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習河洛文化傳衍之融合發展 願掃除宅家不快的“疫”悶
温習河洛文化傳衍之融合發展 願掃除宅家不快的“疫”悶
[粥會新聞中心3月22日臺北訊]「臺胞的來源,幾全為來自大陸的黃帝子孫。除高山同胞(今稱原住民族)、及光復後來台者外,非福佬人(河洛人),即為客家人。福佬人原係黃河、洛河一帶居民,於唐武則天時(684~701年),隨開漳聖王陳元光至漳、泉二府,自稱河洛人。宋末客家人南遷,因閩、粵平原多已為河洛人所據,乃求其次,往墾福建西部、廣東東部、及山西贛南山地。臺灣之客家人,亦多居山地,正與閩、粵、贛情況極相似」。
全球中華粥會世界總會長、臺灣河洛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國軍莒光日電視教學節目前教官陸炳文博士,2015年10月13日,在臺灣新北舉辦的第13屆河洛文化學術研討會上,引用《臺灣與大陸》(1988年11月,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印行,國軍軍事院校基礎教育教材,頁40)書中這一段話,作為講題〈聚同化異求取河洛文化傳衍臺灣之融合發展〉的開場白,而引起台下300餘兩岸專家學者讚歎,32載之前如此寶貴的史料,竟然可以這麽清楚地交代,臺灣與大陸間之一體關係,並點明“存異求同”的認知現實,及走向“聚同化異”的大勢所趨。
上開〈海〉文是這樣描述:「過去粥會名賢人才濟濟,特別是其中有許多國民大會代表,都是知名的畫家、書法家、文學家、音樂家、戲劇家等文人雅士,即使從政官員、從教老師、軍方將領、工商巨賈、社會賢達等,亦均提筆能寫,吟唱詩詞作對子,出口成章的文化人;所以,在我借調國民大會服務、前後兩度共半年多時間內,經常替老代表們開會期間,辦理一些琴棋書畫橋牌交誼餘興活動,或者京劇及地方戲曲雅樂小集欣賞會。
「2006年,陸炳文出席河南洛陽召集,第5屆河洛文化國際研討會、暨漢民族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發表論文並當場作主旨演講;會後還在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會長郭東坡安排下,台灣粥友和大陸書畫家,成功展開兩岸交流筆會雅集,由郭會長和我擔任開筆官。未幾便再受邀,到北京西城區的全國政協參訪,接觸了不少政協領導及委員,更加深了彼此間的良好印象。
「2012年,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的換屆會上,當選常務理事(臺灣代表,另有一名簡漢生)的陸炳文,當面向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新任會長(理事長)陳雲林(仍兼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主任、海協會會長)道賀,建議在全國政協成立書畫室。陳雲林不但接受建言成軍,而且首次親率書畫家來台交流訪問,嗣與陸炳文在花蓮、臺北兩地碰頭回想當時,猶記得受託向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表達,也希望兩會對等設立書畫室,將組團互訪主張,冀求近期內實現。
「自1949年之後,中國國民黨正式訪問大陸第一人、江前董事長辭世450餘日以來,海基海協兩會囿於兩岸,政治形勢比人強,如此幾乎完全停擺,在沒有交往情況下,今粥翁復抖出,過往兩會蜜月期,尚且出現另類、筆墨紙硯交手,高下良寙較量,不免令人莞爾,但求博君一笑!」
陸炳文參加過河洛文化國際暨兩岸學術研討會,之前10年間先後在河南洛陽、河南平頂山、河南鄭州、廣東廣州、江西贛州、臺北、新北等7處辦理的共有7次之多,每回都沒有白去,都有提交論文並發表,有如:〈兩岸和諧關係推進與河洛姓氏文化的無形融合〉、〈河洛台灣同淵源〉、〈從中國姓氏源流談臺灣與大陸的一體關係〉、〈河洛文化與宗族姓氏傳承〉等,每次亦皆沒有白回,皆帶回沉甸甸的迴響返台。
粥翁今日回想起,歷次在會中交手,甚至有時候由於立場、論點觀察等未盡相同,偶爾會出現口舌交鋒,均能據理力爭而略佔上鋒,得理且饒人而先握手再言和,更加贏得了座眾的尊敬和欣賞!印象中的大陸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於2006年2月27日在北京成立,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羅豪才、張克輝兩位出席,以至前兩任會長郭東坡、陳雲林均曾聽過陸炳文演說,臨場所生感染力之大之廣,粥翁敢說全臺實無人能及!
同時,陸炳文都會把握住每個機會,借題發揮在會見中簡單介紹,文化人士雅集粥會由來已久,粥賢談笑皆鴻儒,粥友往來無白丁,講者粥翁津津樂道,聽者莫不津津有味。此即,大陸主辦方有籌辦必邀約的理由,亦江丙坤偶一為之要人手的緣故!眾所皆知,粥會歷來粥友人手眾多,尤其貴在粥賢造詣出眾,例如國大代表袞袞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