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縣正名中山94周年 言順大同和諧社會觀
香山縣正名中山94周年 言順大同和諧社會觀
[粥會新聞中心4月16日臺北訊]全球中華粥會世界總會長、世界社中華同志會總召集人、孫中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陸炳文博士,今(16)日向記者說;「94載之前的今日,也就是1925年4月16日,粥會前身世界社扶道人孫中山先生的故里、廣東省香山縣名改稱中山,自此名正則言順,中山先生大同思想的和諧社會觀,成為三民主義中民生主義,對於社會和諧的最好詮釋。
「關於社會和諧共處問題,我國自古至今的領袖人物,都有過許多思考與實踐。粥文化始祖軒轅黃帝,早在草萊時代的部落中,就形成和諧社會的雛型;孫中山的大同思想、道德觀與和諧社會,繼承中華民族道統,也是一以貫之,始終把“天下為公”、“世界大同”作為最高理想,畢生致力於此,而“大同”思想的和諧社會價值觀,則主要表現在民生主義的主張裡,演講曾謂:“民生主義就是社會主義,又名共產主義,即是大同主義”。
「2001年10月31日,我接篆承乏中华粥會;2002年1月20日,腊八粥会正式視事;2004年7月26日,首次組團“常圓之旅”,展開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前往粥會精神導師吳稚暉老家江蘇省常州武進、外家無錫兩地,共圓大家一鍋粥的春秋大夢;前後還有過多次,到海內外各地交流,活動名稱分別用“結緣之旅”“開源之旅”等,但從2008年春暖花開時節,我們配合海峽兩岸和諧文化交流協進會的成立,同時推進兩岸和諧文化節的需要,啟動和諧粥遊天下行動以來,出團名義統一正名為“和諧之旅”。
「四年前,我又發起為紀念孫中山於1900年,首赴臺灣拜謁臺北府城大天后宮媽祖115周年,亦納入“和諧之旅”規劃,擴大辦理“兩岸同走中山路.萬眾同拜媽祖廟.一心同圓中國夢”,其中“兩岸三地和諧文化交流使者/小天使同走中山路”部分,到現在已經成了常態,幾乎每兩個月一梯次,都會邀請廿位左右的各界人士,包括青少年朋友,一起去澳門和中山,行程皆安排參觀孫中山走過、去過、生活過、工作過的地方,追尋偉大先行者革命建國足跡、及其天下為公大道之行腳。
「自最初2008年3月中旬的“和諧之旅3”首赴澳門,到今(2019)年3月初的“和諧之旅193”澳門廣東中山行,活動期間必訪兩處勝地,即澳門國父紀念館(迄今已訪19回)、與中山市翠亨新區孫中山紀念館(迄今已訪20回)。我們11年來的“和諧之旅”,引領粥友進入文化交流的和諧清新之境,體察到兩地同中存異,彼此異中求同、求取終極目標,一統自然山河壯,却絶非一蹴而就,凡此和平統一過程没有捷徑,都必須經由包容,和諧,融合,度過了這三個必由之徑,才可走上協進歸一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