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翁深度解析文人雅集粥會名列中華國史的前世與今生
粥翁深度解析文人雅集粥會名列中華國史的前世與今生
[粥會新聞中心6月21日臺北訊]全球中華粥會世界總會長、于右任書法收藏研究院院長陸炳文博士,今天6月20號引以自豪說:「臺灣數以千計各種社團,為何唯獨粥會名列國史?國史館印行之《中華民國史事紀要》,民國13年(1924)1月13日條載:“丁福保等創粥會於上海,自此成為文化人士雅集”。總而一言以蔽之,關鍵只在乎一件事,有無前賢作為入史,有無史料文獻存焉」。
就以陸炳文昨(20)日,上傳下文為例有根有據,〈于右任約集紅棗粥會留香58載〉:粥會史料存檔《細語前塵》,1962年6月20日條載:「是日,于右任約為紅棗粥會,到者皆留名;狄膺請沈映冬記於紙頭,引首並由狄膺領頭簽名,共有:杜負翁、釋悟明、安懷音、邢再生等22人赴約,于右任題名殿後」。
粥會名賢、一代草聖于右任,一生走過無數地方,吃過無以名之美食,卻始終秉簡約持儉,守中持正、終以86歲得享高壽,並得到粥友廣泛的尊崇。
關於養生,于右老自有一套獨門絕活,更有心得,寫在一副著名的楹聯上:「不養生而壽,處塵世而仙」,其實「不養而壽」本身,也是一種養生之道。
于右任是一個名實相副的美食家,不僅吃遍大江南北,還非常懂得料理,只是屬於「動口不動手派」;但無可否認,他還是一位,對於生活非常講究的人。
58載之前的今天,台北雅集共啜紅棗粥,正是取材自右老的、健康小食譜之一,他自稱具有食療效益:健脾和胃,補氣益血。粥間傳為養生金句,傳誦至今,永難忘懷;粥翁今日,淺嚐即止,傳言果然屬實不假。
由此觀之有憑據史料,不是無故憑空掉下來,而係依據活動全紀錄,才有可能宣付入國史,也才有可能成就粥會,更令存活於世96載,前身世界社已114個春秋,來世還將永續發展數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