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臺灣的大陸各省市同鄉會編印期刊中粥會名賢故事多

臺灣的大陸各省市同鄉會編印期刊中粥會名賢故事多

更新时间:2019-12-10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臺灣的大陸各省市同鄉會編印期刊中粥會名賢故事多


[粥會新聞中心12月10日臺北訊]臺灣地區大陸各省市鄉親宗親聯誼總會會長、全球中華粥會世界總會長陸炳文博士,今天12月10號,原本要以大陸各省市鄉親宗親聯誼總會名義、即前身為大陸各省市旅台鄉親懇親會之名,接待北京大學前校長周其鳳博士,安排好參觀臺北故宮博物院,陪同人員還特别找來周校長的湖南同鄉,以及工作地吉林、北京的旅台友人,可惜入境時被擋在桃園機場,理由據瞭解是手續沒辦全,不得其門而入,而來不了臺北,行程因而作罷。

另悉,周其鳳係以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主席(任期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身分,9日專程來台,參加亞洲化學會聯合會的年會,入住福華酒店(仁愛路),11號返回北京,因故已無法與會,也無故無緣入宮,特此表達歉意:我來不了臺灣了,到了機場才知道;多謝兄台,驚動了兩位鄉賢前輩,其鳳罪過!非常遺憾!也請代向兩位書法前輩告罪!關於這檔子事,神仙也幫不上忙,在台鄉親更插不上手,無可奈何?徒呼負負!

陸炳文手下的民間組織、臺灣大陸各省市鄉親宗親聯誼會,在其他會內庶務方面,倒是可以服務全台鄉親宗親,甚至短暫來台探親依親的大陸人士,一直口碑載道,過去常絡繹於途,如今竟是門可羅雀。目前工作量比較大的,却是共擁臺灣大陸同鄉會文獻資料庫,做好數據庫內文獻之資料檢索工程。今(10)日一早一位江蘇鄉親,就來表彰:你儂我儂,臺灣和大陸同胞本是同根生、都是炎黃子孫,血脈相連,陸總會長的主意、和用意都令人欣佩!

眾所皆知,在該資料庫全站,依規律化排序方式,由結果中輕易用全名點閱檢索,可以從臺灣大陸同鄉會期刊中,發現我們中華粥會名賢故事多,粥翁隨手點擊入內,便找到刊物各篇文章裡,有3條相對珍貴的相關資料。第1條<大陸時期粥會憶舊>,出處為:《江蘇文獻》第5卷第40期,作者:楊愷齡,出版時間:1986-11-15,關鍵字:上海粥會、重慶粥會、雲林粥會、往事回憶。

文字指出:上海粥會無錫丁梅軒先生(福保一字仲祐),高年碩德,以名醫兼佛學家,享盛譽於上海。民國十年秋,地方不靖,杜門屛居,潛心著述,間或赴上海一樂天參加星六傍晚之同鄕茶敍,又苦其擁擠噪雜,乃倡議於翌年五月起,移至靜安寺路三十九號、其診病寓所賡續相敍,無間寒暑。吳稚暉先生由英國返抵北京,每道出滬上,必加入晤敍,良夜淸譚,亦客中一樂也。民國十六年,國民革命軍底定東南,國民政府奠都南京,丁老寓所星六之會,始改每星期一傍晚擧行。民國十九年,丁老梅白克路寓所翻成新居,顏之曰詁林精舍。

其中再有一篇文章,第2條<粥會五十年紀念詞粥會的歷程:上海·重慶·臺北>,來源期刊:《無錫鄉訊》第176期,出版時間:1984-06-20,關鍵字:粥會五十年紀念、粥會歷程、丁福保、吳稚暉。內容略以:民國十三年甲子,丁福保先生在上海發起粥會,每星期一晚上,邀集老友七、八人聚會,同餐白粥,或星月當空,則移座屋頂平臺,丁先生曾說,有淸粥足以果腹,有蔬果足以適口,有老友足以傾談,餘實愛此淡泊生涯。民國三十三年甲申,吳稚老在陪都重慶懷念丁先生,因委託其族人丁錦、慕韓先生,於每週五夜晚,約為白粥會。嘉陵江畔,疏星明月,蜀人呼為稀飯晚會,時抗戰方殷。稚老則說:「現在吃粥吃到重慶來了,但是,明年一定可以囘上海」。表示窮且益堅,志不可奪,而又敵愾同仇,稚老既預言。

第3條,文章題目:<吳稚暉先生參加粥會記實>,原載《江蘇文獻》第1卷第20期,作者:楊愷齡,出版時間:1964-08-25,關鍵字: 吳稚暉、粥會、丁梅軒、丁慕韓。文稱:近年臺北擧行粥會,時流撰文,頗多涉及吳稚暉先生參加粥會事,爰述梗槪,以志史實。無錫丁梅軒先生(福保一字仲祜),高年碩德,以名醫兼佛學家,享盛譽於上海。民國十年後,地方不靖,杜門屛居,專心著述,而知己親舊,又疎晤對,因約武進無錫兩邑耆彥莊仲咸,裘葆良(可桴),秦湘丞(敦世)等十餘人,於每星期一傍晚,集梅白克路寓廬,(說文詁林問世,改顏其居曰詁林精舍),為白粥之會,粥菜四碟,葷素兼具,加肉鬆,燻魚,油花生,茨瓜片,蔬雞,皮蛋,發芽豆等。

以上3條粥會的相關消息,岀自在臺大陸各省市同鄉會,均早期所印行期刊當中,粥賢故事尤多的舉例,實即史冊上載之1924年,文化人在滬上梅白格路丁家喫粥,並助成丁福保編印《說文解字詁林》;吳稚暉、丁福保等文人雅士,始創粥集文會於上海《詁林精舍》,此即我國近代歷史最早、傳衍最久的《文化人士雅集》---上海粥會,而今入會幾已近乎40年,承乏會務也逾20載之陸炳文,始尊丁福保為創始人,奉吳稚暉為粥會精神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