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蔣經國銜父命安奉關公聖像於大溪普濟堂魏景蒙使命必達

蔣經國銜父命安奉關公聖像於大溪普濟堂魏景蒙使命必達

更新时间:2020-05-06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蔣經國銜父命安奉關公聖像於大溪普濟堂魏景蒙使命必達


[粥會新聞中心5月6日臺北訊]45載之前的1975年開始,擔任蔣經國座車侍衛官,也就是習稱“龍頭”的原七海警衛室主任、資深粥友李祖怡將軍,針對粥翁昨向求証一事,今天5月6日頃答覆說:「經國先生蒞臨基層巡視期間,時有邀請魏景蒙國策顧問同行多次,本人亦在總統府遇見過,⋯⋯但我這裡沒有他們的照片」。


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陸炳文博士,此刻悵然若失,無法找到需要的照片,同時若有所得,再次得以證知,幹警衛工作初期,為了藏之於無形,李將軍曾回憶:「我們幹警衛,還要躲“老闆”」,七海人得兩面兼顧安全、與蔣經國總統親民形象,多麼地不容易和了不起。反觀當今的侍衛官,很容易就可以跟“老闆”拍照,甚至附耳建議停下來,讓媒體跟拍鏡頭,這樣誇張的舉止,明眼人只要一看,明顯就不夠專業,也是不敢想像的。


陸炳文昨(5)日,繼2018年3月間,偕同中央軍校美術聯誼會、最近兩任會長唐健風粥友、張乃東將軍等5人,初到桃園市大溪區百年廟宇、普濟堂拜關聖帝君之後,第2度拜謁這一座關公廟,再次拜會總幹事藍倍敏,為的是要進一步查證,在1979年6月23日,魏景蒙把一尊青銅關公像,護送安奉大溪老街上的、普濟堂中供奉之細節及留影。


當地今所供奉著,這一尊鮮為人知,神采奕奕之紅臉銅像,卻看似黝黑的關公,其由來小故事,可是膾炙人口。話說老蔣總統、中正先生的母親王太夫人,她篤信佛教,平日吃齋唸佛,還供養一尊關老爺聖像。1949年下半年,蔣公從浙江經上海渡臺,隨身就把那尊關公銅像,一起請到了台北;由於蔣夫人宋美齡信奉基督,自己也隨之受洗信教,家裡再不方便,私設佛堂神龕。


老蔣便把這一件,看似小事的要事,交給經國先生去辦,也就這樣因緣際會,小蔣歡心的“東方朔”、時任新聞局長魏景蒙,被找來商議如何辦好這事。據事後瞭解到,層峰當即接受魏局長提議,擇吉將關公銅像,安奉在老先生很喜歡、且經常去到的、大溪行館(今之總統 蔣公紀念堂)附近老街上,中正公園一旁,那間普濟堂並祀,如此就近安置献贈,諒老先生會感覺到,仍然可親近、踏實和心安。


粥翁再拜這尊恩主公銅像,經由藍總幹事特别通融下,安排進入神龕正前,於供桌旁近距離拍照存證;同時還發現之前,被請回大陸山西解縣的、關帝廟祖庭謁祖過,更重要的又發見,木製聖座上刻著「中華民國第6任總統蔣經國先生 致贈普濟堂關聖恩主青銅神像」字樣。如今安奉在鎮殿關老爺泥塑下方,身掛大小一串金牌的這一尊,當年老蔣的母親供奉之關公銅像,法相荘嚴威武,令人心生敬畏!


自從經國先生受命,以個人名義贈送關公像,專門由魏景蒙代表,41年之前,交給普濟堂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呂芳澧(附圖左一),在大溪地方上是件大事,另對關聖信眾言乃好事,素為武財神及行業神祇,宮廟這裡,香火鼎盛,日夜不絕,商家行號、黑白兩道、八大行業等,聞風而必至,虔敬朝拜之!其間相當關鍵之人物,人稱“魏三爺”的魏景蒙,功德一樁,功不可沒!唯恐時下後生晚軰、年輕人事故不夠深,多有所不知其人其事,因此有必要介紹一下。

魏景蒙(1907~1982年),第6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及小蔣時代總統府國策顧問,生前功績頗多,艷福更是不淺,公開自況:「把『魏』字拆開,是一千八百個女鬼,一生要和這一千八百個女鬼糾纏,真個是桃花桃花滿天飛」。魏三爺的女人,大多出自風塵,自己不加否認,風流卻不下流,還撰一聯有句:「世界上,無真學問;風塵中,有大英雄」。三爺生命中的女子無數,公認要數陳薇最為特別。


魏三爺大陳薇30多歲,二人初識于陳15歲時,亦三爺喪偶多年之後,某日在彰化火車站前。陳薇自傳式著作、《魏三爺與我》,一書中如下描述:「一段引人議論的戀情──一位老人家,一個小女孩,在車站邂逅。老人幫助小女孩,送她回家。又幫助失去雙親的小女孩,走出塵埃。小女孩成了老人的女傭、學生、愛人,為他生了孩子」。粥翁此生恨晚又無緣,未曾有幸親炙過三爺,然而私淑並心儀已久。

粥翁強調,個人仰慕,是他的公關溝通才具,太有本事也太有才德,故對於有人很不諒解,訾議老而無德老不修,以為總比老氣橫秋好;何況老人失婚又無伴,有這份緣能得到慰藉,無可厚非尤值得同情。再則臨老入花叢有道,打破古老窠臼與傳統,改採手牽手口對口地,教陳識字發音好讀書,教她八德四維三結義;教著教著頗有大長進:由幫傭而學生而女友、而女主人而孩子的媽。連陳薇本人都不相信,在三爺的悉心調教下,不但替他開花結好子,而且寫得一手好文章!


古諺女子無才便是德,及世唯女子為難養也,由錯解從而正本清源。君不見德行高的聖手、以身作則示範小女子,惟一親人外婆過身後,把她人和外婆的靈位,一起接進魏家安頓好,若非三爺孰有以致之!言教不如境教與身教,真正重德名師岀高徒,魏三爺教出陳薇是也。世說新語才出一金句,魏三爺實在教女有方。陳女當初一進到魏家,從一字不識倒背字典,臺灣國語進階浙江腔,從牙膏和髮蠟傻傻分不清,到取之有道遺產分文未取,自力把獨子小魏教養成人,如此深明大義懂事又讀心,無關男女今讀書人幾稀!


陸炳文回想起,這緣分話從頭:「魏景蒙在中廣(1954~1965年)擔任總經理時,我還沒有去兼差,瞭解當年溝通聖手,全憑後來老中廣人;按照粥賢袁睽九(筆名應未遲)的講法:「魏老總有一天,出差到了中部,回程搭乘三輪車,抵台中火車站時,遇到一位年僅15歲,從桃園到南投埔裡、尋母不著的小女孩。少女陳薇當時,口袋無分文,陷饑寒交迫;魏總存好心,當即代購一張車票,還讓她飽餐一頓,再送回大溪,與外婆團聚。之後20多年,陳女士在照拂下,有過美好的時光,魏陳兩人之間有緣分,先後發生了4種關係,也就呈現著4種感情:恩情、師生情、愛情、夫妻情」。


至於粥翁得知,陳女作家初時,沒有讀過一天的書,完全是認識魏三爺,一手提攜教大,耳濡目染之下,加上自己苦讀,她很快就變了一個人,知書達禮之外,尚且作文投稿。我在此之前後,同時受到中央日報副刊邀請,出席作者、讀書、編者新春聯誼雅集,先有緣結識,有幸成文友,進而向她約稿,每月固定一篇,刊登在〈中工雜誌〉月刊,廣受讀者歡迎,一度經常聯繫,只是後來職務調動關係,無法再保持聯絡,雙方電話又都變更,是故已失聯久矣,不過仍時在念中,出奇聰明的女子!


陸炳文念及此一奇女子,未入校求學卻飽讀詩書,已先分享朋友圈子諸君,作為過來人深切反思到,學校是否唯一教化體制?台灣鄕下人名陳薇,不是那一位女將軍,卻能落筆撗掃千軍;女作家握管雅室,不充病毒實驗室,卻能驗出顯陽性,真愛尅虛情假意。她未受過正規教育,引經據典超越博士,寫作能力直追大師!誰知早歲遇見貴人,搖身一變成名作家,擠身上流社會成家!她這一生勵志故事,不是編造寫出來的,而是克苦自勵得來;她這一段感情佳話,不是愛情騙子做手,而是最佳寫手之作。


在桃園三結義當中,關羽長的忠義精神,久為中國人所稱道,也讓粥翁心生景仰,並津津樂道此人物;再因蔣經國銜父命,安奉聖像於普濟堂,國策顧問使命必達;好心有好報好抱回,陳薇花落三爺魏家,37歲生小魏拉拔大。一路下來無非教忠、教義教化開花結果,前輩有德銘記之外,特此紀述以饗粥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