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陸炳文為人書融通西北15年來第20回關中行

陸炳文為人書融通西北15年來第20回關中行

更新时间:2019-04-01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粥會新聞中心4月1日臺北訊]「今年4月5日,乃民族掃墓節、實即清明節,海峽兩岸不同意識形態的中國人,姑不論有無任何宗教信仰,也都要攜幼扶老掃墓,虔誠祭拜自己的祖先;同一天又是宋教仁137歲冥誕,主張民主憲政、責任內閣制者,皆奉為“中國憲政之父”,其在上海被刺英年早逝,造成國運一波三折且屬事實;是日適蔣中正逝世44周年忌日,政治立場完全不相同的人,亦無法否定其早歲揮師北伐成功、領導抗戰終獲勝利、光復臺灣建設國土之功」。約聚後一日,今(1)日陸炳文對記者說。

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于右任書法收藏研究院院長、宋教仁學術研究中心主任陸炳文博士,明天4月2號受邀前往陝西,將出席“筆歌墨舞.丹青繪情:清明公祭粥祖黃帝(第12屆)海峽兩岸名家書畫展”開幕式,這是“己亥(2019)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系列活動之一,預定待上5天後的6日返台,期間還要參加“人書融通:于右任140歲誕辰紀念座談會”、“淵源堂雅賞集之名家書法品鑑酒會”、暨“于右任誕辰140周年 明光粥會”雅集,是為[和諧之旅194]西安咸陽行腳,亦陸炳文以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顧問名義,陪同時任基金會董事長的蕭萬長,首於2005年6月14日到訪陝西,15年來成行西北關中之第20回。

粥翁陸博士頃因又要遠行,特別先行在昨天3月31日,約集臺灣宋教仁研究會理事長陳蘇民、秘書長龔泰田等粥友重聚,為宋教仁殉難106周年紀念雅集,療傷止痛1913年3月20日遇刺、兩天后的22日去世,舉國上下頓時產生之“三痛”:國人痛失候任國務總理,國黨痛悼代理事長領導,粥賢痛哭革命同志遽去。追懷英烈在上海火車站遇刺那一天,那一顆邪惡的子彈穿進了脆弱身軀,固然結束了宋教仁才31歲短暫的寶貴生命,卻換來追求民主憲政永恆的那股信念,付出代價則是悲劇人物為主角,一個大時代悲情故事的完結篇。

中國大陸方面研究宋教仁學術、思想的權威學者遲雲飛博士(知名歷史學專家、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6年前的3月28日,發表在<遲雲飛的博客>上之一篇文章,披露了一件塵封的兩岸學界文化交流故事。該文指稱:「2013年3月,恰逢宋教仁殉難一百周年,宋教仁的故鄉湖南常德、和不幸被刺地點上海,分別召開了紀念研討會,作為宋教仁的研究者,我有幸應邀两邊參加。不料两研討會,卻一波三折,令人感慨。

「常德的會排除萬難, 3月20日開的,研討會是成功的,有不少媒體做了報導,在社會上有相當的反響。不料就在20日凌晨,上海方面負責主辦研討會的、陳元麟先生(大中華粥文化促進委員會委員長)突發心臟病去世。---因為會議所有的事情,都是陳先生一人聯絡,所以上海研討會,一下陷入了困境。---臺灣方面的海峽兩岸和諧文化交流協進會會長陸炳文先生,本是應邀參會者之一,因為陳先生去世,提前一天趕到上海,竟然成了應急應變者,張羅研討會全部事情。

「這位頗有能耐的陸教授(事後得知教的正是危機管理),還是真能張羅大小事啊。---22日上午,我們到閘北公園拜謁宋教仁墓;下午,我們如期開會,參會的有5個民間機構:中國現代文化學會、宋教仁常德研究會、中華辛亥文化基金會(主要成員是辛亥革命者後裔)、臺灣宋教仁研究會、海峽兩岸和諧文化交流協進會。這個研討會真是一波三折。我現在把這些事情寫下來,為紀念宋教仁、和那些為了中國文明進步而灑血的先輩,也為我們自己」。

參與聚會者一時之間興緻來了,今天還一起回想到那一年秋天,陸炳文偕同新竹的竹塹粥會會長林飛鵬等,飛到湖南出席“首屆兩岸宋教仁學術高層論壇”,2011年10月20至21日在常德舉行的此次論壇,係由民革常德市委員會、和宋教仁常德研究會主辦,有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謝啟大(新黨前主席)等80餘人與會;會中,台灣方組織者陸博士,曾代表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向論壇贈送題詞《永垂不朽》,並在開幕典禮上發表主旨演說。

「論壇活動期間,我亦專程去參觀了宋教仁的故居,位於常德市桃源縣八字路鄉和堯天坪鄉交界處;故居剛進行了復修,基礎設施初步有了,宋教仁生平簡介、和事蹟介紹則尚付闕如,更不要說是配套的建設;經我建議後,終於有了眉目,目前決定交由湖南省教仁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公司負責人謝澤偉也已請我為此題名“宋教仁故居文化產業園”,衷心期盼早日見到園區新貌,藉慰先烈未竟之志在天之靈」。粥翁得以告慰宋烈士,今日在臺北遙祭強調。

回頭再來看看臺灣近30年來,關注這位近代史上壯志未酬的英雄人物,始自紀念宋教仁殉難100周年、“2013海峽兩岸宋教仁學術研討會”,3月9日在臺北國軍英雄館召開,探討黨國元勳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與作用,由宋教仁學術研究中心、和臺灣宋教仁研究會合辦,陸炳文發起籌備並主持了會議,張京育(政治大學前校長、陸委會前主委)、謝春開(宋教仁常德研究會會長)等,兩岸學者專家近100人參會。「雖死之日,猶生之年」,宋教仁臨死前在給袁世凱的電報中,就已有慷慨赴義的思想與心理準備!