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見味知箸:筷子乃華夏飲食文化的標誌 * 方 雲

見味知箸:筷子乃華夏飲食文化的標誌 * 方 雲

更新时间:2020-07-01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見味知箸:筷子乃華夏飲食文化的標誌 * 方 雲

筷子,華夏飲食文化的標誌之一,世界上主要的常用餐具之一。手握筷子用膳,是為中國人的標誌。


先秦時,"筷子"叫做"梜",為與木制"夾子"作區別,後秦改稱為"箸"。箸:由"竹字頭與者"組成,"者"的象形原意為架火"燒煮",與"燎"字同源。故"箸"字顧名思義釋義:"竹制,用以配合烹製及啖食的餐具"。《說文》釋義箸:"飯攲也。"飯時用來夾菜的筷子。

秦末,幸得遁世高士黃石公所贈之"素書",而成就"帝王之師"的西漢第一謀士張良,曾在餐桌上就"箸"論勢,為劉邦謀劃天下。見《史記·留侯世家》:“請借前箸以籌之。"是為"借箸代籌"典故的緣由。

當年劉邦與項羽相持不下,有叫酈食其的儒生,給劉邦出了個分封戰國時期六國後代的主意。劉邦舉棋不定,吃飯時,徵詢張良意見。張良立即表示堅決反對,並從劉邦的食案上抓過一把筷子說:“請讓我以這把筷子來為大王籌畫。”

接著據以條分縷析,從八個方面力斥這種主張的危害,每提出一個理由,就擺出一根筷子。劉邦接受了張良的主張,收回成命,避免了分裂割據現象的出現,成就了兩漢四百年的統一大業。

此為成語“借箸代籌”的由來,亦謂之“張良借箸”。"張良借箸":原意是借你前面的筷子來指畫當前的形勢。後比喻從旁為人出主意,計畫事情。


明代劉基(字伯溫),曾作詩形容這一情節。朱元璋問劉基:“能詩乎?"劉答:“儒者末事,何謂不能?”此時朱元璋正用餐,便手指面前的斑竹筷子令劉即興作詩。劉即席口賦兩句:“一對湘江玉並看,二妃曾灑淚痕斑。”朱元璋皺眉不悅道:“秀才氣味。”待後兩句出口:“漢家四百年天下,盡在留侯一借間!”朱元璋聽罷,擊案稱讚,龍顏大悅。

宋元以後,因民間素有流傳船民忌諱行船滯"注"一說,借古字“夬”,有決絕、決斷之意,用快之意含,明時改稱"箸"為"筷"。"子"則為十二地支位列第一的起始,中國人向來尊學養人品至高者為"子",引稱"筷"為"子",足見中國人視"民以食為天"的深刻蘊意:

1、筷子一頭圓、一頭方,圓象徵天 ; 方象徵地 ; 由此對應天圓地方,這是中國人對世界基本原則的理解。

2、手持筷子時,拇指食指在上,無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間,是為天地人三才之象,體現中國人對人和世界關係的理解。

3、中國人遵循太極和陰陽的理念。太極是一,陰陽是二,一分為二,寓示著世間萬事萬物的對立統一,陰與陽,合二為一,意味著一個完美的結果。


4、使用筷子在"一動與一不動"的配合之間,體現了中國人"易"之於"變與不變"之間的哲學理念。

5、筷子的標準長度為七寸六分,代表了人有七情六欲,以此說明人和動物的雲泥之別。

有日本學者對筷子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發現,用筷子進食時,要牽動人體三十多個關節和五十多條肌肉,從而刺激神經系統的內在活動,有助於人的動作靈活、思維敏捷。


中國人使用筷子幾千年,衍生出了許多的用筷禮節:夾起食物,不應該放回盤碟;不能用筷子對著人或用餐時拿筷子指手畫腳;不與他人的筷子相爭;不要將筷子插入米飯中;不興挾菜時翻底抖菜 ;席間一般只挾面前菜肴 ;不興用筷子敲碗等等。

筷子及其筷子文化,是中國人生存壯大的智慧結晶,它沁入了我們的基因血脈,吃白米飯少不了它,清粥配小菜也用它,生活須臾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作者方雲,上海雲玉粥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