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炳文:兩地居民本一家阿同什麼時候可自由去回閩台間
陸炳文:兩地居民本一家阿同什麼時候可自由去回閩台間
[粥會新聞中心9月10日臺北訊]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陸炳文博士,今天10號出發去新北,蘆洲同名村李氏古厝,錄製電視節目《居同厝:閩臺割捨不斷的臍帶》片段內容,牽涉到臺灣閩台同宗同名村交流往事多,特別容易心生〈同名村·居同厝·咱阿同〉念頭。
40載之前的此際,1980年中秋前夕,我人在金門講學,某日來到小金門、也就是烈嶼海邊,面對咫尺近廈門,忽然就橫生一念,兩地居民本一家,阿同什麼時候可,自由去回金廈間,無任何人為障礙,無拘無束地交流,孰令致之一水隔?
廈門島又稱鷺島、或銀城,島簡稱“鷺”的叫法,一如白鷺稱銀鳥,由來已久且自然。鄭成功昔有舊部、阮旻錫詩人就以,“鷺嶼”為題作了詩。今日廈門航空機上,空服員廣告播音,詞中有句:「白鷺永-----」;而廈航俱樂部名字叫做白鷺,常旅客計畫則稱之白鷺會員,事屬天經地義,早就習以為常。
陸老第一次登鷺,詳細時間記不得,只曉得這座城市,與白鷺緣分深厚。上世紀80年代,廈門市評選市樹、市花、市鳥,在這場全民參與的評選中,白鷺在市鳥評選環節,佔總票數的96.5%。如今白鷺依然紅,是遊人心目中的,廈門“形象代言人”。
還有那一座白鷺女神雕塑,就設在廈門的白鷺洲公園內,她既是鷺島的象徵,又為廈門城市記憶的表徵。白鷺女神像身姿優美、嫻靜地跪坐在一塊巨岩上,梳理著一頭長髪,肩上還停著一隻小白鷺,許多遊人至此,無不駐足拍照,留下永恆紀念。
如此才會在8日突發奇幻想法,〈我登鷺赴㑹喜歡上美自由和愛〉:昨天前往臺北市政府洽公,得知就在“卄”造型市政大樓(該建築工程,乃我任職BES時承造),我們面對它的左手邊,松仁和松高路交叉口,某棟金融中心大樓門前,立有一整排〈奇幻鳥〉雕塑,非常吸睛。
兩旁各站三隻白鷺鷥,亦即銀鳥出色又出眾,我好奇心驅使下赴會,登鷺島並且拍照留影,屬於公共空間美術工藝品,是知名法籍藝術家的傑作,鏤空金屬大白鷺,所呈現三大主題:美、自由、和愛,交織傳遞出來,植入我心深處。
另一側還有一座,由島内藝術家朱銘打造的、作品〈打高爾夫〉,又讓我想起,常在淡水打球,大屯高爾夫球場;坐上環保電瓶車,巡場沿途球道中,就屢見黃頭鷺、也就是牛背鷺,而逐漸喜歡上牠,所呈現平等、博愛、人道精神。這正表示另類的美、和諧、與愛,一種友善生態環境。
以上,全是我們所追尋的,一個境界與夢想地;它具有普世之價值,亦如雕塑白鷺身上,奇幻紋理係以美麗文字,組合中乍現仍有玄虛,找出啟發人心的字句。陸炳文末了自忖:兩地居民本一家,阿同什麼時候可,學習鷺鳥無束縛,自由去回台閩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