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請郵去一隻友誼使者和平鴿並遞出一根友好願望橄欖枝

請郵去一隻友誼使者和平鴿並遞出一根友好願望橄欖枝

更新时间:2020-03-20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請郵去一隻友誼使者和平鴿並遞出一根友好願望橄欖枝


(粥會新聞中心3月20日訊)臺灣郵友耳熟能詳的集郵三益:「怡情、益智、儲財」,一直印在半透明的小紙袋上,用來裝入所購買的集郵票品,幾成包括集郵社在內的、郵人們熟悉之通關密語。今天3月20號,集郵超過一甲子的陸炳文博士,熱門話题就從這裡引出,指稱第58屆集郵節前夕的昨(19)日,才以〈遞橄枝送友好意郵鴿傳和平情〉為题,上傳朋友圈一短文有言:

「翻到1896年的3月20日(清光緒二十二年二月初七),史上大清郵政開辦的日子,從此郵路一通,思路大開通了,心路就隨著通,粥翁稱之為“新三通”,卻把這個原本只是交通事業項目之一,僅在中國郵政通信史上的一個紀念日,提升到世界人類交往交流歷史冊頁上,未來必須記上一筆的大思維和大心動!


「這一天,更讓臺灣公關危機溝通教父、專為中國人寫危機事典的作者想到,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危機,快速攏罩了整個地球村,世界衛生組織(WHO)所領導全球防疫的角色,似乎不能充分發揮功能,為主要惹禍原因之一,才造成各地疫情的蔓延,一發而不可收拾,人人無助自危,處處不安受怕!如今國際社會開始深自惕勵,再這樣子惡性循環發展下去,將嚴重衝擊全人類經濟生活安全,遂逐漸理解彼此合作的必要性。

「有識者也反思,自1.23以來,首見劃地自限、各自為政現象,終究不是辦法,更加重新思考,必須寄希望於,物種最原始的本質上,和平鴿以及橄欖枝,同時還原最高貴的人性,一面傳遞橄枝,送上友好心意,再者郵放飛鴿,傳出和平衷情!陸炳文收藏品相,集郵乃最早興趣,和平鴿口叨橄欖枝,如此郵鴿幾成代遞郵務形象,其中兩枚更與保衛世界和平、及國際合作的郵品主題有關,是源自大清郵政之中國人民郵政,分別在1953、1958年所發行,由此可見早已重視世界和平、和國際合作併存的普世價值!


「經查由中國郵政隆重發行,中國國際集郵網監製之、2014年紀特郵票壓軸的一套,5載之前2015年元旦日在北京首發,臺灣中華媽祖俗信文化研究中心名譽主任陸炳文,提供與和平女神媽祖事功相關的書法作品7件,就被選印在冊頁郵票上的字句有:“護國佑民”、“恩佑海表”、“保境安庶”、“尋聲救苦”、“宋代坤靈播,湄洲聖跡彰;至今滄海上,無處不馨香”(前清泉州人五言贊詩)等,以及電話卡上的“海不揚波,仁敷萬匯;神其護國,慈佑中興”(粥賢于右任舊作聯句)。

「這一套包括了郵冊、郵票、電話卡、明信片、信封等郵品,限量發行30,000套,為大陸國際集郵網,聯合國家郵政、電信等公部門,專門替臺灣知名人士,所出個性化郵票珍藏版的第一回;這還不是出品的重點,或代表受到重視程度,重中之重尚在於強調,彰顯和平事功之主題,才會鄭重其事地問世。粥翁今日舊事重提,又把系列郵品上傳,旨在遞橄欖枝送友好意,護持郵鴿傳出和平衷情!以此慶祝陸炳文書作,登上中國郵政5周年,同時為賀大清國郵政,開通125歲生日快樂!」


今日粥翁首次發表集郵節日郵話,特別強調海峽兩岸集郵界一家親,中國大陸坊間郵票、紀念卡及錢幣收藏人士曾對我表示,自從前清刪除驛遞、開辦國家郵政的奏摺,宣告大清國家郵政正式成立,至1911年中華民國成立前,全國郵便所發展到6000多個,郵路延伸長達38萬多公里,當年收、發、轉郵件總量高達4億件以上,開發匯票折銀接近4000萬兩,可見我國郵政在開辦之初,成績斐然早已就不在話下。

又據瞭解,現代郵政設立之初,係由海關稅務司兼管,清宣統三年(1911)郵政始脫離海關,由郵傳部接管,並設立郵政總局。民國元年(1912)郵傳部始改為交通部,“大清郵政”亦改為“中華郵政”;而大陸上的“中國人民郵政”、至嗣後“中國郵政”,也同樣把郵政史,追溯到1896 年 3 月 20 日,跟臺灣的中華郵政,有著相同的故事源頭,但把近現代郵史,劃分為4個階段:1、兩岸互不通郵(1949~1979);2、大陸向台灣單向通郵(1979 -1988);3、雙向非正式通郵(1988~1989);4、“三通”後通商通航通郵(1989~)。


陸炳文認為,系出同源的兩岸郵政事業,今逢兩岸郵友共同的集郵節日,內心生3聯想,還突發1奇想。聯想1、在台的中華郵政歸交通部總政總局管,1961年9月間接受臺北市記者公會建議,發行元老記者、粥會名賢于右任肖像郵票,對其早歲從事新聞事業,倡導國民革命之偉績,藉申崇敬之忱,並顯示新聞事業與新聞自由,在我國所受到之高度重視。聯想2、中華郵政在1964年03月25日起,發行粥會精導師吳稚暉誕生百年紀念郵票(票幅26x34mm)、及小全張一套,委由中央印製廠承印。

聯想3、2005年4月19日《粥集在台50周年》會慶日,巧遇三五吉數(第555次約集),同年7月29日又恰滿50周年嘉會,斯時再逢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大慶三件喜事,粥翁特地委託中華郵政,岀品《三喜臨門.粥集七賢:十全十美》個人化郵票,票面印上吳稚暉、于右任、梁寒操、狄膺、李石曾、楊森、蕭贊育,共7位粥賢頭像、及前3位書法作品,以資紀念,並垂久遠!


此一《十全十美》個人化郵票下端,附加一段文字說明岀品來龍去脈:「1955年7月11日,第一屆“航海節”大會上,領銜發起的太倉人狄膺(君武),講述劉家港史事,據稱該港口,就是明朝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時首航商埠。“鄭和鍋”如今保存在劉家港,它比行軍鍋還要大些,要是用來煮粥,那麼僧多也不會再愁粥少了。同年7月杪的星期五,狄膺便在他當龍頭的、臺北蘇松太同鄉聯誼會,開始約集鄉人及至友,試行啜粥;後來有人提起“重慶粥會”,那是他恩師吳稚暉早年所創。

「緬懷吳稚暉亮節高風,“臺北粥會”文會順理成章,在1958年倡復。于右任等聞人聞香而來,粥香伴著文香書香,招朋引伴來者,陸續上千,人文薈萃,流風餘韻,多為人所津津樂道,而前4任會長:狄膺、李石曾、楊森、與蕭贊育諸粥賢,掌鍋捏瓢之功實不可沒。1999年3月25日,紀念吳稚暉誕辰之粥集上,更名“中華粥會”,完成粥賢梁寒操首倡題名中華的宿願。2004年1月15日,經向政府立案登记為“臺北市中華粥會”」。粥集在台,幾度遞嬗,流風餘韻,擴及全球,迄今在各地已逾180個文人雅集,共促中華固有和諧粥文化的弘揚!共進禮運篇世界大同理想的實踐!


遍佈亞洲、北美、中南美、大洋洲、及歐洲主要城市的廣大粥友,或者粥會之友連日一再,對“大家一鍋粥”的掌鍋人陸炳文說,在當地與一些國家人民交往中,凡要表示友好願望的,總有搖橄欖枝、或放飛和平鴿的場面,至於聯合國的傳統標誌,也是一對橄欖枝托著地球的圖案,寓意世界人類最需要的,就是和平共存和諧共處,最難能可貴的,正是伸出友誼的手、一起來表達友善友好的心。如何郵去一隻代表友誼使者的和平鴿?如何遞出一根象徵友好願望的橄欖枝?實為今後全球郵友、和粥友共同面對之首要課題!

尤其值此冷戰結束後,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國際新秩序,竟然由於一隻不明病毒為害,地球體質逐漸釀成崩壞災害;之前經過30多年來,很不簡單易形成的地球村時代,竟然因為一場不堪瘟疫攪局,國際隠約浮現分崩離析局面。作為中國式危機管理學術獨創者、1990波斯灣危機善後處理挺進者,粥翁必須鄭重在此公開重申,我們的共同敵人,不是役人而是疫情,不要裂痕而要留人,當今要弭平傷痕,消弭彼此間誤會,促進全人類融合發展,唯有從你我率先做起,個個遞出一根橄欖枝,象徵友好願望的達成有望;人人郵去一隻和平鴿,代表友誼使者的使命必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