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孫中山借膽 陸炳文才敢扮演孫科的父親
向孫中山借膽 陸炳文才敢扮演孫科的父親
[粥會新聞中心4月17日臺北訊]「1948年4月17日,粥會名賢孫科之反對派,攻擊他欲獲副總統、及立法院長雙重身分和職位,膽小的孫科唯恐流言傷人,馬上聲明放棄立法委員之資格,公平投入競選第一屆副總統,卻以敗選收場;相對於他的父親孫中山先生,膽子和膽識是小了些。中山先生少年時期,就以膽子大聞名,也因此走上了革命之路」。全球中華粥會世界總會長、孫中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陸炳文博士,今(17)日對記者首度披露,前為充當特型演員,扮演孫中山的需要,向國父借膽的故事。
陸博士接著指出:「孫中山人小膽子大,曾膽大包天,把廟裡神像手給折斷,認為不應該迷信偶像。更在12歲時手無寸鐵,竟獨自擊退過一群海盜,官府有兵有槍,卻坐視不理打家劫舍的盜匪,這次受到極大刺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在中國還得不到法律的保護?1878年,中山先生遂離開私塾,從此走上革命的不歸路。國父孫中山膽子大,這给我的啟示很大。約莫10幾年前,香港鳳凰衛視拍攝歷史系列,《民國人物在臺灣的歲月》,找到我客串演出,片中孫科的父親,也就是孫中山的角色。
「原來《民國人物》電視紀錄片,共10集的10位歷史名人中,粥賢居然占了半數,內有吳稚暉、于右任、陳立夫、何應欽、孫科(字哲生)等,我接受製作單位的邀請,樂於擔任藝術顧問,但對其中<孫科>這一集的父親角色,鳳凰衛視還要我作臨時演員,錄影軋上一腳!我開始有所猶豫,固雖長年主持電視節目,可說經驗老到,不過演戲和主持節目,畢竟是兩回事,何況所謂特型演員,在大陸指專門扮演近、現代名人的演員,多少總得有幾分神似,我卻一點都不像國父,要怎麼打扮化妝呢?
「趕鴨子上架的情況下,我換上了一套中山裝,借用臺北國父紀念館、館長室旁的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辦公室,權充自己就是劇中人,無視現場工作人員、打燈和鏡頭的存在,痛痛快快地拿起毛筆,大大方方給吾兒寫信,已經事隔多年,印象中是中山先生,要寫一封家書寄給孫科,告誡在美國求學的兒子:“你要使英文進步,單靠學校的課本是不夠的,必須多多閱讀英國文學名著,必須時時大膽找外國人開口講,久而久之,自然會有進步”。
「孫中山畢生在為革命忙碌奔走,可是對於自己唯一的兒子,不僅充當著一個父親的角色,而且是獨子的人生、與革命導師的角色。正是在此正確的引導下,孫科早年便投入革命,並長期擔任國民政府要職,先後擔任行政院、立法院、考試院的院長,五權憲法架構下的五院,僅有他一人主政過三個院;孫院長也正是在嚴父的督促下,養成了好讀書的習慣,向以“養浩然氣.讀有用書”自勉,一直到後來移居美國,晚年再回臺北加入了粥會,他仍然習以為常,一邊啜粥一邊讀書。
「如今,澳門國父紀念館二樓展廳,由我捐贈的一張舊粥照,單看兩則圖說文字,就可以說明這一切。圖上之“民國五十五(1966)年五月廿八日,臺北粥會碧亭約集,哲生先生伉儷賞臨取影 (沈)映冬(臺北粥會首任總幹事)記 ”;圖左之“七年前留影 孫科(親筆)63(1974).5.28」。陸炳文看圖細說前塵同時回眸往事,特別歡迎粥友網友,有機會再訪澳門時,一定要記得光臨國父紀念館,並且登樓一探究竟,粥翁借膽才敢飾演國父的軼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