍人形象。
他約在2002年左右,租賃了上大陳宗南山莊(現名:胡宗南指揮部)及附近場地,開始以特色旅店營生,後名:小林民宿。羅為人熱情豪爽,大陳歷史耳熟能詳,其幽默風趣、口若懸河的講解風格,使其擁有一批"鐵粉",兩岸主客多年聯繫不斷,皆成朋友。
還記得陸博士第一次到訪,就被羅小林牽著手探訪山野,探尋坑道,一一講解,親切莫名,離別之前,儼然已是多年老友。
說起羅小林的特色經營,皆因他基本包攬了,上大陳島胡宗南指揮部,景點的導遊講解,都是些慕名而來的遊客,而臺灣遊客,特別是原大陸赴台的老兵,更是至此必去的。
據其妻回憶:羅生前憑著不斷增加,上島臺灣老兵回憶的資訊,加上其滿腔的熱情,近二十年來,對租賃領域傾注心血,自發修整。記得十六年前,我曾在大陳鎮分管旅遊工作時,也是因相互理解信任,才在此景點的初步開發上,形成合力與收穫的。
炳公每次參訪大陳島,都要去宗南山莊,這成就了2014年2月,第二次上島"轉贈毛衣"的典故。(略,前兩年寫文記載過),此次冬季赴島,是陸博士輾轉杭州、椒江章安考察後上島的。
一切都是剛剛好,剛好沈之岳先生,素有"大陳義胞之母"之稱,剛好2011年,師母沈徐露女士,在沈之岳百歲冥誕時,將沈師貼身毛衣賜贈陸博士,此行剛好帶著這件毛衣,而那天陸博士又貼身穿著。
陸博士在第四次成行大陳島前,驚聞小林因病過世,曾來電於我確認,語氣皆是婉惜與不捨,而與羅小林的三次會面之緣,也盡於此。
在2018年7月,炳公第三次上島,直奔上大陳,特地為三個月後的"海峽兩岸和諧文化交流團"成行,作前期踏點之行,兩人一一踩踏線路,一拍即合落實相關事宜,並定好再見之約。
不想沒過兩月,意外著實打亂了博士的計畫,他為不久後的重要成行,憂心忡忡,音訊在海峽這一頭的我,聽得尤為清晰。
羅的意外辭世,對於炳公剛剛起步的、大陳與臺灣民間交往事業,如突遇奏曲斷弦,令他唏噓扼婉。而人生之無常,生命之脆弱,唯願生者前赴後繼,共同打造兩岸間,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且行且珍惜。
王 星 2021年3月28日 於雲南昆明
陆炳文按:當年有幸,恩師留給我的羊毛衣,一共兩件:其一灰白色,開襟那件,送給小羅;另一純白的,套頭毛衣,今天28日特地搭配史瑛衣著,取出穿上,共進午餐,並配合妳、我和內子在大陳之女性友人、王星的大作,緬懷過去,策勵未來,目標合而為一,自信心十足矣!
炳公日前,上傳短文,題為《是友否分不清有時為敵反生情》,文曰:1964年母局沈前局長之岳先生,一入主司法行政部調查局,未幾就三令五申,不准局裏結幫成派,看似簡單事,其實並未完全根除。
眾所週知,大陳幫和法商學院派,依然故我,存在局本部及各單位。多數人敢怒不敢言,並深受其害,我可直言不諱,勇於面報沈局長,當然被"某人",視為眼中釘,遭單位集體霸凌,敵友分明難共處、中統革命家庭。
局裡容不下,正義凜然者如我輩,只有隨沈師,遠走中央社工會履新,結果43年來只我遍走大陳新村,依舊替大陳保母照拂義民後代,更僅我一人6登大陳列島訪舊,以找回66載前遺跡與德政留痕。
一件舊毛衣,勾起是敵是友憶述,世事就是這麼弔詭,而不可思議,我一上大陳島,就交上新住民好朋友包括羅小林,像一名退役老兵,留守宗南山荘,不但保護國軍史跡陳列舊文物,其中還有蔣委員長著戎裝照片,讓我一時之間,分不清敵友關係。
二話不說,先脫下身穿灰羊毛衣,乃展抱之父遺物,經家人轉贈者,慨然送給羅君,以謝其重情重義,總不會又感覺"肉麻"吧?人世間還有什麼比情義更重要?旋出七言絕句拙詩、《昨夜夢見大陳共軍老兵羅小林在天國穿著我所轉送沈師毛衣有感》:
「是敵是朋分不清,有時為敵反生情。初時為友終反目,痛者為親仇者贏」。感於兩件舊羊毛衣,有灰有白,越端詳越費思量!產生一段新不了情,孰敵孰友,越交往越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