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今日台灣最大悲哀就是沒有像吳稚暉這樣壞透了的好人

今日台灣最大悲哀就是沒有像吳稚暉這樣壞透了的好人

更新时间:2020-11-01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今日台灣最大悲哀就是沒有像吳稚暉這樣壞透了的好人


[粥會新聞中心11月1日臺北訊]今天11月1日,又是一個新月份的開始,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陸炳文博士,也用一個喜樂的心情通知張后明、全粥總國畫推廣委員會的主委,歡迎得便來取《吳稚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俾能與《吳稚暉學術研討會實錄》補齊全,閱讀這位從不入公家,可沒有做過一天的官,只任黨職中央評議委員,深入探索吳雅老一生,功在國家社會的勤勞。

陸炳文長期以來,作為吳稚暉學術研究研究中心兼任主任,這可是但憑一己棉薄之力,在台成立獨一無二的研究機構,並曾拍攝過兩部吳生平事略紀錄片,獨力主辦了全台最近廿多年來,唯一的一場大型學術研討會議之結晶,自己亦自然而然成了“吳學”(吳稚暉學術)權威學者,引導全球華人社會子弟,進入兩個專門學習領域,也就是危機溝通管理、與工業職業教育之堂奧。


粥翁指出:我早就奉吳稚暉為粥會精神導師,更早還尊吳氏作“近代中國第一位危機處理專家”、以及“中華工業教育先行先試第一人”,為此追封稱號專程去過法國里昂,到中法大學遺址博物館找回證據,包括民初旅歐教育運動史料,查實吳稚暉在1913年,參與孫文發起的二次革命失敗後,於9月遠走歐洲。就在這一段時間,吳稚老創辦里昂中法大學,並自仼校長兼撞鐘,同時發起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呼籲中國青年到海外,以半工半讀方式留學,有如大陸的周恩來、鄧小平等,臺灣的鄭彥棻、黃季陸等,都曾參加而學成歸國。

期間他提出「勞工神聖」、「雙手萬能」的理想,領導員生親自動手興建校園來實踐;在校內尚且柔性勸導下,成功化解左派同學罷課學潮,和校外實習工廠罷工之雙重危機,創制的功勞是值得崇敬,而應大書特書的一段、旅歐留法教育運動史。


陸博士強調:吳稚暉的革命實踐理論和實務,崇尚言之有物,不要空口說白話;追求實事求是,也不要言過其實。比如他最討厭,有人跟他提到,某一個政治運動,或一項文化活動,講了大半天,我問他目的何在?跟你我有什麼關係?都搞不清楚,那麼有什麼好講?浪費生命事小,簡直虛擲光陰!

要從事務實的工作,千萬不可務虛;請多做有意義的事,切莫專打高空!因此有人會對他恨之入骨,我是研究他深入骨髓,了解他進入神髓!陸炳文補充說明:蔣介石就有這個寬宏雅量,容忍吳稚暉針貶時事批評,不但不以為意還奉為國師,換成別人恐怕早已被消失。今日台灣最大的悲哀,就是沒有像吳稚暉這樣,壞透了的好人;我們需要這樣的人,又應該是什麼樣子呢?嘴巴壞,心地卻很善良;存好心,不說好聽的話。


眾所皆知,一個人的偉大,不在八面玲瓏,不在乎討好人的人,而是有人喜歡,也有人討厭者,兩極化的居多;若欲面面俱到,反而兩面不是人,老好人一定被世俗淹沒,存世者必有其性格,自然會得罪部分人。吳稚暉就是這種人,有人駡他「一個壞透了的好人」,更多的人折服於他,誰都敢罵,包括蔣介石,老蔣可沒駡過他。不做朝政大官,所以公正客觀;不求自己名利,所以看見公益!

粥會名賢于右任題詞:「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正是此義,送給蔣經國,心意明顯,影響也深遠。日前陸炳文為文用意亦即同題為,〈吳稚暉竟被提前62分鐘過世〉:1953年10月30日深夜,黨國元老吳稚暉於臺北逝世,享年88歲。


次日31號,適為蔣介石66歲華誕。同年12月1日,吳稚老門生蔣經國,按照遺囑,將吳氏遺骨,空運其到金門,再雇用一條漁船,「把它葬於廈門南面海底」;之前還有舉行追悼會,老蔣曾題詞「痛失師表」。以上這段史事,今人莫不關心;另就一般老人,過去普遍認知,紅白事隔一天,然而在事實上,稚老去世時間,確實並非如此。

67載之前的同一天,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世上知情者並不多,活人活口更只有我,且容揭開神密面紗,還原歷史上的真相!「民國42年10月30日下午11時28分(中原標準時間),當吳稚暉先生彌留時,蔣主任經國肅立先生病榻前,手扶床架,表情嚴肅,延至31日凌晨1時,主治醫生專業宣佈,藥石罔效而告不治,親屬代表陳洪負責報時。


「但在場友好暨親屬,均感此時茲事體大,面面相覷不敢作主,小蔣見狀始符眾望,難為作岀痛苦決定,迴避老蔣當天生日,親自宣佈逝世時間,十足提前了62分鐘,竟被認定早已過世;陳洪同時發言指出,親屬對此絕無異議;又稱先生盡瘁黨國,至死方已了無遺憾,嫡系親屬皆不在台,自宜交由國家治喪。

「張道藩旋即入內,率領先生友好暨親屬數十人,向遺靈行三鞠躬禮致哀。再與張其昀、王世杰等轉往休息室,商討治喪發布新聞事宜,並推沈昌煥發布新聞。嗣由張其昀拆封遺囑。吳稚暉遺囑內容,所講雖為家務事,惟富有教育意義。


「吳氏將抵台以後,數年來之微薄收入,包括薪津,蔣介石贈與之醫藥費、鬻書潤例諸款,除去開支,所有剩餘,存在第四信用合作社,全為倒賑。先生在結賑時寫上“恰當”兩字。至遺囑後之少數收入,先生分別贈給指定清寒親戚。吳稚暉臨終遺囑上,只寫一句警世名言:『生不帶來,死乃支配,可恥!』」。


生不帶來,死帶不走,留著孤芳自賞,不如公諸粥友。文中附圖數幀,彌足珍稀諸如:錢明波為照片重新調理顏色、入住醫院已有病容卻露笑容、吳稚暉病逝前彌留臥床狀態、蔣公六秩晉六華誕長壽煙盒等,均為首次公開,尤其可見可貴,平易近人的偉人偉大之處!與壞透了的好人好在那裡?


昨天適逢蔣公133歲冥誕,似乎也被多數人遺忘,我作為一個感恩的人,一早遙向桃園之慈湖,恭敬地獻上心香一瓣;繼而根據粥會史料,細述當時事實原委,小蔣在師恩與親情,自然思緒與激蕩中,所流露出兩全抉擇,而出現善意之謊言,同時解決尷尬問題。

話說從頭,吳稚老辭世前2年,就預立好遺囑,希望海葬骨灰;生性諧趣的吳氏,這段遺囑很奇特,竟以代擬總統令的方式,行其文曰: 「△△年△月△日奉總統令總統府資政×××遺囑火化於中華民國××年×月×日,骨灰由海艇國葬於中華民國南海。此令。


「用百元雇一漁艇,張旗曰國葬艇,即所謂骨灰由海艇國葬矣。骨灰置一瓦器用繩密繫之。若推墜此器於海時,雇四樂工大奏國樂(非國葬而海葬者可省)尤副國葬之實。禮盛費省,才合火化海葬之意。40年9月27天明時候」。(事見台灣新生報,民國42年12月1日)

聯合國"世界百年文化學術偉人"榮譽稱號得主、我尊之"粥會精神導師"的吳稚暉,1949年來台之後,身體一直不是很好,才會預立怪異遺囑,妙絕時人聞所未聞;其一生不願見醫生,最後實在病嚴重了,中央強迫入台大医院治療,甚至生氣地表示:「可以去見閻王了」。其間尚有一件軼聞,避之祝壽唯恐不及,就是生前從不過生日,就怕驚動閻王找上門!


根據臺北粥會第2任會長李石曾粥賢,在其病重住院期間,探望時寫下的日記載:「稚老在醫院晤面,屢次表示欲到美國,看子淑微就醫情況,俟較愈再往,而卒未能成行,稚老憾事……」。日記中還記錄說,如果能成行美國,也不會海葬金門了,歷史則可能要改寫。從上面這段文字來看,史實真的被我改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