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攸關民族復興之中國近代史事寶藏盡在澳門國父紀念館

攸關民族復興之中國近代史事寶藏盡在澳門國父紀念館

更新时间:2020-04-30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攸關民族復興之中國近代史事寶藏盡在澳門國父紀念館


[粥會新聞中心4月30日臺北訊]「如今,台灣中小學課綱修訂後,已經沒有中國近代史了,其間完全不存在中華民族存亡史實,更不在乎民族偉大復興的未來命運;此前,“中國史”包括中國近代史,都是在中小學課本當中,當作獨立部分呈現,“臺灣光復史”則屬於其中重要篇章」。作為《中華民國史事紀要》民國13(1924)年1月13日條載:“文化人士雅集粥會”傳人、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陸炳文博士,今(30)日感慨萬千說。


「稍早,教育部通過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把高中歷史課綱之中國史納入東亞史,引發外界對此頗有訾議,聚焦在假借歷史教育“去中國化”的質疑,卻無視專业人士意见、輿情与民意一再反映,已強行於2019年開始實施,新課綱分別以台灣、中國、世界為重點,而依據這一份史觀明顯有偏差、史論完全遭扭曲所編修之教材,未來教導出的下一代國民、民族幼苗助長成材後,苗不正將何以蔚為國用!根不正又何以民殷國富!」


粥會前身世界社扶道人孫中山文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陸炳文指出:如今,攸關民族復興之中國近代史事,寶藏盡在澳門國父紀念館,跟臺灣近在咫尺,歡迎大家去讀史,冀求引起新一波,同行中山路行動。回眸,從世界社到粥會的發展沿革,與興中會成立進而幾經蛻變,始為國民黨幾於同一時期,這近百年民族興衰過程,就是一部中國近代史濃縮版,才以<何處可見孫科耑署珍稀舊粥照>為題,試著引發國人同胞溫讀史實史事之廣泛興趣。 


粥翁最近幾十年如一日,業已根據查閱資料看懂,這張照片裡的每一個細節;目前此一珍稀庋藏並陳展某處,陸炳文又應該是全球華人當中,專門拜謁過這裡尋蹤,一睹親炙次數最多的人,之前自己去造訪不計其數,僅就近兩年多以來確有其事說,迄至去(2019)年11月初為止,頃帶領了15批共近250位粥友,同去看過那張貴重的歷史文物。然而,獨一無二粥照,到底現在何處?先請諸君友朋,試著勾選答案:囗1、澳門國父紀念館;囗2、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館;囗3、台北國父史蹟紀念館;囗4、台北國立國父紀念館;囗5、以上皆非。明天粥網上,將公開揭曉。


日前,<新店因孫科題「碧潭」而成名>一文,早已明示結果,等於作岀解答。新北市著名勝跡之一碧亭,就在新店碧潭吊橋、西端入口旁的山壁上,也就是國父孫中山哲嗣、孫科(字哲生)所題「碧潭」兩字、石勒的正上方向陽處;4月28日夜晚,粥翁偕陸太太史瑛來這裡訪勝,此行可有3個特殊用意。


其1、此一深壑岩石壁上,民國三十七(1948)年3月間,孫科題有「碧潭」二字,乃二戰勝利、臺灣光復,重回祖國懷抱後,國民政府副主席孫科,曾來台作短暫遊歷,參觀了碧潭的景色,並且稱讚潭光山色的美景,因此在吊橋頭西岸旁的、大岩壁面上親自題寫「碧潭」,兩字筆跡仍然塗上白漆而清晰,上下款更髹以紅漆,清楚看到署名及紀年,至今己是72載之前的雅事。


其2、民國五十五(1966)年5月28日,時為臺北粥會第85次約集,假座碧亭舉行,考試院院長哲生先生暨夫人,再度賞臨斯亭,取景留下儷影,北粥總幹事沈映冬特別用心,便於事後製成貼相卡上註記,更在7載之後的同一天、亦即1973年5月28日,取出珍貴的舊照卡片,禮請孫院長在左旁補題:「七年前留影 孫科 62.5.28」,從而圓滿了臺北月例會是次雅集。


其3、1969年8月23日,陸炳文行將前往展抱山莊報到,先攜未婚妻史瑛再遊碧潭,重登碧亭同一座位品茗談心,今天事隔首遊名潭後53載,刻意與粥賢伉儷同桌,前後共席卻間隔56年,緣拜疫情未全退所賜,因禍無處可去反得福!重覽舊照又重攬舊夢,恰到亭台高處不勝寒,冒雨夜會何似在雅約!


粥翁是日夜幕低垂中登高台,夢回孫科署名舊粥照存藏處,亦即熟悉的澳門國父紀念館,讀出近代史常駐本館5意涵:第1、這裡是澳門唯一的公共場所,可展示中華民國國旗的地方、國父紀念館(Casa Memorativa Sun Yat Sen),位於澳門特別行政區文第士街上,而與舊金山國父紀念館、臺北國立國父紀念館齊名。第2、此一歷史建築門楣之匾額:「澳門國父紀念館」,係由粥會名賢于右任題字。


第3、本館原為「孫府」,始建於1918年,1932年才落成,充當國父元配盧慕貞太夫人寓所,孫科及其子女也曾作居停;嗣后,哲生先生再度重遊舊地,還給母親作80大壽。對日抗戰期間,面對經濟低迷、生活困苦維艱,盧太夫人尚且在此接待公親,凡從故居翠亨村來的,必煮一大碗紅蓋粥供應充飢,並給十元八塊錢幫助困難的家庭,以解燃眉之急,顯示她慈善為懷的胸襟。


第4、孫科離開大陸之初,又回到「孫府」歇息,特地把從自有南京、廣州等地大批圖書,帶來集中存放在後座的小樓房。過了幾年,才把這一批圖書打包,移往臺北國父紀念館,併入孫逸仙博士圖書館典藏,從此澳門與臺北兩地,無形中更拉近了一些;陸炳文曾入鏡香港鳳凰衛視,扮演在台民國人物孫科角色,也就在該批藏書前取景並留影,擺設中另有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第5、本館留住孫中山澳門革命史蹟,除了3層樓高5開間的中西合壁建築之外,側邊後來闢建了一座小花園,園內豎立國父的全身銅像,供人瞻仰行禮,倍添歷史感與莊嚴感。此一銅像乃中山先生之日籍友人、梅屋莊吉所敬獻的紀念物,獻贈者與臺北市中山北路上、國父史蹟紀念館舊址之,梅屋敷旅館主人為同一人;巍然屹立的銅鑄立像,則由日本著名雕塑家牧田祥哉設計恭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